第三百零五章 乱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道难,武道难,难于上青天。  

相传上古年间,赤县武道修行并没有什么通筋肉身层次,有的只有养身筑基,以武立命。  

唯有立命才算立下武道之基,真正踏足武道之始。  

只是立命过后,逍遥三关,自在五境,法身大劫,一步难于一步,宛如登天。  

其间除却要有超世之根骨,过人之心性,更需要世间之机缘。  

而机缘一论,求的不是机缘找你,而是你求机缘。  

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所有机会。  

只有这样才如履薄冰般,踏过一条条武道路间的独木桥。  

这便是云英长久以往的念头。  

随着实力的强大,她也越发坚定自身的观点。  

“做的很好,这枚洞真大丹应该能最后助你迈过意劲实质的最后一关,是世子对你的奖赏。”  

云英回过神,看着眼前的一抹灰影。  

眼前的大汉,身材极为魁梧,犹如座小塔,光是看着便给人十足的威慑力。  

更为引入瞩目的是那双下垂至膝盖长臂,可以说十分惹眼。  

她浅笑着两手接过精致的丹盒,放好后,拱手道谢:  

“那便劳烦猿王日后替云英多多美言一番,以表在下感激之情了。”  

面前的大汉同样笑了笑,摆了摆手:  

“云院首这次算是立大功,真要美言,也是老袁求院首美言,你这般说可是折煞老袁了。”  

云英笑了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袁长空,玉侯府真正的大佬高手。  

凉州人士,一身大猿王掌可以说神威无敌,纵横凉州绿林,闯下长臂猿王的绰号。  

实力高至自在天境,真正的大宗师。  

若不是其于凉州失死了州内大宗铸剑山的一位二代,也不会仓皇逃至淮州,最后受玉侯府招安。  

这样的人物,无论怎样,也不是她能相比的。  

如今只是客套罢了。  

“对了,不知院首查到肉山手中木种意外圆满的原因没?”  

袁长空轻声问道。  

云英皱眉,摇头,“此事没有丝毫头绪,实际上就连那肉山琢磨了一晚上也没有弄清楚。”  

袁长空也不意外:  

“罢了,事已至此,圆满便圆满,也省的我等还要费一番功夫。”  

“不过须得小心其提前借灵机突破。”云英轻声道。  

“他不会有这个时间的。”  

袁长空笑了笑,露出森白的牙齿:  

“一个被玩弄到股掌之中的废物,又能济什么事?”  

城中大多有点实力之人已经被打过招呼,肉山仪式一成,他便出手直接将其打死。  

到时候携挽大厦之将倾之势,赚得大量名声,再以义士之名正式投入玉侯府,从此摆脱铸剑山的泥沼又获取了灵性木种,得想要之物,可以说一举两得。  

想到日后终于能正大光明行走于世间,袁长空粗长的眉毛忍不住地颤动。  

最终,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势在我!”  

数日后。  

上午,日晒三竿,林末少见的没有练武,只是打了几通拳,热了下身,便直接出门而去。  

明明是大白日,街上人却比以往少上不少。  

尤其是一些大族铺子,更是贴了休息数日的条子,直接关上了门,一看便是风雨欲来之势。  

走出住所,没等多久,一直候在附近的蓝裂鲸弟子便小跑着出来。  

“林大人。”精壮汉子立马拱手称呼。  

林末点点头算是回应:  

“人都到了?”  

紧接着问道。  

“到了,早上到的,一共是两人,如今正安排在驷马坊,商行自己购置的宅子里,另有手下暗中候着。”汉子立马回答。  

林末满意地点头,接着问道,“知道来的是哪两人?”  

“听闻一人名叫林君阳,一人名叫林君意。”汉子低声解释。  

“来的是君阳和君意?”  

林末有些感慨。  

认真说来,两小子在目前的林氏算得上中坚战力,此时能派出来,看来林氏最近情况果然不错。  

“你带路吧。”他沉声道。  

“是!”  

很快,汉子便安排出一辆马车。  

林末坐上车,直奔驷马坊。  

淮平城自中心往外延展,繁华程度逐次递减,因此也有内外城之分。  

不过真正算来,驷马坊还在内城之中,凭借渡口之利,繁华程度更盛前面几坊。  

约摸半盏茶时间,林末便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套普通的二进院落,与商行挨得较近。  

附近也有不少商会里的中高层定居于此,确实算比较安全。  

下了马车,在几名蓝裂鲸弟子注视下,林末直接进屋。  

一直到院子里的演武场,他才看见两道熟悉的人影。  

林君阳与林君意此时正在场上对练切磋,明显极为投入。  

这段时间,两人尽皆进步不小,气息较为之前凝练了不少。  

其中林君阳显然得了某种机缘,一身境界已然突破至五脏境,耍着一套古怪的爪法,给人的感觉就像山间雄鹰,几乎是压着林君意在打。  

林末等到两人对练完,以林君意认输后,才大踏步走过去。  

“末哥!”×2  

早已注意到林末的两人,同样迎了上来。  

此时即使是一向木讷的林君阳也脸带笑容,有些不知所措地摸了摸头。  

这便是流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