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飞升大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过灵轮圣僧之后,李锐这才找到接待各方观礼之人的僧官。  

然后就被安排在城中央的宅邸之中。  

算是极高的礼遇。  

因为李锐来自虞国,更因为他太平令的身份。  

如那些弱小一些宗门,可没有这等待遇,住处都是被安排在城边上。  

就在四人等待飞升大仪的时候。  

一个老道来到门外。  

“紫阳兄。”  

李锐看到紫阳老道,脸上便是笑意盈盈。  

清微宗派人来佛城观礼乃是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如此巧合,竟然是与他在清微宗最相熟的紫阳老道。  

紫阳老道看到李锐,眼中闪过一抹感慨:  

“李兄,突破天象未曾道贺,可莫要怪我才是。”  

“哪儿会。”  

李锐摆了摆手,然后就把紫阳老道迎进宅中。  

两人一番寒暄。  

这才晓得。  

紫阳老道此次乃是跟随大师兄玄微前来观礼。  

他从僧官口中打听到李锐也来了佛城,于是便找上门。  

望着气息愈发深邃的李锐。  

紫阳老道心中惊叹更多。  

越是熟,越是晓得李锐的惊世才华,可饶是他自觉已经高估许多,却也万万没料到,李锐竟然如此快便突破,二十一载.仅仅只次于袁定庭。  

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他师尊一般的陆地神仙。  

如何能寻常待之?!  

“紫阳兄,清微宗的仙门大阵还没建成?”  

李锐聊着聊着,便问。  

原本他也没指望紫阳老道会答,却没想到,紫阳老道笑眯眯的开口:“三月之后,还请李兄故地重游,前去观礼。”  

李锐愕然。  

‘看来清微宗的动作也是丝毫不慢。’  

虽说都是仙宗,但其中差别可大了去。  

有些修仙界的上宗便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下宗自也是底蕴极其深厚,就比如背靠神玄宗的清微宗,北极魔宗、西漠佛国亦是差不多的情况。  

这些大仙宗自然比那甚至是修仙界散修创立的仙宗要强大太多。  

别看飞升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可有能力布下仙门大阵的仙宗其实并不多。  

放在修仙界,有能力布下仙门大阵的阵师不少。  

可到了此界。  

那就成了大宗的专属。  

李锐哈哈大笑:“那便是恭敬不如从命,我肯定到。”  

听到李锐应下。  

紫阳老道脸上笑意更多,又说回到西漠佛国的飞升大仪:“佛国有一圣僧,听兰长老说,当世阵法第一人。”  

口中的兰道人。  

正是那夜玄鱼叛变,镇守清微宗的兰道人。  

李锐点头。  

对于那位圣僧之名,他自是晓得,也正是因为有那位圣僧的存在,西漠佛国才能力压清微宗和北极魔宗一筹,不仅最先布成大阵,甚至连名额也是最多。  

足足三个!  

忽地,紫阳老道的眼神就是一黯。  

他想到了那个人。  

李锐察觉出紫阳老道的失落,问道:“紫阳兄,怎么了?”  

紫阳老道轻叹:“李兄有所不知,玄鱼师兄虽离开了清微宗,可命牌一直都在宗堂里摆着,已经碎了。”  

先是沉默。  

然后李锐才幽幽道:“紫阳兄,节哀。”  

紫阳老道收拾起心情:“人死道消,玄鱼师兄虽然之前对李兄不利,但如今已经身死,李兄莫要将不满记挂心头。”  

他如此说。  

当然是想着弥补李锐与清微宗的关系。  

李锐如今可是太平令,他的态度从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到虞国与清微宗的局势。  

就听李锐呵呵笑着:“紫阳兄哪里的话,我这人不记仇。”  

见李锐不似作假。  

紫阳老道笑容更多,来这一趟,化解了仇怨,可是功德一件。  

李锐笑眯眯的。  

当然不记仇。  

毕竟玄鱼已经被他杀了,灵胎都成了道胎的养料,早就魂飞魄散,都这样了,还记仇做甚?  

西漠佛国飞升大仪终是开始。  

地点就在佛城最中央的广场,乃是举行水陆法会之地。  

此时。  

圣俗广场之上,已经乌泱乌泱挤满了人,除了如李锐这般被请来观礼的,更多则是天下各地前来朝圣的善男信女。  

与水陆法会相比,不遑多让。  

当然。  

李锐的身份自是不用去受那份儿罪。  

他与玄微、巫国官员还有其他仙宗受邀前来观礼之中站在广场的最中央,距离大阵仅仅十丈,有佛国僧兵将他们与身后的人群隔开。  

泾渭分明。  

‘不愧是仙门大阵,果真是玄奥。’  

李锐眯着眼睛。  

身为阵师,他更能感受到不远处那仙门大阵的强悍。  

光是逸散的阵意便叫人暗暗心惊。  

那位素有天下阵法第一人的圣僧手段确实极为高明。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几个宝相庄严、一身华丽袈裟的僧人走上圣俗广场。  

最叫人瞩目的除了跟在最后被选中前往修仙界的三个年轻人之外,就要属走在最前的两个慈眉善目的老僧。  

法天圣僧,法无圣僧。  

一个是西漠佛国当代佛主,亦是下界佛修,一个便是布下玄门大阵的阵法上师。  

光是看一眼,便叫人心生折服。  

李锐亦是如此。  

两人皆是一品道身之境。  

不禁惊叹西漠佛国底蕴之深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