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观想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前辈?”  

姜嫣大眼睛中闪过惊喜,随后盈盈施了一礼:“见过前辈。”  

“姜姑娘是何时回来的?”  

李锐问。  

“今日刚到。”  

李锐:“恭喜姜姑娘即将飞升。”  

听到飞升二字,姜嫣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前辈说笑,不过是换座城而已,谈何飞升,不过是嫣儿体弱,若是继续留在大虞,恐此生无法帮到父亲。”  

李锐当然晓得姜嫣话语中的帮是何意思。  

眼前女子天赋不错,可是与黄龙子那等存在相比,差得实在太多。  

就在两人说话时。  

姜临仙也从房中走了出来:“李老哥,来啦。”  

李锐对着姜临仙点了点头。  

“去修仙界的时间可定下来了?”  

姜临仙笑着摇了摇头:“哪儿是如此简单的事情,至少也要三五年,更长也是预料之中”  

李锐笑了笑:  

“要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在京城里,北极仙宗也一样不敢插手。”  

姜临仙:“这是嫣儿自己的选择。”  

闻言。  

既是姜嫣自己的选择,李锐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而且相比此界。  

毫无疑问还是修仙界的天地更为广阔。  

否则那些个都已经是宗门真传的天才为何也要转投仙门。  

还不是修仙界诱惑实在太大。  

要不是上三品去不了,早就闹翻了天。  

他也了解,姜嫣可不是那种喜欢在父辈羽翼下成长的柔弱女子,有自己的坚持。  

姜嫣想要追上父亲的脚步,只有去了修仙界才有可能。  

姜临仙带着李锐来到正堂。  

“观想法?”  

听到李锐提及观想法,姜临仙一阵诧异。  

但旋即一想,李锐曾在清微宗呆过极久,似乎也就不稀奇。  

李锐:“看来姜老弟也听过?”  

看到姜临仙的表情,顿时来了兴致。  

这观想法乃是修仙界之传承,而且只有到了天象之境才能接触到,因此知晓者极少。  

姜临仙点头:  

“并非有意隐瞒老哥,而是存世的观想法实在太少,我已经问过顾兄,并无青玄大道之观想图。”  

“或许只有去往修仙界,方才有可能。”  

李锐诧异。  

他没想到姜临仙竟然早就替自己问过。  

“姜老弟有心了。”  

存世观想法极少,这个他当然晓得。  

此界本无观想法,都是那些个谪仙人带下来。  

可天象之上的谪仙数量本就不多,不过百余,然而大道万千,能覆盖一些常见的五行大道便已经是极限。  

更不用一些少见的大道。  

而且即便有,那些谪仙也不一定愿意给。  

李锐之道,虽属于水之大道,但终究是不同。  

水之大道的观想法对李锐并不适用。  

姜临仙坦然道:“我参悟剑道,幸得一卷观想法。”  

说着。  

就真从袖中取出一卷古籍,要赠与李锐。  

李锐摆手:“我这辈子连剑都没摸过,看了也是白看,姜老弟自己留着便是。”  

心中则是喜悦。  

姜临仙这是把他当成亲老哥了。  

比起一卷观想法,这更令人欣喜。  

李锐轻咳一声,而后笑眯眯的望着姜临仙:“观姜老弟剑胎神气充盈,乃是根基稳固之兆,好本事!”  

姜临仙眼见被李锐看穿。  

也丝毫不觉得如何。  

当然。  

仅限于李锐等少数几个亲昵之人。  

他可不是没有隐匿实力的手段,相反,做的很足。  

但还是被李锐看出端倪。  

他暗暗心惊。  

“那观想法的确好用,我也是靠着日日观想,才能如此快的稳固根基。”  

姜临仙哈哈大笑着说。  

李锐亦是惊讶姜临仙进度如此快。  

天象可不比从前几境,大多数天象境,光是突破之后稳固根基就需要三五年之久,再看姜临仙,剑胎气息浑厚自然。  

分明就是早已稳固之征兆。  

姜临仙隐藏得极好。  

也就是李锐身负更高一层的道胎,这才能看出端倪。  

寻常天象境,无论修士还是武夫,养的都是灵胎,其中剑修往往将自己的灵胎称作剑胎,以彰显与其他修士的不同。  

就如那位蜀中剑皇的剑胎,其杀力堪称世间第一等。  

这也是剑修剑胎的独到之处。  

李锐:“姜老弟已望胎成,可是把老哥哥我甩出一大截。”  

姜临仙不置可否。  

只怕眼前的李锐进度不会比他慢。  

对李锐,姜临仙总是喜欢高估好几筹。  

姜临仙悠悠一叹:“登仙难,这天象胎成、辟府、合道,这每一步不知挡住了多少人,难,难,难。”  

李锐哈哈笑了笑:  

“可不是,要是如此简单,世间不是人人都能得个陆地神仙。”  

闻言。  

姜临仙亦是哈哈大笑。  

“李老哥,要不咱们比比,谁能先入陆地神仙?”  

李锐:“姜老弟,有些狂妄了。”  

“比不比?”  

“比。”  

之后一段时日。  

姜嫣一直都呆在京城,并未去玄元观。  

时而也会来找李锐。  

多是请教一些修炼上的问题。  

姜嫣天赋很好,如今已是先天,转修仙道之后,再进一步便是妙玄之境,等去了修仙界,说不定能踏入紫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