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道胎悟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大人一刻斩邪魔。  

这一流言很快在灵矿之中传开,甚至有传的更广的趋势。  

谁叫李大人斩的可是通玄的妖魔。  

如此壮举放在江湖上,恐怕都能单独成一本。  

“哈哈哈,师父,你要出名辣。”  

袁安今天一大早就来到长青峰。  

他正好听到清微宗弟子在讨论李锐斩魔修之事,于是就立马跑来告诉李锐。  

虞国与清微宗的灵矿就挨着。  

私底下。  

那些道院弟子与清微宗弟子往来并不少,一来二去,可不就在清微宗传开。  

袁安望着正在院中打拳的李锐,继续说着:  

“师父,是不是顾伯伯做了假,以师父的实力,分明就应该在武评八百,不,七百名才对。”  

李锐哑然。  

还真被袁安给猜对了。  

不过他并没有出卖顾长生的打算:“不过是恰巧那魔修实力不济,加之轻敌罢了。”  

袁安当然不会信。  

他身为侯府的未来小侯爷,虽尚在五品,可见识甚至比一般的通玄还要厉害。  

所以他晓得。  

再弱的通玄,那也是通玄。  

想要杀死可没那么容易。  

说七百,那都是在低估李锐。  

想到这里,袁安心中更是吃惊。  

要知道,他这位师父可才突破通玄不过十载而已,现在就已经如此厉害。  

这可是相当不得了。  

袁安暗暗佩服。  

以前的时候,他是碍于父母之命,所以对李锐尊重有加,后来是敬佩李锐的江湖经验。  

直到现在。  

他才是真正佩服李锐的实力。  

“不愧是我师父!”  

袁安咧着嘴,笑容更多。  

李锐望着一口一个师父,叫得倍儿甜的袁安。  

直接充耳不闻。  

若袁安只是个普通人,甚至稍微富贵些的人家也都无所谓,其无论是天资还是心性都极佳。  

收来做关门弟子最是合适。  

但偏偏袁安是袁定庭之子,而且还是嫡长子。  

在没有第二子之前,更是独子。  

这个身份可不一般。  

他收袁安做弟子,难不成是要与兵圣袁定庭平起平坐?  

何德何能。  

还真以为通玄被外人称一声陆地神仙,就真是陆地神仙了?  

差的太远。  

有资格做袁安师父,只可能是天下前二十的那些绝世强者。  

他远远不够格。  

“世子殿下,这师父二字可莫要再叫,会被外人误会的。”  

李锐提醒。  

袁安连连点头:“是,师父,以后我就在这长青峰叫。”  

闻言。  

李锐翻了个白眼。  

算是白说了。  

袁安又在长青峰呆了半日,与之前不同,这一次他开始请教李锐一些修炼上的事情。  

李锐也都耐心一一指点。  

直到晌午时分。  

袁安才心满意足的下了长青峰。  

送走了袁安。  

李锐这才回到房间之中。  

而后从怀中取出一本材质特殊,看上去似牛皮一般的古书。  

古书已经被李锐翻到了中间。  

赫然写着“邪傀阵”。  

不错,这古书乃是从那魔修手中所得。  

一阵血肉筋骨连带着丹药全都被劈成了渣,至于法宝更是早就在战斗中被他以斩蛟全部摧毁。  

唯独留下的就是这本古书。  

更彰显出这古书的不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这古书之上记载的乃是诸多三阶阵法,说一句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李锐已经突破到了三阶。  

但一直缺少三阶的阵法。  

就一个莲心阵,还几乎没什么战斗作用,所以之前才托紫阳道人问价灵华阵这种并不算太珍贵的阵法。  

毕竟太多珍贵的阵法都是阵师的心头肉,根本不可能拿出来交易。  

斩杀那邪阵师,得了其功法,算是意外之喜。  

这几日。  

李锐可谓是废寝忘食的钻研。  

被他斩杀那老者虽是邪阵师,但留下的阵法却并非都是邪阵。  

而且在李锐看来,邪不邪关键还是看人。  

否则只要杀人就是邪,那天下的兵器都已经被叫做邪兵。  

所以他选择全都学。  

顶多都是有些见不得人的邪阵不在外人面前施展便是。  

“就先从这龟背阵开始好了。”  

北原极北处。  

荒凉的冰原上,一座几乎快与苍天平齐的巨峰拔地而起。  

这里是蛮族的圣山。  

而在圣山的山体上,一座座恢弘的殿宇矗立。  

在殿宇间。  

能看到一道道身影驾驭法宝在其间穿行。  

北极仙宗!  

在北极仙宗一处宫殿中。  

一个正在打坐的年轻人缓缓睁开眼睛,眸子里闪过一抹诧异。  

“死了?”  

年轻修士正是季磊。  

季磊在万鬼道人身上藏了一缕气息。  

连万鬼道人也不知晓。  

作用有二,一是能依照气息找到万鬼道人,二是能确定万鬼道人的生死。  

万鬼道人死了。  

原本季磊还想着以加入北极仙宗为诱饵利用万鬼道人把李锐做成人傀。  

没想到,李锐尚未变成人傀,万鬼道人就成了真鬼。  

当然。  

就算万鬼道人真的得手,他也不准备真的让万鬼道人加入北极仙宗,或者说不可能真如宗内长老一般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