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万寿真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它”  

李锐望着面板。  

年龄:25  

年龄二字格外显眼。  

若是所料不差,应该是系统瞒过了石碑的检测!  

别看他已经快将近百岁,可在系统上,依旧是正当年的少年郎。  

大造化!  

李锐原本都以为自己没可能进入太虚道场,没想到竟然出现反转。  

大喜过望。  

‘咱老李又何尝不能算作少年天骄?’  

李锐忍不住想放声大笑。  

这太虚道场之中可是有仙人传承,要是被挡在门外,肯定还是郁闷。  

现在能入道场。  

随便一点,便足以叫现在的他得上一份造化。  

得了石碑认同。  

李锐也就有了进入的资格,否则肯定会触发太虚道场的禁制,轻则被逐出,重则说不定直接殒命,虽说这太虚道场并非实际之地,但仙人的手段谁又说得准。  

他确定石碑不再有反应之后,这才抬脚朝着太虚道场深处走去。  

天上的十二楼五城自然不敢想。  

他打算求稳,先在地面的那些殿宇之中寻找机缘。  

与自命不凡的天骄不同。  

李锐压根儿就没去看那些巍峨的宫殿,而是将目光着重放在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宫殿之上。  

宫殿建的越气派,里边的仙君地位肯定也越高。  

地位高,就代表境界高。  

境界越高,得到传承的难度也就越大。  

他已经得了一次泼天造化。  

能得以进入太虚道场已经是极好。  

自然是要求稳。  

更强的传承固然是好,但也要有自知之明,还不如求稳来得实在。  

况且李锐经过几座雄伟大殿。  

光是逸散的一缕气息就叫如今的他无法承受,去了也是白去,还不如抓紧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机缘。  

李锐渐渐加快脚步。  

终于。  

他在白玉广场一角的一间小屋前停了下来。  

不错。  

眼前这仅有一丈高的屋子,实在很难说成宫殿。  

如这般的小屋几乎都分布在道场的最边缘,居住在这里的道君实力一般来说不会太强,获得传承的可能性也更大。  

不过李锐之所以停下。  

则是因为这小院上的匾额。  

上边龙飞凤舞写着几行字。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神丹田气养身。有人学的这般术,便是长生不老人。”  

更有趣的是。  

这小院的主人道号竟是万寿真君。  

李锐稍做思量,就毫不犹豫的迈步走入小屋之中。  

屋子不大。  

陈设更是简单,一过一床一桌一柜耳。  

就在李锐刚踏入的瞬间。  

耳边传来一声温和的老者声音:“入得此间门,方为长生客,小友,你与吾有缘呐。”  

下一瞬。  

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身影就出现在李锐身前。  

先是一惊。  

但随后李锐就发现,眼前这个老者虚影仅仅只是投影,甚至连残魂都算不上。  

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他略微一琢磨老者刚才之言。  

忽地想起进门时候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眼中露出一抹恍然。  

原来在入门的瞬间便已经开始了试炼。  

而这老者的试炼既不问心,也不角力,竟然是监测寿元。  

若不是他修炼了万古长青功,恐怕还真就进不了这门。  

不愧是仙人手段。  

与之前的试炼相比,倒是显得轻松写意得很。  

无声无息之间做文章。  

可要是以为如此便会简单,那就是大错特错,显得简单,不过是因为接受的考验之人是李锐。  

仅此而已。  

再看那老者,一脸祥和的望着李锐,继续开口:  

“不争之争,福寿延年,天地万法,大道至简,吾不喜争斗,求的只是个长生”  

这个应该是万寿真君老者的投影悠悠说着。  

一言一语竟贴合大道。  

李锐听的如痴如醉。  

竟是传法!  

他是越听越心惊,万没想到,这万寿真人竟真的再没有其他的考验,直接略过中间步骤,直接开始传法。  

仙人传承!  

想到这里,李锐的心头就更加火热。  

万寿真君的投影说了很多。  

不过绝大多数都是虚无缥缈的大道之论,与仙法无关,与仙艺也无关。  

李锐就这么一直听着。  

不知不觉间。  

竟就自床榻上苏醒。  

李锐坐起。  

眸子亮得吓人。  

那万寿真君所言,看似杂乱晦涩,可教的却是万世长寿的真意,那是不知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东西。  

甚至从这位万寿真君的只言片语中李锐了解。  

这位万寿真君乃是上古大修行者,一身仙法稀疏平常,可偏偏就是能活。  

一口气不知道熬死了多少大能,最后愣是叫他一个老头在太虚道场都占有一席之地。  

吾辈楷模!  

李锐为求长生,这万寿真君可不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不过与万寿真君有所不同。  

万寿真君过于极端,甚至舍弃所有手段,只为增加寿元。  

这一点李锐自问做不到。  

对现在的他来说,与找死无异。  

李锐又开始一天的早课。  

走完了一遍万古长青功,这才起身推门而出。  

刚一出门。  

就看到一堆堆士兵被带着出了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