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道胎初现(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大人,以后这片山头便是汝之洞府。”  

老道士紫阳道人领着李锐一行人来到一座秀丽的小山上。  

李锐一行人,走在开辟出来、铺好了青石板的小径上。  

他们来到清微宗。  

紫阳道人就给他们带来了这里。  

清微宗占地极大。  

足有十数个山头。  

站在小山顶端,正好能看到连绵群山、白玉砖砌成的殿宇,颇有传说中仙宫之感。  

虞国驻扎的小山头,虽说地方不大,但有一个绝佳的好处。  

那就是距离主峰很近。  

这一点很重要。  

清定大真人已经布下大阵,清微宗范围内的灵气浓度远超十万山其他地方,以主峰为中心,越往外,灵气越稀薄。  

也因此划定了内外之别。  

而李锐所在的山峰,便是最靠内的位置。  

这也是为何如此多人想要驻扎清微宗的关键。  

地一字的重要不言而喻。  

想想看,刚拜入清微宗的杂役弟子,只能住在距离主峰足有二十里的地方,灵气稀薄的可怜。  

相比之下,李锐的待遇可不要太好。  

很快。  

李锐就在紫阳道人的带领下,看到一片清净典雅的宅子。  

虽不奢华,却有出尘之意。  

被一片竹海环绕,叫人耳目一新。  

紫阳道人:“李大人,这便是诸位的住处,宗内事宜也都已经写在小册子之上,诸位是贵客,却也还请遵守本宗的规矩。”  

“自然。”  

李锐笑着颔首。  

紫阳道人说完,然后就转身下了山。  

没有要多呆的意思。  

也对,虞国派人驻扎,名为沟通,实为监察。  

清微宗的人能乐意才是怪事。  

李锐也不以为意。  

同理,他是虞国派来的,俸禄是朝廷给的,背后有圣皇撑腰,清微宗怎么样并不重要。  

只要控制好分寸就行。  

然后就是尽可能的提升修为。  

这才是李锐来此的目的。  

薛贵就曾经暗暗提醒过,叫他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是虞国的官员。  

李锐现在就是明牌的间谍。  

做间谍就要有间谍的觉悟,没有哪个被策反的间谍有好下场。  

他当然不会做出那种蠢事。  

来清微宗,是要获得稀缺资源修炼,可不是把自己给搭进去。  

李锐对此很清醒。  

宁中天望着一尘不染的房间,啧啧道:“这仙家住的地方就是干净哈。”  

谭虎、葛洪几人也都是一脸兴奋。  

很快。  

就分配好了各自的房间。  

驻扎清微宗,其实并没有什么事要做,或者说朝廷要做的就是震慑。  

只要李锐呆在清微宗,就足够。  

是个清闲差事。  

李锐的房间在正中,次大的一间。  

虽然不如副将府那般气派,但二进的院子对他和刘铁柱两人也是绰绰有余。  

至于最大,当然是留作他用。  

刘铁柱身上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好。  

然后就开始麻利的抖床铺。  

摆置各种物事儿。  

李锐则是拿起放在屋内木桌上的小册子,认真看了起来。  

“有些意思。”  

他嘴角微微扬起。  

小册子里事无巨细说了很多,什么清微宗有十七峰,二十三堂,并且详细介绍了这些堂的职能,以及外门弟子、内门弟子要做的事情。  

当然。  

这些都与李锐没什么关系。  

他只需要关注一点。  

那就是什么地方不能去就足够。  

还真有,那就是主峰后山的禁地。  

除了清定道人之外,无人能踏足半步。  

很快。  

李锐就被小册子之上的修仙六艺所吸引。  

修仙者,终极目标当然是修长生,成那与天地同寿的仙人。  

可这个过程极其漫长。  

需要大量的资源,更免不了与他人争斗。  

所以便出现了修仙六艺。  

所谓六艺便是炼丹、制器、符篆、阵法、驱兽、灵植。  

其实虞国也有相应的宗门。  

只不过比起真正的仙门手段,就是天壤之别。  

武者杀力虽大,但要比起诸多手段,就比修仙者差太多,所以武者往往会被修仙者视作傻大粗的莽夫。  

李锐望着,心头微动。  

‘得想办法弄来试试。’  

三日之后。  

吉时刚到,清微宗的开宗大典便开始。  

清定大真人带着座下七大弟子祈福、拜三清。  

翌日。  

清微宗仙门考核开始。  

天下闻名而来的求仙者都快挤满了一座山头。  

好不热闹。  

李锐作为虞国的使者,参加了观礼。  

考核共分为三关。  

一,验灵。  

二,幻境。  

三,试炼。  

然后再从通过三关的人中优中选优,挑选出一百人成为外门弟子。  

至于那些落选的。  

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做杂役弟子。  

若是表现优秀,则有机会成为外门弟子,当然,免不了要给清微宗剥削好些年头。  

相比其他人。  

李锐则着重留意了那些平平无奇,却也沉着冷静的落选弟子。  

要是还姓韩,他会毫不犹豫的收为徒弟。  

广结善缘嘛。  

只可惜,没能如愿。  

考核一共进行了三日。  

李锐作为旁观者,自然是悠闲,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