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道胎之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满屋真气似水流一般涌动,越来越快,随后竟若那无形无质的流光。  

一念百里!  

李锐缓缓睁开眼睛。  

突破!  

此时,他的心境空明,所有杂念都被摒弃。  

这种能操控心境的感觉极为特别,李锐不由得沉溺其中。  

心无杂念,则力无穷。  

武者,一身气力受诸多困扰,无法完全施展,先天武者炼心便是要扯开枷锁,做到真正的心无旁骛。  

炼心完成。  

便代表着他与聂思明和袁雄站在了同一台阶,已是先天大成。  

再进一步,地仙可望!  

“炼神.”  

李锐心中升起这二字。  

炼心之上,便是炼神。  

或者,先天的一切都是为了炼神准备。  

先天者,性命合一,亲近大道。  

神魂大成,便能以自身真气勾连天地,举手投足之间便是无上神威。  

寻常武者更是抬手镇压。  

先天之下是凡,先天之上是仙!  

仙凡之别便在于这神魂二字。  

与其他武者完成炼神就尝试突破上三境不同,他修炼了鹤千年的大横练,自然要试试那传说中的道胎之境。  

“道胎者,天人桥也。纳乾坤于方寸,孕造化于紫府。胎成之日,吐气为云,挥手成岳,然一步踏错,则万劫不复。”  

内视己身,丹田之中的仙庭仿佛多了几分生气。  

李锐认真盯着仙庭看了许久。  

终于明白多出的一抹生气到底源自何处。  

是那仙庭盘龙柱旁的一株桃花。  

在仙气缭绕的白茫茫仙庭之中,多出一抹娇艳的粉红。  

看到那株桃花。  

李锐再难压制心中的激动。  

道胎雏形!  

先天炼神者,是要以己身神魂勾动天地,以调用天地之气。  

这也是上三品被称作陆地神仙的原因。  

上三品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天地元气,普通武者如何能与天地伟力抗衡?  

当然只有被镇压的命运。  

‘相传上古之时,灵气浓郁,修仙者人人皆修天地大道,后世灵气枯竭,故只有上三品强者方能复现从前神威。’  

但鹤千年的道胎之境,却是又要在炼神之上再进一步。  

直接纳天地于方寸,在丹田处开辟一方小天地。  

实乃逆天之举。  

千万年间,能练成道胎之境屈指可数。  

即使是鹤千年,也不过是一种推论罢了,能不能成要看造化。  

李锐收起心神。  

感受着指尖流动的真气,叫一个妙不可言。  

这一次,他没有告诉铁狂。  

倒不是提防,不过是担心自己那好大哥知道了又突破,道心崩碎,把原本快到手的先天大成给练没了。  

“这道胎之谜,我也只是初窥,终是难得其门而入。”  

鹤千年悠悠说着。  

“上一个成就道胎之人,便是玄国的开国太祖,端是叫一个惊才绝艳。”  

李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鹤千年可是三品通玄的强者,知道的肯定比他要多。  

“来,让我看看你大横练最近有没有长进。”  

李锐点头。  

站起身就摆出个拳架,拳法随身摆动,混元自如。  

若非懂门道的,完全看不出练得居然是鹤千年的大横练。  

与鹤千年的拳法相比,多了些中正平和。  

但那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劲儿却更足。  

鹤千年看得眼前一亮。  

“好小子,果然没看错。”  

他是传了李锐大横练,可万万没想到,李锐竟渐渐的练出了自己的路数。  

不一般!  

练功,就是要越练越不像师父教的。  

他是越看越心喜。  

很快。  

鹤千年就皱起了眉头,死死盯着李锐看了许久。  

等李锐拳落。  

这才开口:“你小子,突破了?”  

若非他本就熟悉大横练,根本不可能察觉,李锐的实力早就突飞猛进。  

李锐也不隐瞒:  

“最近确实有一点精进。”  

“只是一点?”  

鹤千年挑了挑眉毛:“你小子,在我面前还要藏拙,快快说出来。”  

李锐老实道:“已经破了炼心关。”  

听到炼心关三字,鹤千年倒吸一口凉气。  

这才多久。  

居然就已经先天大成,再一步之遥便是能跨入上三品的炼神关。  

了不得。  

“姜临仙说云州武道只他与李锐两人耳,竟全不是玩笑!”  

鹤千年好半天才平复下心情。  

随后就是仰天大笑。  

“好,好得很!”  

李锐破了炼心关,那便距离那道胎之境又近了一步。  

越是惊艳,成就道胎之境的可能才越大。  

非凡之事,当非凡之人。  

既然求的是无上境,当然不能用寻常武者的标准去评判李锐。  

鹤千年这里说的寻常武者,甚至包括了三品。  

李锐:“都是前辈教的好。”  

鹤千年摆手:“老夫自己都没那么大出息,教不出你这般厉害的徒弟,是你自己的造化。”  

随后他才止住笑意,对着李锐叮嘱道:  

“突破之事,切莫再告诉其他人。”  

说完。  

他又觉得自己是瞎操心。  

这个不记名弟子天赋高,可藏拙的本事还要更高。  

李锐肯定是早就做足了准备。  

今日是特地显露给自己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