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烈焰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祖,祁童一直未归,已经派人去找了,也是找不到踪迹。”  

紫金宫内。  

朱韵说着。  

血影老祖眯起眼睛。  

那日,十万山里边突然出现妖潮,这也就罢,祁童也在那一日消失不见。  

搜查数日都没个结果。  

“知道了,宫主怎么说?”  

朱韵:“宫主说那就再找一个。”  

血影老祖点头:“好,你先下去吧。”  

“此事我会派人去查的。”  

朱韵深深行了一礼,然后才转身离去,嘴角掀起一抹苦涩。  

仙尊道徒?  

不过是她和祁童自以为是的罢。  

自从那日她告诉宫主祁童可能已经死了的消息,竟是连半点情绪都未曾在司风脸上流露出现。  

显然。  

在司风看来,她和祁童与那些富足人家老爷看待家奴是一样的。  

死了就死了。  

“换一个。”  

司风轻飘飘的话语不断在朱韵脑海中回荡。  

血影老祖要查凶手,也根本不是因为祁童有什么尊贵的身份,不过是不像堕了宫主威名罢了。  

祁童的死,让朱韵更加谨慎。  

她现在获得的,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全部葬送。  

‘那日的妖潮应该是祁童引发的。’  

‘难道他真的去找那个叫李锐的虞国人?’  

‘不对,那人才刚入先天,如何能是修了仙术,又有法器的祁童的对手,可若是不是他,那又会是谁?’  

朱韵并没有把李锐的事情第一时间告诉司风和血影老祖。  

因为她怕。  

她害怕司风那种超脱一切的冷漠。  

万一说完之后,祁童又回来,说不定就会对她大不利。  

到时候万一祁童反咬一口,让宫主以为是她因嫉妒残害同门,以宫主冰冷的性子,她肯定难逃一死。  

她本就与祁童没什么关系。  

祁童是死是活对她而言根本不重要,报仇那就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  

‘就当没听过。’  

“上次练兵,咱们得了倒数第二,老子真是臊得慌,给老子拼了命的练!”  

宁中天巡视校场,大声呵斥,虽然并没有太多苛责的意思。  

上次练兵。  

安宁卫得了个倒数第二。  

成绩很不错。  

毕竟清河八卫,四卫都是安南镇薛总兵的亲卫,乃是精锐中的精锐,兵源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其余三卫那也是剑南、怀东二镇的精锐,再加上周定海带来的将军亲自领兵,安宁卫拿个倒数第二当然算喜事。  

不过倒数毕竟是倒数,明面上宁中天还是要以此训斥。  

“宁参军,早呀。”  

曹威笑嘻嘻的来到宁中天身前。  

“曹大人。”  

宁中天抱了抱拳,只不过再也不是下属对上官的行礼。  

不错。  

他已经突破,在李锐的运作之下,成了安宁卫的新任参军。  

虽说是任命的圣旨还未下来,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真是跟对了人。’  

曹威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宁中天就是一阵感慨。  

宁中天就是个草莽泥腿子。  

先是雷勇赏识,才能进入军营,脱离江湖身,后来又遇到李锐认作大哥,看看,现在人家都能与他平地平坐,曹威总结,可不就是运气好,跟对了人。  

跟对人,不仅仅是说那个人要足够强,还要愿意提携你更重要。  

就如他,虽说是傍上了五皇子这棵大树。  

但五皇子的手下太多,太多,最后还不是全凭个人本事。  

不可能能如李锐这般帮得如此尽心。  

就在两人说话间。  

一辆厚重的漆黑大马车出现在安宁卫中。  

两人就看到李锐缓缓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大哥可比以前气派多了。’  

宁中天赞了一声。  

自打成为副将之后,李锐出门就不再如从前那般全靠腿,几乎都是坐马车。  

‘这才是当老爷的气度嘛。’  

宁中天咧着嘴,与曹威一起走上前。  

“将军。”2  

李锐笑着点了点头:“宁大人,曹大人,正在操练?”  

“嗯。”  

宁中天点头。  

现在一堆人看着,当然是要称职务。  

毕竟无论是安宁卫还是安南镇,那都是朝廷的兵马,他们这些军官不过是临时的指挥,在军营里称兄道弟只会惹人非议。  

私下可以说,但台面上不行。  

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不会有人说,可要是等落了难,有的是对手以此事发难。  

李锐望着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将士:  

“不错,精神气很足。”  

“走吧,进屋说。”  

宁中天和曹威带着李锐来到将军府中。  

李锐自然是坐在主座。  

三人坐定。  

浅浅呷了一口茶,这才开口:“四弟,曹老弟,钦天监观测到三星连珠之异象,陛下下定决心要对东巫行兵事,我等需做好准备。”  

闻言。  

宁中天和曹威神情都是一凝。  

虞国每次大兴兵事,都是从钦天监的观测开始的。  

三星连珠,预示着战事将起。  

圣皇看来是已经下定了决定要讨伐东巫。  

再联想到最近的练兵,他们都是背后一亮。  

哪里是练兵,分明就是战前演习。  

李锐不动声色的放下茶杯。  

三星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