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秋后练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郁郁葱葱、树叶掩映的山林中,一支庞大的军队似黑色浪潮一般缓缓朝着不远处的似魔神一般张开深渊大口的深山走去。  

‘十万大军。’  

李锐骑马走在队伍中间。  

此次练兵,足足出动了十万大军。  

当然。  

这是对外宣传的用的,实际上,属于安南镇的军队不过万余而已。  

其他的都是征调来的民夫,还有后勤部队。  

这些才是军队人数的大头。  

十人养一兵,可不是开玩笑。  

武夫也是人,照样要吃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所有打过仗的都懂,粮草辎重才是大头。  

十万民夫一万兵,半点不过分。  

这次甚至还给省了一万民夫。  

李锐望了眼跟在大军之后茫茫多的民夫,又转过了头。  

这时。  

宁中天来到了李锐身旁。  

“大哥,听说这次练兵,有大把大把的军功赚,我这次肯定能突破。”  

他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  

虽说是练兵,但周定海的手笔却不小,练兵与实战等同,军功半点都不会少。  

别说下边那些小崽子,即便是宁中天这等军官都已经按捺不住。  

一个个嗷嗷叫着要斩妖除魔。  

碰上周定海这样舍得下本钱的提督,士气自然是高涨。  

‘听说这位周将军在江南对抗海族的时候,就极为擅长练兵,虞国好些将军都是从周将军麾下走出去的。’  

提着脑袋拼命的事情,当然给足。  

普通士兵只消埋头前冲,至于李锐这种更高级别的官员,要想的就更多。  

斩杀一个两个妖兽,没甚意思。  

他们要的是战略性的大胜利。  

那才是升官的正确方式。  

他的属下斩了妖,就等同于他斩了,那还拼什么命。  

李锐:“你小子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可别再莽撞。”  

“是。”  

宁中天挠了挠头。  

在李锐看来,军功不军功的压根儿不重要,宁中天就算只杀了一头妖,他也能运作了有十头妖的功劳,关键是别死了。  

练兵也是战场,刀剑无眼。  

西北军每次练兵,死伤可都不在少数。  

十万规模的行军,当然快不起来。  

足足走了三天,这才来到十万山的山脚下。  

十万山乃是虞巫两国的分界,大半都在巫国境内,只有小部分在虞国。  

此次安南镇练兵的对象。  

就是虞国这片十万山中的妖怪。  

当然,要是哪个倒霉的紫金宫弟子也不巧被撞到,也一并当作妖魔斩杀了就是。  

不多时。  

山脚下就出现连片连片的军营。  

普通将士当然是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边,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  

民夫的待遇可就要更惨。  

往往是十几个人一顶帐篷。  

当然,这些与西北边军相比,已经好得不能再好。  

看谭虎那模样就知道。  

至于周提督还有薛总兵等人的待遇,当然不一样,都住进了清河围场里边的小院里。  

这些都是提前就规划好了的。  

练兵寻常将士吃苦就行,哪儿能让大人物们受罪。  

李锐身为副将,也在清河围场里边分到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院子,比起外边挤帐篷的,不知好出多少。  

就地休整三日之后。  

按照卫所各自负责一个片区,开始清扫十万山里边的妖怪。  

哪个卫所能率先完成。  

便是夺魁。  

全军都能得到犒赏。  

卫所暗暗较劲,四个副将也是一样。  

要是自己手下的卫所能夺魁,可就是在周提督面前露了大脸,以后提拔肯定有优先权。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都晓得升官并非一日之功。  

而是累积之后的结果。  

如何累积,可不就是一次次的在上司面前露脸。  

“你说,这次会是哪个卫所夺魁?”  

周定海手掌握住腰间佩剑,身姿雄伟的望着一队队上山的军队。  

薛贵微微一笑:“让这些小崽子野一会儿吧。”  

两人说得云淡风轻。  

可身后的几个副将,却已经在暗中较劲。  

聂思明与李锐站在一起:“李老哥,你觉得安宁卫可能夺魁?”  

“夺魁?”  

“保二争一吧。”  

聂思明眉头一挑:“李老哥如此自信?”  

“我可是听说剑南镇和怀东镇来了不少好手。”  

安南镇在天下三十二军镇中一开始本就不算最强,比剑南、怀东二镇都要更弱。  

要不是紫金宫,或许也轮不到安南镇做大。  

那几个从外地来的卫所,可是一直都看不爽安宁卫这个土著。  

事事都想要压一头。  

‘难不成是留了什么后手?’  

毕竟李锐出其不意的事情干的也不是一件两件了。  

就在他好奇时。  

李锐面色古怪的给出了答案:“谁说我是争第一的?”  

“不是第一?”  

聂思明脸色一僵。  

很快就反应过来,敢情李锐要争的是倒数第二。  

“李老哥还是看得开。”  

再瞥一眼旁边三个暗自较劲的副将还有杂号将军,一时间不知道说了什么好。  

第一?  

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  

对安宁卫的实力,李锐再清楚不过。  

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让一个卫瞬间变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