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降蛟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校场之上已经挤满了人。  

镇科。  

此乃今年新设科目,也是本次武举的重头戏。  

“听说圣皇也会亲自观战,不知是不是真。”  

“圣皇?!”  

一个个考生议论纷纷,四处张望,试图找出圣皇的踪影。  

虽然说圣皇不会改变此次考核的结果,但要是在镇科表现良好,给圣皇留下个好印象,到了殿试一关就会有极大的优势,特别是那些自负能进二甲之人。  

这可是冲击鼎甲的大好机会。  

顿时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士气高涨。  

王侍郎瞧着底下那些斗志昂扬的考生,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如此方能彰显我大虞的武德嘛。”  

兵部管理的可不仅仅是军队那些事情,事实上,兵部对各方军队几乎没有什么强制的控制权,谁叫虞国有个兵圣袁定庭。  

大多数时候,兵部主要负责的都是江湖事。  

虞国武德越充沛,兵部的功绩也就越大。  

王侍郎当然乐得看到年轻才俊越来越多。  

随着鼓声再度响起。  

镇科正式开始。  

校场上很快就响起妖兽震天的怒吼声。  

妖气冲天。  

这些可都是观海境界的大妖。  

那些个观海之下的武举人,一个个都露出惧怕的神色。  

不少人更是直接提出放弃。  

对此,王侍郎也都全都应允。  

这次镇科本就是为了选拔杰出之人,实力太差者也确实没有上场的必要,故他也不强求。  

放弃者统统都是丙等。  

拿了丙等,也就意味着与二甲无缘。  

王侍郎还有聂思明等几个四品官员坐在校场高台之上。  

眯着眼睛望向那凶悍的大妖。  

“好厉害的妖兽,上一届的二甲恐怕都不一定是这妖兽的对手。”  

“确实。”  

一个四品武将点了点头。  

这些妖兽都是巫国使团送来的,圣皇一高兴,就全都拿过来参加武举了,一个个实力都强得吓人。  

妖兽肉体强大,同阶武者本就难以应对。  

更不用这几头妖怪还是五阶之中的佼佼者。  

王侍郎实在是不看好。  

说不定无一人能击败那头九阴蛟都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聂思明一脸平淡。  

他被王侍郎请来,就是因为他的战力在先天都是最拔尖的一批,京城里的先天比他强的都几乎不存在,有他在便能保证此次武举不会出现意外。  

这也是为何他能带个自己人来的原因。  

李锐还有其他的五品武将守护四方。  

防止那些脱困的妖兽胡作非为。  

不一会儿。  

校场之上就只剩下五十余人。  

这些人各个都是观海境的好手,有冲击二甲的资格。  

镇科比试的内容很简单。  

巫国一共送来五头妖兽,击败的妖兽越多,名次也就越好。  

第一关的,乃是一头五阶的双首虎狮兽。  

凶恶无比。  

半数考生都被这双首虎狮兽击败,落寞收场。  

偶尔有几个击败了双首虎狮兽的,也在第二头赤炎蜥的手下败下阵来。  

“好了。”  

“结束了。”  

李锐身形一闪,将被双首虎狮兽血盆大口之下的少年救下。  

那年轻人虽然不甘。  

却也晓得再坚持下去,自己恐会丧生于那恶兽之口。  

一声轻叹,乖巧的抱拳行礼:“谢过监考大人。”  

这便是王侍郎找来这么多监考官的作用。  

都是观海境的好手。  

各自分守四方,一旦场上发生意外,就能最快速度的出手救人。  

倒不是他们一定就比场中的那些武举人更强。  

而是他们以逸待劳。  

场上之人都已经力竭的时候才会出手,然后其他人负责联手拦住妖兽。  

如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出现过很多次。  

双首虎狮兽正好把那年轻人逼到李锐身前,也就只好出手。  

终于。  

校场上出现些许骚动。  

“是许言,他要上场了。”  

“许言应该可以闯到最后一关了吧?”  

“要是连许言都不行,还有谁能是这些妖兽的对手?”  

李锐耳边响起那些考生的窃窃私语。  

这些考生说话声音不大,相距更是有百余丈,不过是李锐听觉实在太强,所以方能听到。  

果不其然。  

一个皮囊极好的英俊年轻人走上校场。  

许言此人李锐也有所耳闻。  

相传乃是海州一个家道中落的宗族长子,根骨极好,曾经更是跟过海州大宗的宗主修行,在观海里算是相当不俗的一小撮。  

状元的呼声就属他最高。  

许言上场。  

仅仅用了十余招就将那双首虎狮兽轻松击败。  

正与那赤炎蜥大战。  

李锐瞧得兴致颇足。  

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那许言确实厉害,原本在校场上无往不利的赤炎蜥被许言一柄三尺青峰压得抬不起头,获胜是迟早的事情。  

果不其然。  

许言连败四兽,九阴蛟终于第一出场。  

看到身形足有三丈高的九阴蛟被放出囚笼,众人都是神情一震。  

当真是不凡!  

蛟属乃龙孙,在妖兽中属于最能打的那一拨。  

九阴蛟更是其中极不凡的一类。  

一出场便是妖气冲天,即便相隔百丈都被其气势所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