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仙兵邪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闻。  

若是以地仙真意操控仙兵,器灵更是能自行御敌,以一敌二。  

器灵就是仙兵与普通灵兵最本质的区别。  

就在李锐欲深入感受器灵之时——  

一股寒意上涌。  

几乎在瞬间,李锐呼出的气体变成白烟,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覆盖上一层白霜。  

眸子却变成赤红。  

邪灵!  

呼哧,呼哧.  

李锐的呼吸变得急促。  

杀,杀,杀!  

嘶喊声在他脑海中炸响,仿佛看到了漫天恶蛟,可怕的压迫感几乎让他心跳停滞,直欲将这天地撕碎,似狂潮一般杀意将他最后一丝理智都淹没。  

恍惚间。  

看到一个背影,一身大红色似被鲜血染透的长袍飞舞。  

李锐莫名的感到很熟悉。  

下一瞬。  

那大红长袍之人缓缓转过头。  

竟是他的脸!  

乖戾、残暴、阴狠.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在这张脸上聚齐。  

那人缓缓开口:  

“其实你早就想杀人了,对吧?”  

“我就是你。”  

“来吧,与我融合,你就能获得无尽的力量,让我们碾碎这腌臜的世界。”  

就在整个世界几乎都要变成血色之时。  

朝李锐蔓延而来的血潮忽然退散。  

一切复归清明。  

房间之中的李锐缓缓睁开眼睛,仿佛之前的一幕从未出现过一般。  

喃喃低语:  

“这就是邪灵?”  

刚才器灵才刚刚萌芽,居然就被邪灵侵袭。  

斩蛟乃是以血祭法所炼制,而且用的就是他的精血,只要是人便会有七情六欲,李锐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器灵沾染俗尘便会堕邪。  

器灵成为邪灵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主人也堕邪。  

李锐刚才就是被邪灵侵蚀。  

在望向斩蛟。  

只见刀身之上有一团微弱金芒飘浮,正是器灵显现的征兆。  

嘴角微微上扬。  

刚才的苦也算是没有白吃。  

仔细观看,便能发现金色光团被一圈细若发丝的黑气缠绕,那便是邪气。  

就如人之七情六欲,不可抹除。  

‘传言世间有无情法,专门斩断七情六欲,或许只有那些人才能不生外邪。’  

李锐当然做不到。  

但此邪气也并非全是坏处。  

虽然会侵蚀主人的心智,使其堕邪,但与之同时,仙兵的威力也会大大增加,特别是杀力。  

福祸相依。  

李锐本非完人,不过是擅长依势而走罢了。  

若是能将这邪气化为己用,必定是极大助力。  

至于被邪灵拉入深渊?  

他心坚似铁,早就不惧外邪。  

这一日。  

李锐如往常一般在前院练功。  

忽地。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刚微微皱起眉头。  

就听到门外谭虎的声音:  

“聂将军,你咋回来啦,我这就给你去通报。”  

嗓门很大。  

李锐在前院听了个真切。  

奔虎营现在都是李锐的亲卫,负责守卫参军府。  

聂思明回安宁卫,而且已经来到参军府的门口。  

谭虎这是分明是见拦不住聂思明,所以故意喊这么大声,以让院子里的李锐提前有所准备。  

几乎在话音落下的同时。  

就看到一个身披轻甲的聂思明大步走进来。  

李锐脸上适时露出笑容:  

“聂将军。”  

他可不会幼稚到以为上次聂思明帮了自己,两人的关系就有所缓和。  

聂思明淡淡望了李锐一眼:  

“我有话与你说。”  

然后就没了下文。  

李锐顿时会意。  

聂思明是一个人进来的,连亲卫都没带,所以摆明了是要跟他单独说,而且所说的话还不能被旁人听去。  

这是让他找个安全能说话的地方。  

李锐:“聂将军,请随我来。”  

他带着聂思明来到自己的正屋之中。  

然后又给倒了一杯尚且还温的茶,这才坐定。  

聂思明端起茶杯,仰头一口饮尽,颇有行伍作风,并不似那些官老爷一般讲究。  

他语出惊人:  

“那三人要杀你,但真正要杀你的并非那风沙三狼,而是巫国之人,又或者是那头十万山的大蛟。”  

李锐瞳孔微微收缩。  

他没想到聂思明抬手就直接放大招,直接解答了他心中的疑惑。  

心念急转。  

正要开口。  

聂思明就自顾自的继续说着:“不用猜,我还没那本事晓得这些事情,都是义父告诉我的。”  

李锐眉头挑起。  

他没想到此事还有袁定庭的手笔。  

聂思明:“实话与你说了吧,义父派我来清河,镇压巫国乱贼只是其一,其二就是找那大蛟。”  

“你送去的那小白蛟,义父已经看过了,蕴含一丝应龙之血。”  

“那大蛟受伤,这应龙之血对其疗伤大有裨益,想必便是这个原因,你才被盯上。”  

李锐顿时恍然。  

难怪自己会被莫名盯上。  

聂思明之所以如此爽利的出手,应该也是得了袁定庭的授意。  

“侯爷的手段当真是了不得。”  

李锐由衷赞叹。  

就连他都不知不觉间成了人家的棋子,没办法,在绝对的实力压制面前,能成为棋子都已经是幸运。  

不要相信什么一定要从棋子变成棋手的鬼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