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悟性提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嫣望了李锐一眼,闪过一抹诧异。  

“朱师弟,那是你府上的马夫?”  

朱岳欣喜一笑,这还是数天以来姜嫣第一次与他主动说话。  

他望向李锐。  

也是了露出疑惑的神色,确实是朱家的老马夫不错,不过现在李锐穿的却是天地盟的衣服。  

显然,在他离开清河回到华清宗的期间发生了些事情。  

韩沁呵呵一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造化,我们还是去血虎帮更要紧。”  

姜嫣点了点头。  

他们好不容易压住刀雄,清河分舵答应出手,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徒生事端。  

临走前,姜嫣又深深看了李锐一眼,眼中闪过异样的神色。  

......  

“呼!”  

李锐望着华清宗三人离去,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还不想与华清宗产生太多瓜葛。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被姜嫣盯上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纷繁俗事还是离他这个老头子远些,他只想安心练武。  

但随后眼中又闪过一抹喜色。  

因为姜嫣的出现,让他提前将成就点数拉满。  

达成成就,两小无猜!  

年龄+2  

你年少成名,偶遇一样年幼的女子,两小无猜,一路相伴相知。  

成就点数达到100点,奖励获取中......  

少年行走江湖,悟性重之又重,方能抓住机遇。如有仙人扶我顶,自当快活做神仙。  

悟性提升!  

少侠,请开始你的完美江湖之旅吧!  

姓名:李锐年龄:7  

天赋:武骨,悟性出众功法:白猿披刀成就:0/100  

两小无猜......  

“谁见过七十岁的老头还能两小无猜的?”  

李锐嘴角一阵抽搐。  

他果断将前面的引入词忽略,毕竟按照系统里的年纪,他才七岁而已。  

最后他将目光落在悟性出众四字之上。  

众所周知,评判一个人的资质一共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根骨。  

这個很好判断,有的人仅仅看外表就能判断出来。  

就比如双手过膝的适合修炼通臂拳,虎背熊腰的适合练横练功夫,清河分舵的周副舵主年少脱发,乃是修炼铁头功的无上资质。  

而有些则需要专业的摸骨师才能确定。  

就比如李锐的武骨,通过肉眼几乎无法分辨。  

所以不少大族大宗为了不错过武道天骄种子,都会栽培一个摸骨师。  

那些族人弟子刚一出生就确定根骨,对于根骨清奇者因材施教。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  

泥腿子的武师怎么比?  

根本没得比。  

二就是悟性。  

相比根骨,悟性就玄乎很多。  

无法用物理手段来判断。  

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就比如一些一岁成句,三岁作诗的神童,就是悟性超过常人的体现。  

具体到练武,那就是同一本功法,有些人理解快,有些人理解慢,快的人就是悟性好。  

所以相比根骨,悟性在武道上并没有那么实用。  

因为悟性最大的作用是自创功法。  

但除非已经成了武道名家,否则自创功法根本没有意义。  

所以很多根骨一般,但悟性很好的天才弟子常常都会被埋没,最后泯然众人矣。  

悟性提升更多的是增加武者的上限。  

李锐细细感受身体的变化。  

似乎除了头脑更清明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变化。  

“或许日积月累之下,才能发现悟性提升的作用。”  

......  

“阿河,我服了,我服了。”  

周树林一屁股坐在地上,喘气如牛,一只手杵着地,一只手连连摆动。  

梁河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的木剑。  

“树林,你怎么越来越虚了。”  

周树林翻了个白眼。  

“是我变虚了吗?”  

“分明就是你变强了!”  

他心里咆哮,这些话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周树林爬起身,有些郁闷。  

他和梁河、刘通是差不多时间来天一堂,当时三人的实力相差不多。  

甚至他比梁河还要强上一线。  

毕竟他的家境还是比梁河这种白户要好上很多,自大他那副舵主舅舅成了副舵主之后,他就不愁功法的事情。  

可现在梁河仅仅只用十招就能将他击败。  

这仅仅只是开始,双方的差距以后只会越来越大。  

听说刘通去了文武堂之后,在最近一次文武堂内考核中大放异彩,已经小有名气。  

如此一来,天一堂三个弟子,就他一个是废物。  

周树林自然郁闷。  

不是他不努力,是天赋真的比不上。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考核,他更加难受。  

梁河也察觉到周树林心情低落,自从经过李堂主点拨之后,他更能体会别人的人情绪变化。  

当即猜出周树林的反应是因为考核一事。  

“树林,你练功勤奋,进步很大,只是我进步更快一些罢了,考核一定也能获得不错的名次。”  

周树林这才好受些:“当真?”  

梁河认真的点了点头:“当然。”  

他以前性格孤僻,在天地盟几乎没有朋友,周树林算一个。  

他不想失去唯一的朋友。  

若只是一味的安慰周树林已经很强,几乎不会有什么效果,谁都不是傻子,只有基于事实的鼓励,才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