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朱家来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家。  

家里的下人从一大早开始就在忙碌,烹牛宰羊,这场面已经能赶得上过年关。  

王照一大清早就把马厩打扫得干干净净。  

自从李锐脱籍赎身之后,他就成了朱家的新马夫。  

他年纪尚浅。  

还没有到能收徒的资历,所以马厩大多数时候就他一个人忙活。  

好在这样的日子他早就习惯,也不觉得累。  

用扫帚把马厩扫了一遍又一遍。  

“今儿个朱管家叫我把马厩好生扫干净,看来是又有什么大人物。”  

王照悟性不行,比不上李锐,甚至也不如死了的马阳。  

但他很踏实。  

管事交代的都会认真去做,一次做不好就做两次,从来不会厌烦,朱家老爷也是喜欢他这一点。  

谁家会不喜欢勤奋、不偷懒的家仆呢?  

这时——  

身后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哟,小照,还在扫呢?”  

王照直起身子,用还算干净的手背擦了擦汗:“勇叔。”  

大多数时候,如果别人叫你小加上姓,那就是关系一般,要是直接叫后面的名,关系就已经很亲昵了,要是小后面再加上名字,两人就是铁瓷儿。  

王照和杨勇都在朱家,又因为李锐的关系,日久之下成了忘年交。  

双方有个照应,也能在这朱家过得好些。  

苦命人相互报团取暖罢了。  

王照有些好奇的问:“勇叔,府上来了什么大人物,怎么这般隆重?”  

春暖鸭先知。  

一座府邸也是一样,有什么大事,往往护院会第一个感知到。  

杨勇瞥了瞥嘴:“还能什么人,大少爷从华清宗回来了,好像还有几个同门一起来。”  

“现在才六月,大少爷怎么就回来了?”  

王照有些诧异。  

大少爷朱岳可是朱家的未来,以后板上钉钉的家主,他对朱岳的事情自然上心。  

杨勇耸肩:“这事情我個护院怎么可能晓得?”  

就在两人说话间——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王照神色一动:  

“来了!”  

......  

朱家大门外。  

三匹枣红色的大马迈着矫健的步子,在巷子外的青石板路上响起一阵踢踏踢踏的马蹄声。  

朱平带着一家老小早早就站在门口。  

周围的邻居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朱平挺了挺腰板,一脸得意。  

生了个好儿子。  

朱岳现在是华清宗弟子,以后说不定能成为七品武者,到时候回来继承家业,定能带领朱家走向新的辉煌。  

成为三大家那样的百年家族也不无可能。  

朱平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  

很快,他眼睛一亮。  

朱岳骑着汗血宝马的身影出现在街道转角,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之前来过朱家的韩沁和姜嫣。  

韩沁还是一如既往的脸上带笑:“朱师弟,你家真是大门大户,果然讲究。”  

朱岳挤出一丝笑容,瞄了一眼旁边微微皱起眉头的姜嫣。  

街道上弥漫的硝石味叫人厌恶。  

不一会儿。  

朱岳三人就骑马来到朱家众人面前。  

朱平笑的格外开心:“好儿,两位贵客,又见面了。”  

韩沁微微一笑:“朱叔叔。”  

姜嫣并未说话,只是微微点头致意。  

朱岳走到朱平身边,压低了声音说:“父亲,响竹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以后就不要再拿出来了。”  

朱平笑着点头:“既然不喜,那以后就不放便是。”  

然后朱家众人就簇拥着华清宗三人走进大院。  

朱平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  

“儿大不由爹娘了。”  

朱岳自从去了华清宗之后,眼界越来越高,已经瞧不上朱家,甚至是整个清河。  

这没什么不好。  

可要是放在一位候补家主身上,那问题可就大了。  

朱平一边希望自己儿子在华清宗能有大出息,可也担心朱岳与朱家的联系越来越淡泊,最后不愿继承家主的位置。  

这样一来,等他老死,偌大的家业可就给别人做了嫁衣。  

朱家轻叹一声。  

怕儿子不好,可又担心儿子太好。  

“随他去吧。”  

朱平深吸一口气,他是朱家家主不错。  

但他还是个父亲。  

只要朱岳能过得好,这家业不要就不要了,以后他这一脉还是会在其他地方开枝散叶,继续兴旺。  

众人坐进大堂。  

朱平这才客气询问:“岳儿,两位,这次来清河可以多住几日,附近还是有好些适合纳凉的好地方。”  

韩沁婉拒:“朱叔叔,游玩就不必了,你也不是外人,说了也无妨,我们这一次是来协助姜长老处理鬼冥教之事的。”  

姜长老?  

朱平瞳孔微微张大。  

姜临仙!!  

他只是个家主,当然不知道那夜城里发生之事的全貌,可姜临仙的名声,那可是如雷贯耳。  

姜临仙居然来了清河?!  

朱岳开口:“父亲,此事事关姜长老,你就莫要再问了。”  

“是,是,是。”  

朱平连连点头。  

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只会给朱家引来灾祸,他早就养成收起好奇心的自觉。  

朱岳又转头望向一旁的姜嫣:“姜师妹,鬼冥教那些妖人藏的深,找到需要好些时日,不如请姜长老来我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