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白猿披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师傅,你回来啦?”  

正在马厩里拌草料的王照望着李锐牵马归来,用手抹了抹裤管站了起来。  

他望向李锐的眼神有三分畏惧。  

自从马阳死后,那个念头就在他脑海中挥散不去,每每夜深入睡之后,都能在梦里听到李锐的声音。  

“徒儿,徒儿~”  

师傅不对劲!  

可是他又说不上师傅到底哪里不对劲。  

这种感觉几乎要将他折磨疯。  

“小照,马厩这里我来照看,你先回去休息吧。”  

李锐见自己这徒弟顶着诺大一个黑眼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克扣了王照。  

“多谢师傅。”  

王照应了一声,逃也似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李锐虽然也察觉出王照不对劲,现在却也没心思关心王照为何会如此。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将朱岳四人的汗血宝马关进马厩,铲好草料之后,这才返回房间,一切看上去与往日没有任何区别。  

李锐曾经听一个老道士说过。  

一个人要做的事情越大,就越要表现得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不能把要做的事情说出去,自言自语都不行,此之为神莹内敛。  

进入到房间。  

他小心的把房门合上,而后又检查了一遍门窗。  

确定无人偷窥之后。  

这才从怀中将一包油纸给取了出来。  

李锐几乎都能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  

华清宗的秘法,定然是不同凡响。  

他深吸一口气,将油纸一层一层拆开,最后一本封皮有些泛黄的书本出现在他眼前。  

封皮上端端正正写着四个大字——“白猿披刀”!  

这下他不仅不用花八两银子去武馆买功法,而且得到的还是华清宗的秘法!  

李锐屏住呼吸。  

从功法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刀法。  

虽然没练过刀法,但从来只听说过砍、扫、撩,这披刀是何解?  

“剑走青,刀走黑,盖刀只一刃,其背较厚,遇敌之时,可以刀背硬格,以伺机破敌,后发先至,此之为披刀。”  

“吾于道观观白猿十载,悟出此刀,成书以传后世。”  

“此刀为秘传,刀意浑然天成,刀势似江河倒灌,连绵不绝,乃杀伐上乘之术,非心智坚定者不可学。”  

......  

李锐一字一句默念着。  

“拔刀容易收刀难,慎!慎!慎!”  

这一句并非刀诀,或许是那位创立“白猿披刀”的前辈自己的江湖感悟。  

翻译过来就是:  

学了刀法也不要好勇斗狠,能动嘴的尽量不动手,真要是拔刀了,那就必须要事情做绝,不能留后患。  

以上是李锐的個人理解。  

比起之前八成都是小人画的八段锦,白猿披刀就要复杂太多,洋洋洒洒写了数万字,或许是在道观悟出的这门刀法,所以参杂了大量道家经典,晦涩难懂。  

“道有万法,俱得长生,水有千源,尽朝东海,俱长生也。”  

李锐有种前世研究生看论文的既视感。  

好在他如今心坚如铁,硬生生花了三天三夜时间,这才将这本白猿披刀给啃完。  

......  

现在刀法是有了,就只差一把刀。  

这事就更好说。  

朱家护院一般都配刀,而且是配两把,以作备用,杨勇的备刀都快生锈,正好借来耍耍。  

“借刀?”  

杨勇一听李锐要借刀,瞪大眼睛:“老李头,你还真的练武练上瘾了不成,之前练拳,现在练刀。”  

虽然嘴上说着,但他还是把刀取出来倒送给李锐。  

李锐得了刀,咧开嘴:“老杨,改天请你吃酒。”  

杨勇摆了摆手:“酒就不用,你还是先操心别闪了你那老腰吧。”  

但一想到这段时日,李锐走路都带风,比他还活蹦乱跳,就知道提醒是多余。  

有了刀,练刀就变得顺理成章。  

担心弄坏房间里的家具,李锐特意找了个偏僻没人的地方。  

他之前练的八段锦是拳法,不过与这白猿披刀还是有好些相通之处,两者走的都是大开大合的路子,而且八段锦让李锐的身子骨健壮了太多。  

底子好,练刀也就轻松。  

李锐五指刚握住刀柄,一种异样的感觉升起。  

他很肯定自己是第一次握刀,可当他握刀的一刻,仿佛自己已经摸过成百上千次一般。  

先天刀法圣体?  

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这肯定是武骨的功劳。  

“得武骨者,武道必定登顶。”  

武骨的强大远超他的预料。  

可武骨越是厉害,他就越是要猥琐发育。  

你以为的世界:打怪升级,逐步变强最后挑战BOSS。  

实际的世界:开局就是最终大BOSS,一招把你秒了,不会给任何机会。  

要是他有武骨的事情被传开,华清宗掌门在追杀他的一众大佬里都只能靠边站。  

结局恐怕比那位姓荒的前辈还要凄惨一百倍。  

猥琐发育......  

李锐握刀背于身后,似老猿背刀,而后以腰身发力,长刀抡出,在空中划出半圈圆弧。  

身子顺势下蹲,右腿横扫,扫起大片雪花。  

人刀融洽,浑然天成。  

一刀......再一刀。  

李锐甚至自己都不知道砍了多少刀。  

他终于明白最后那句“拔刀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