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天遁剑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玩了大半天的手决和符箓,易修就腻味了,手决还好和他很般配,那个符箓虽然千变万化,能力强大,但和他的五行演化比起来,还是差强人意。  

最主要是符箓需要写出来才有用,易修有心想“言出法随”,奈何书籍上没有标注如何发音,他只能放弃符箓施法。  

“可惜了,要是早一点来,说不定我就能发扬光大天师一脉了。”  

易修把五雷咒和符箓制作大全丢进储物空间,打量起最后一本秘籍,剑道详解。  

万里诛妖电光绕。  

白龙一片空中矫。  

昔持此剑斩邪魔。  

今赠君家断烦恼。  

开篇是一段诗词,应该是传授剑法的人写的,大概意思就是不要不辜负此剑法,希望你能斩妖除魔,也能斩断你的烦恼。  

翻开第二页,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天遁剑法?我还风遁螺旋丸呢,这书怎么有点不靠谱?”  

看着书页上注明的剑法名字,易修挠挠头,心中的小期待有点破灭。  

怀着忐忑,易修快速翻动书页,可随着时间推移,易修越看,翻页的速度越慢,到了最后他眼睛几乎按在书上,嘴巴挣得老大。  

“靠,差点错过真正的好东西,这剑法才是真正的修仙功法,这本秘籍才是真正的大修士所著啊。”  

易修恍惚,小心翻回首页,认真阅读这本剑道详解的真正内容。  

天遁剑法,说是剑法,其实是一种意念剑,‘天’表示是最高级的意思,‘遁’表示无形的意思。  

其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心神中形成自己的意念剑,然后就可以形成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飞剑,这飞剑还是无形的,对敌之下,天遁剑法简直在作弊。  

而且天遁剑法是意念剑,只要自身功力和悟性不断增加,那么天遁剑法就能不断变强,理论上天遁剑法是没有尽头的,只看主人的强弱。  

也因为是意念剑,天遁剑法,说是剑法,但它没有具体剑招,有点独孤九剑的意思,全凭自身意念催动剑法。  

简单理解,这剑法只要法力和悟性够高,你越会想,就越厉害,具体剑招反而会压制它的灵性,只有无招,天遁剑法才是无敌的。  

说了这么多,这还只是天遁剑法基本力量,修炼到后面,此剑法不仅可飞出神念杀敌,还能用在自身。  

“一断无明贪嗔,二断无明爱欲,三断无明烦恼。”这是书中明确的修炼方法和目的。  

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斩三尸啊,易修都有些不敢修炼了,怕修炼后和书上不一样,落差太大,容易伤肝。  

被天遁剑法弄得心神驰往,易修恨不得立马修炼,炼制自己的意念剑,作为修仙大佬,他终于要能御剑飞行了,也终于可以摆脱那软绵绵的棉花糖了。  

平复激动的内心,易修把天遁剑法的法决和修炼方法刻入心神,再度翻开剑道详解,翻到书籍的最后几页。  

在这几页上,记载着一些剑道的其他基础知识,还有四个绝天剑阵!  

其一名为两仪剑阵,攻防兼备,能演化阴阳,剑阵中,可借助阴阳之力对敌,只要力量等级不被碾压,这就是一个鳄龟,打不死,还要反受其害。  

其二为乾坤剑阵,主迷惑,进入此阵,意志不坚者,轻则意乱神迷,重则直接斩断神魂,端是歹毒。  

在此剑阵中,空间都是颠倒的,你以为在往前,其实是在往后,你以为在往后,可能是在往右,被困于其中,只有绝强的意志,才有可能走出去,这还是剑阵不攻击你的前提下。  

其三为太虚剑阵,天遁剑法的配套剑阵,主杀伐,剑遁虚空,在周围形成虚空大阵,除了主人,进入者都会被无形剑气所伤,没有弱点,也没有克制方法,唯有靠绝对的实力突破,不然这个剑阵攻伐无双。  

最后一个是周天星辰剑阵,借用周天星辰的力量,降下星辰之剑攻击敌人,威力惊天动地,能斩仙弑神。  

周天星辰剑阵还有演化天地能力,法力足够,完全可以自成一界,在此小世界中,布阵人就是无敌的,哪怕雷劫进入这种小世界,也无法奈何其内的主人。  

四个剑阵,易修看的直咂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么恐怖的威力。  

易修看到最后的周天星辰剑阵,他惊叹之余,暂时也不打算修炼这个。  

当初他青莲引动三十六天罡剑阵,直接导致第二次灵气复苏,这周天星辰剑阵也是借用星辰之力,在没有彻底搞清楚星辰之力和灵气复苏有什么关系时,易修都不会再使用三十六天罡剑阵,也不会去修炼星辰之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不能拿全世界生灵的安危当赌注。  

再说一个星辰之力而已,他自身的能量等级完全可以比拟,他也没那个必须去修炼。  

把剑道详解放入储物空间,易修轻轻舒了口气。  

“该说不愧是天师的传承吗,的确有两把刷子,剑道、炼丹、雷法这三个其实有没有都没关系,那符箓大全,还有练气术才是根本,只要把这两个学会,并能融会贯通,其他的都可以后天慢慢得到,可惜这两个最实用的秘籍对我来说都没用,现在这个世界可能也没人在会使用。”  

灵气复苏,带来的不是修仙世界,而是异能世界,异能和“法力”本质的区别,让易修手上这些功法无法在被其他人修炼。  

“法力”根本上还是天地灵气,只不过是天地灵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