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疯狂的想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两位人类,是我的孙女、爱丽儿殿下的朋友,当然也是海中国度的朋友。”老祖母向王公贵族们隆重介绍,她又用夸耀地语气指着莱茵道:“而且,这个人类男孩,还是一个厉害的魔法师呢!”  

“魔法师吗?人类世界的魔法师!”王公大臣们更惊奇了。  

莱茵于是现场演示了几个魔法。  

他先是让宫廷里的雕塑活了过来,又在大鱼肚子变形成了各种陆地上动物的模样。  

“这是鸟。这是马。这是鹿。这是牛。这是羊。这是兔子…”  

各种奇形怪状的陆地生物,看得王公大臣和爱丽儿的姐姐们一愣一愣的。  

人鱼宫廷画师赶快抓住这个机会,把各种陆地上的动物外观全画了下来。  

“尊敬的魔法师、博学的智者,大家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陆地的问题想要问您呢!”海王说。  

于是,莱茵和奥萝拉又开始解答王公大臣们关于地上世界的一个個奇怪问题。  

他们讲了许多陆地上的故事,讲了西方大陆多如繁星、成百上千的王国,讲了他听过的、来自远东的传说。从残暴的苏丹到东方帝国的皇帝。  

莱茵还拿出了一面镜子,将许多画面展现了出来。  

作为罗丝王国的贤者,莱茵所知道的事,可比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多得多!  

许多王公贵族们今天才知道,原来那上面的世界比海里的世界更丰富多样。  

陆地上有群山,有森林,有戈壁和草原,有白雪皑皑的冰原和寸草不生的大漠!  

正如来自陆地上的奥萝拉第一次看见深海美景时,为这瑰丽特别的景象而震撼不已,海中国度的人们第一次了解到陆地上的许多风光时,其实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情呢?  

宫廷学者们今天可忙碌了。  

他们拿着用喷墨章鱼制作成的笔,一刻不停地记录着莱茵和奥萝拉所说的话,把章鱼的墨汁都榨干了。  

海中国度上千年来对人类世界的记载,都比不过今天两个孩子说的那么丰富。  

“可惜了,大地上有如此特别的风光,我们与地上的人类却无法建立友谊。”海王忍不住感慨起来。  

“地上的人类似乎总是畏惧和嫌弃我们人鱼。有时,船上的水手们一旦看见人鱼出现,就会展开攻击,用萃毒的箭矢攻击我的子民。”  

了解到整个前因后果的莱茵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  

还不是你们人鱼闲得无聊,喜欢在风暴来临前,在海面上、在人类的船只面前歌唱大海的美丽?  

莱茵详细解释起了其中的原因。  

重点强调了,人类水手有多么恐惧大海,害怕巨浪和风暴。  

为了保佑自己的出海顺利,每一位水手都会在出航前,迷信地向各地的海洋之神祈祷,祈祷风暴不会将他们吞没。  

“正如我所说的,在人类们看来,要么是人鱼的歌声召唤来的风暴,要么是人鱼的歌声引诱了船员们进入了危险的海域,让船只触礁和卷入暗流。  

“无论哪一种情况,人鱼都被视为是带来灾难的化身,而非是风暴的预警。”  

海王陛下恍然大悟:  

“唉,我们和人类世界之间太缺乏了解,才造成了这样的误会。”  

这位大海的君主没有了之前的威严模样,而是轻轻抬起下巴,露出了和她女儿相似的、憧憬未来的美好神情:  

“要是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和我们这些大海中的生灵,能够相互了解,和谐共处,那该多好啊!  

“可惜,我们没法到岸上去,只能徘徊在海岸,却不能深入内陆。”  

听到海王的话,奥萝拉一愣,突然想起了昨夜自己的感伤和莱茵的话。  

“难道说…”  

奥萝拉隐约猜到了,莱茵所说的“故事结局”会往哪个方向狂飙!  

只见银发少年在大鱼肚子里笑着道:  

“这并非不可能的。  

“陛下的女儿、最年幼的公主,爱丽儿殿下,正在尝试这么做。  

“她爱上了一位人类的王子,想要获得他的爱和不朽灵魂。为此,爱丽儿殿下找到你们海中国度唯一的女巫,向其索要了一瓶能够长出双腿的魔药。  

“那位海鬼婆想要夺走陛下女儿的声音作为报酬,我正好在旁边,就免费送了爱丽儿殿下一瓶效果更好的魔药。”  

莱茵又将昨晚的事简要讲述了一遍。  

刚才还笑意盎然的老祖母,现在脸色煞白:  

“天哪。我的小公主已经前往陆地了?她怎么会干这样的蠢事?  

“我之前还劝她说,放弃和人类在一起的无聊幻想!我以为她早就忘了这事了。  

“现在可怎么办呐?”  

海王和爱丽儿的姐姐们——其他五位人鱼公主,在听说如果爱丽儿失败就会化为海里泡沫后,同样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担忧地议论了起来。  

见到人鱼王族们的担忧,莱茵也忽有感触:  

尽管原作没有提到小人鱼上岸之后亲人们的表现,但从结局时她的姐姐们用秀发向海女巫换取了重新变回人鱼、回到大海的方法来看,爱丽儿的家人们,无疑很在乎她的安危!  

“尊敬的魔法师阁下,你既然能将爱丽儿变成人类的形体,那一定能把她变回来吧!这太危险了,让她变回来,回到我们身边吧。”  

“我们可以向你支付报酬,海中的珍珠也好,美丽的秀发也好,你都拿去吧!”  

海王、老祖母、其他人鱼公主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