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大炮犁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闯军的骑兵加入战斗后,战场上的形势果然出现了些许变化。  

此前,刘体纯和李弥昌也组织了几次步贼冲锋,可都未能成功冲到勇毅军铳兵身前,至多两轮火铳齐射便败下阵来。  

但骑兵马队就不一样了…  

骑兵凭借着速度优势可以冲锋到铳兵近前,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不计伤亡”,而闯军的马队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闯军的骑兵马队虽然顶着极大的伤亡,拼死冲了上来,但却并未对勇毅军的铳兵造成多大的伤害。  

因为,真正与他们接战的并不是铳兵,而是勇毅军的铁甲杀神——具装重骑兵!  

勇毅军铳兵的阵线上,忽然裂开许多道口子,尤其是中间部分更是整个都空了出来…  

就在闯军骑兵诧异的时候,一匹匹高大的战马从这些口子里冲了出来,同策骑在马背上的骑士一样,这些战马也都披挂着整套马铠。  

勇毅军具装重甲骑兵的马铠包括了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四个部分。  

“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战马面部;“鸡颈”就是一副保护战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而当胸和马身甲顾名思义,则是保护战马前胸和前半身的护甲。  

相比于传统的战马具装,勇毅军的马铠只有四个部分组成,少了搭后和寄生这两个部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减轻战马的负重。  

“搭后”就是保护战马中后部位的大片护甲;而“寄生”就比较有特点一些,它是一个放在马尾部,却又向上略翘起如扫帚一样般的东西,主要是为了保护骑兵的后背。  

勇毅军具装骑兵只承担破防任务,他们就好比一把尖刀,只要能够刺出去破开敌方骑兵即可,后续厮杀自然会有其他骑兵、步兵来接手。  

所以,永宁伯张诚才大胆决定具装骑兵的马铠上,去掉了搭后和寄生这两个后半部分的防护部件,借此减轻了战马的负重,使之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突防,又可增加一点具装骑兵的战斗时间。  

毕竟具装骑兵的战斗时间,完全取决于他们胯下战马的体力!  

具装重骑兵的出现,杀了闯军马队一个措手不及。  

闯军虽然派了一千骑兵前来,帮助步贼破开铳兵的阵线,图的就是骑兵的速度,因此上来的都是无甲轻骑兵。  

面对眼前突然出现的甲骑,甚至连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披了甲,还策骑在战马上的闯军马队骑士,一个个心都凉了。  

勇毅军具装重骑穿着统一制式的红色布面甲,在正午阳光照耀下煜煜生辉,而他们手中握持着的马槊,也同样散发着一片刺眼的光芒。  

虽然只有五百一十六名具装重甲骑兵,但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势。  

他们的速度并不够快速,但威势却又出奇的强大,简直就像是一堵不断逼来的铁墙,即将碾碎挡在他前面的一切…  

箭头,这支具装重甲骑兵才是勇毅军锋矢阵里,那一支夺命的箭头,也是永宁伯张诚射向闯王李自成的一支重箭!  

最前面是二十骑重骑开路,而从第六排开始就变成了四十骑一横排,宛如一把钢刀切入豆腐块似的,所向披靡。  

就在闯军轻骑愣神的功夫,便已被突如其来的勇毅军重骑破开了口子。  

“轰…”  

“轰!轰!轰!…”  

又是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传来。  

“轰!轰!…”的巨响连连,一阵强过一阵,同刚才的三轮火炮轰击不同,这一次似乎无休无止,仿佛天崩地裂一般,似乎整片大地都在崩塌…  

虽然巨大的轰鸣不断,但勇毅军的铳兵们对此却是表现得很平淡,他们继续有秩序地向两翼退却,以配合步兵防守闯军对侧翼的攻打。  

与此同时,相比于勇毅军的镇定自如,闯军却显得十分慌乱。  

最前面的闯军马队才被具装重骑撕开口子,就听到巨大的轰鸣声从身后传来,不仅是那些骑士心中惊慌不已,就连他们胯下骑着的战马都躁动了起来,甚至有骑士被掀翻落马。  

而最为震惊的还是闯军中的步贼,他们落后于骑兵马队,距离炮子轰击的地方更近,其无论是听到的声响,还是对炮击后的惨烈,都更为感同身受。  

让闯军更加震惊和恐惧的——还是这一次炮击中,竟然混有开花弹,那些震耳欲聋的轰鸣都是它们爆发出来的。  

其实,闯军士卒们还要感谢永宁伯张诚,为了避免伤害到自己的兵马,在这一战中没有使用毒烟弹,真不晓得闯军该不该为此而感激永宁伯呢?  

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十分离奇的现象。  

除了勇毅军具装重骑仍在不断向前突进之外,其他各处的厮杀都暂停了下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扭头看向了炮火轰击的闯军营地方向。  

而身处炮轰中心区域内的闯军士卒,正在经历着人生最为恐怖的事情——人间炼狱般的洗礼!  

往左边跑出两步,一颗炮子呼啸着砸来,避无可避…  

往右边逃的,堪堪避开了两颗实心铁炮子,却不想第三颗又朝着自己疾飞而来,他凭经验急速判断出落点…  

本以为可以成功躲开,怎曾想那个铁疙瘩竟然在自己的身后炸裂开来,无数碎片…有碎石、有铁片向着自己激飞而来。  

他的身躯虽然仍旧半蹲在地上,却已然是千疮百孔,脸上也被碎片击打得没有一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