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无懈可击(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遭遇台风登陆,那些倒下的香蕉秸秆,也可以拉去提取黄蕉麻,从而增加蕉农的抗风险能力。  

更何况麦克系列的纤维强度本来就比较高,特别是株型比较矮的小麦克,抗台风能力非常好。  

十一月份中旬,琼东就遇到了台风正面登陆,那是一个强度比较强的台风,但是比起其他香蕉种植园,种植了小麦克香蕉的种植园,损失非常小,大概只有普通香蕉种植园的三分之一左右,还是以叶片折断为主,而不是秸秆折断,恢复起来非常快。  

经过台风考验的小麦克,更加受当地蕉农的欢迎。  

毕竟对于琼州这种台风高发地区,农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遇到台风。  

这也是很多农民喜欢种植槟榔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槟榔受台风影响比较小,不会被一个台风搞到颗粒无收。  

麦克系列因为其秸秆纤维含量非常高,而且纤维强度比较高,增强了其整体的抗风能力,17级台风正面登陆也只能折断其叶片,无法折断其秸秆。  

这种情况下,几个水果收购商人的牢骚,可撼动不了海陆丰公司在琼州的布局。  

对于琼州当地而言,他们反而更加看中蕉麻的生产,这东西可以做纺织品,发展出一个以蕉麻为核心的产业链,比单纯的香蕉种植更加重要。  

毕竟单纯的香蕉,就算是种出花来,当地农民也发不了财。  

可是蕉麻不一样,这东西可以进行各种深加工。  

当地已经在研究,将一部分槟榔砍掉,引导农民改种麦克香蕉。  

这个时候,麦克香蕉的市场零售价格肯定不能太高,因为零售价格太高,会影响整体消费量,市场吃不下这么多麦克香蕉,麦克香蕉种植规模自然上不去,进而影响到蕉麻产量。  

其实随着时间推移。  

麦克香蕉已经开始称霸北方香蕉市场了。  

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  

北方不是香蕉原产地,因此北方地区的香蕉零售价普遍比较高。  

这样一来,麦克香蕉的性价比就上来了。  

而南方靠近原产地的地方,本地香蕉非常便宜,麦克香蕉只能占领中高端市场。  

当然,这并不是北方的普通香蕉没有法卖了,今年普通香蕉在北方的批发市场,批发价普遍是一件17斤27块钱,一斤才1.58元,拿回去卖三块钱一斤,还是可以的。  

只有中高端市场,就是海陆丰公司的麦克香蕉和进口香蕉的战场。  

现在的局面,就是进口香蕉节节败退,不得不将价格拉低到一斤五六块钱,和麦克香蕉硬碰硬。  

至于国内的精品香蕉,类似于皇帝蕉、小米蕉之类,市场还是可以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麦克香蕉。  

特别是风味更好的红大麦克、新大麦克还没有上市之前,单凭一个小麦克,还是显得势单力薄一些。  

不过这两个新品,四月中下旬就会上市,到时候基本可以覆盖中高端市场。  

大麦克香蕉重出江湖的消息。  

在国内农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包括17村频道都专门做一期专访视频。  

而南方香蕉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种麻类农作物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都纷纷前往琼州进行考察。  

虽然比不上仙豆大豆,但是蕉麻二用的麦克系列香蕉品种,在国内农业界的关注度确实不小,毕竟这关联到了热带水果、纺织原材料、造纸原材料三个领域。  

加上小麦克香蕉已经上市销售了,而仙豆大豆却没有正式上市销售过。  

准确来讲,是仙豆大豆目前没有作为食品销售过,而是作为种子进行销售,合作的各家企业已经拿到了大批特定地区的种子。  

虽然西北各大沙漠农场还没有完全开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准备工作。  

海陆丰公司的漠南分公司种子工厂,目前储备了六万多吨仙豆大豆种子,只够种植1200万亩。  

因此各家企业的农场开发极限就是2400万亩。  

为什么是2400万亩?  

而不是1200万亩?  

答案非常简单。  

因为此时漠南分公司的塔敏查干农场上。  

各类专家学者都在关注着,特别是东北农业大学等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甚至派驻了很多人在这边。  

随着3月13日,塔敏查干农场的白天气温达到七摄氏度以上,去年种植的大豆开始重新发芽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