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油中帝王(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份,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这就怪不得油茶种植无人问津了。  

至于那些在网上吹,亩产可以达到三四百公斤,油茶籽出油率可以达到50的帖子和视频,看一下就好,真信了可是要倒大霉。  

比如某篇帖子描述了一个油茶种植大户,年产茶籽油三十万吨。  

要知目前国内茶籽油每年的总产能才一百多万吨,你一户就生产了三十万吨?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呀!  

出现这种夸大的内容,自然是那些种苗公司在背后推波助澜。  

那些被忽悠去种植油茶的大户还好一些,毕竟他们都是有钱人,损失得起几百万,加上一部分地区种植油茶是有补贴的。  

而那些小户的农民,才是真被坑惨了。  

当然,一部分采用优良品种,又加上土地肥沃,水肥管理充分的油茶园,在进入第五年的盛果期后,确实有可能达到亩产三四百公斤鲜果。  

那种电话的江淼,继续笑着说道:“耗子,我这边有新品种的油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考虑一下。”  

“新品种?真的假的?”耗子有些惊讶。  

“是一棵野化的大果油茶,我感觉潜力还是可以的,就做了一些研究和杂交,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搞十几亩种。”江淼尽管手上没有新品种油茶,却信心满满地说道。  

“实验性品种吗?”  

“嗯,你先别辞职,反正种油茶又不需要太多管理,还有地方补贴,你在农业农村局上班就更方便了,完全可以一边种一边上班,将种植园挂靠在父母名下,以后有收益了,再辞职也不迟。”  

“那好吧!我考虑一下。”  

“嗯,你想好了,直接打电话给我。”  

“好,你先忙吧!”  

挂了电话,江淼拿起座机电话,打给采购部的王峰,让对方尽快采购一批常见品种的油茶果回来,每一个品种至少要采购五吨。  

其实油茶的潜力不小。  

特别是江淼在这种开挂选手的手上。  

目前油茶品种的缺点,主要是在产量上。  

别看丰产品种的油茶,亩产鲜果可以达到三四百公斤,茶籽含油率也可以达到50,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每公斤油茶鲜果,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是茶籽。  

也就是说,油茶籽亩产只有三四十公斤,出油率50,也只能压榨出十几二十公斤的茶籽油。  

因此他挑选油茶品种的方向也非常明确,那就是挑选含籽率比较高的变异品种,其次才是挑选鲜果产量比较高的品种。  

只要亩产茶籽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那油茶种植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当然,江淼不会仅仅是挑选丰产多籽,还需要兼顾油品、生长周期、耐寒耐旱、抗病、矮化等特点。  

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油茶品种。  

至于不方便采收的问题,那是因为油茶亩产不够多,相关的农业机械公司才没有投入资金去研发相关的采收机器。  

如果真出现高产的油茶品种,完全可以委托相关的农机公司研发油茶果采收机。  

类似于开心果的震荡抖动采收机,改一改,就可以应用在油茶果采收上。  

只要有利益、有市场,农机公司甚至会主动研发相关设备。  

搞油茶的新品种,倒不是江淼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一直有相关的计划,只是之前没有说出来而已。  

国内目前的粮食、食用油料的供应,虽然相对充足,但有很大一部分产能是依靠国际市场的原材料,才可以实现充足供应的。  

而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植物油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特别是油酸类型、各种油酸的占比、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每一种植物油都是不太一样的。  

其中植物油之中,茶籽油就是油中帝王,橄榄油是油中皇后。  

而压榨生油、低芥酸菜籽油、牛油果油、葵籽油,则基本处于中间,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  

大豆油、椰子油、棕榈油、亚麻籽油则是比较差的油。  

为什么明明看起来很健康的亚麻籽油,会被列入比较差的行列之中?  

原因就在于亚麻籽油很容易变质,而且其低烟点的特性,不利于高温烹饪。  

因此江淼心里面早就有相关的计划,研发出高产的油茶品种,让国内民众可以吃到价廉物美、又有利于身体康健的茶籽油。  

目前国内每年需要38004000万吨食用油,而茶籽油每年只有100万吨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全国的需求。  

如果茶籽油产能可以提升10倍,基本可以挤压掉很大一部分大豆油的市场。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