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情人学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写围城的钱老,是个文学研究家。  

可能有人不明白,文学研究家,和文学家,有区别吗?  

那区别可大了!  

文学研究家,需要懂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理论。  

看围城第一章便知道了。  

文学性与解释性并存,短短的文字间,信息量巨大,需要一字一行,仔细地品。  

一般的小说家,乃至网络小说,基本是浮夸的想像之物,很少有灵魂内涵。  

但这样的小说有个特点,看起来很累,不属于娱乐性。  

现代人类,尤其是华国,民众活得太辛苦,诱惑又太多,只好从网络小说或影视短视频中,寻找快乐。  

基本不会看什么有内涵,有负担的小说。  

吕良也是这样的人,他看起来很累。  

本来他只是因为萧晴才关注文学,并非要专注研究,所以他没怎么看,只是专心看萧晴美丽的面容。  

她的眼睛很大,圆圆的像宝石,睫毛和鼻子一样挺俏,脸是鹅卵石形状,光洁白净。  

头上总有一缕秀发垂下,挡住视线。  

吕良便不断好心地帮她把那缕秀发收回去。  

借机摸摸她的脸,脖子,或者佯作失误,把手放在她肚子上。  

可惜,萧晴临时见他,没带梳子,不然他可以帮忙梳个别致的发型,又可以有许多身体接触的借口。  

但这不妨碍他偷偷地香萧晴天鹅般的脖颈。  

每香一次,萧晴便推他一次。  

次数多了,她也不耐烦,于是冷脸斥道:“给我好好看书,不然你坐远点!”  

“是,遵命!”  

吕良无奈,只好一起看书了。  

他见萧晴翻得很快,疑惑问道:“你看到哪了?怎么这么多页了。”  

“你又不好好看,当然快了。”  

萧晴白他一眼,才解释道:“以前我在书店,翻过前面一小部分的。”  

“哦,没关系。”  

吕良无所谓地应道:“反正你看了,等于是我看了,我们两位一体,一体两面。”  

萧晴抿下嘴,不置可否。  

她已经习惯了吕良的无赖,再说这无赖别的讨厌,但这情话说得好听,能欣然接受。  

便继续看书。  

吕良看着书,忽而指着里面的一个人物,好奇问道:“这个鲍小姐是什么人?”  

萧晴淡然答道:“是方鸿渐的旧情人,不过欺骗了他感情。”  

方鸿渐是围城主角,是看了几页的吕良,少数两三个角色能记住的。  

“那就是个绿茶啰!”  

吕良闻言断定道。  

萧晴叹口气,欲言又止地想要解释,最终忍住。  

以她对吕良的了解,她如果给吕良解释剧情,那剧情估计要歪到不知哪里去,这书还怎么看下去。  

萧晴不解释,吕良则继续疑惑道:“你说百家姓那么多姓,钱老写个绿茶,又姓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开始歪剧情了。  

萧晴脸一红,很无奈地道:“一开始,你还说我们看同一本书,看同一个故事,也许,我们以后就是同一本书里的同一个故事。”  

“我还以为你浪漫呢,结果就知道胡思乱想!”  

吕良反驳道:“我没有胡思乱想,我只是问问。”  

他强调道:“你看,钱老写,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对男女关系研究得好透彻。”  

这时,他其实有点窃喜。  

看,连名家都这么说,说明什么?  

说明一个男生,同时有几个女朋友,很正常。  

再说他作为渣男,对渣男的研究,几乎可以称为‘渣学家’了。  

在他眼里,万物皆是渣!  

“哼,书里是据说,不是钱老说。”  

萧晴有点不悦道:“钱老是文学大家,你也要胡诌不成?”  

“是,我知道,我很尊敬钱老的。”  

吕良赶紧解释。  

对萧晴来说,有些文学家,可是不好乱说道的,不然会惹她不高兴。  

当然,村上春树例外,谁叫他是岛国人,吕良偶尔胡谄,萧晴本着国情,也不好说什么。  

想起村上春树,萧晴又警告道:“上次你乱讲村上春树,什么挪威三部曲,呸,整天憋坏招。”  

“这次你敢乱来,我就不看书了,我去蒋涵家住!”  

热恋时,吕良确实乱讲过村上春树。  

他说挪威有三部曲,只出第一部,另两部没有解密。  

一开始萧晴还好奇地问,结果他说,另两部分别是‘挪威山峰’、‘挪威峡谷’。  

一听到这乱造的书名,萧晴登时明白了。  

敢情吕良这是在开车!  

硬生生地把村上春树搞猥琐了,搞得她现在都没心情再翻挪威森林。  

吕良知道不对,马上认错道:“放心,钱老是华国文学大家,我肯定不乱讲。”  

他说着,岔开话题道:“你看,钱老又说,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  

“这是比喻,不懂别乱想!”  

萧晴指正道。  

“不是乱讲。”  

吕良正经解释道:“我想说,其他人我不清楚,但我当着心爱的女人,有时光倒流的绝技!”  

时光倒流,他是指恋爱系统崩溃,回到现在。  

是真的在隐喻自己带系统,时光回流的事情。  

萧晴听到这个,不认为吕良有什么奇遇,倒是有点感动地道:“时光倒流的话,开学报到那天,你来搭讪,我还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