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妙手回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苟交上午带着萝卜道士回到平乡苟家,傍晚时掉进小有洞天,当天夜里又回到了苟家。  

不过他回城太晚,县城已经关门,他在外面庄子休息了一夜,也等了一晚上萝卜道士。  

第二天一大早,他老婆赵氏,管家张伯,便急惶惶出城寻他。  

见到他本人,两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苟交从痩黑汉子,重新变成了三年前的“巨鹿子都”,一个面若敷粉的小白脸。  

苟交没多解释,却将丹华夫人赠送的仙杏,掰成两半,让张伯与老婆吃了。  

之后又带着一众家丁,在县城附近寻找萝卜道士。  

找了一整天,连个人影也没寻到,苟交怅然若失地回到家里。  

之后的日子里,除了抽出几天拜访亲友、故旧与师长,他都待在家里读书。  

今天也不例外,吃过午饭,他午睡片刻,便一直在书房内认真读书。  

读儒家典籍,也读其它学派的圣贤书。  

和过去“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同,这次他读得很细、很认真。  

不仅读书,读完了书,还写读书笔记。  

“相公,萝卜道长回来啦”  

傍晚之前,赵氏表情既欢喜又紧张,进屋带来一个让苟交惊喜的好消息。  

她知道自家相公一直记挂着莫名消失的萝卜道长。  

可她又担心萝卜道长归来,将自家丈夫再带出去,还一去不回。  

“喔,萝卜道长在哪里?”苟交纯粹是欢喜且急切,放下书本,就往外面冲。  

来到客厅,果然见到小道士萝卜。  

“道长”他眼眶泛红,差点滴下泪来,“小生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唉,还真差点一别成永诀。”  

小羽放下茶碗,上下打量他一番,心中也是滋味复杂。  

“赵夫人,将你儿子天门抱过来。小道今次虽回来了,却无法在平乡县多停留。”  

赵氏看了自家相公一眼,才快速离开客厅,去后院找儿子。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苟交担忧问道。  

“你那天见到了丹华夫人,是不是?”小羽道。  

苟交惊讶道:“道长也进入小有洞天了?”  

说到这儿,他面露恍然之色,“原来如此!洞天一日,人间一年。  

丹华仙母留下道长吃一顿饭,人间已经是大半个月呢!”  

虽然他的自动脑补,帮她节省了很多口水和时间,可小羽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否定道:“我的确去过小有洞天,但耽搁大半个月,并非享受小有洞天的美食唔,我倒是吃了不少小有洞天的仙果。  

过去大半个月,我出了点意外,遇到了个死对头。  

生死相搏,差点丢掉小命儿。”  

今天把苟交糊弄过去,二十年后再见面,她要怎么面对可能知晓真相的苟交?  

不如现在有保留地坦诚。  

她和他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缘分不会在今日分别后就结束,甚至可能不会只这一世的缘分,就像狗肉道士。  

为了一时之方便而撒谎,是很愚蠢、很短视的行为。  

苟交上下打量她,问道:“道长遇到了什么敌人,可有受伤?现在情况如何?”  

小羽正要开口,赵氏已经将苟天门抱了过来。  

“天门拜见道长!”  

小孩还记得萝卜道长,见了面,不用别人教,就要行大礼。  

这次小羽坦然受之,然后将他抱起来,道:“张伯,准备熬药的炉子、陶罐等器物,尽量多准备些干净的瓷碗,里面装净水。  

如果有炼丹炉,或相似的器件,也一并拿来。  

将东西都搬到后院,再将后院里的丫鬟仆人都赶出去。”  

张伯心中疑惑,却没追着询问。  

小羽抱着苟天门,在后院找了一间干净且空旷的库房。  

用五行大搬运遁术,从隔壁搬来乘凉的竹榻,将苟天门放在上面。  

“当日咬断天门左腿的那条大黑狗,我已经找到。”  

趁着张伯驱散仆从、准备器物的时间,小羽对一脸迷茫的夫妻说道:“它原本只是一条普通黑狗,好死不死,把天门的仙骨给吞了,立即脱凡成圣,变成一只妖精。”  

“仙骨是啥骨?”赵氏有些迷糊。  

苟交则很震惊,很欢喜,欢喜又瞬间变为担忧,“天门的仙骨,怎么正好长在脚上?如今让野狗吞了,可如何是好?”  

“仙骨就是这玩意儿。”  

小羽摊开右手,一根晶莹剔透有琉璃质感的骨棒,出现在她掌心。  

赵氏、苟交两口子,与苟天门血脉相连,只看到小巧的骨头,立即感觉很熟悉,很亲切,猜到它就是儿子的左腿小骨。  

“啊,我可怜的儿,好好一条腿,只剩下这么根骨头了?!”赵氏泪眼婆娑。  

苟交也很痛心,却稍微放下了担忧,问道:“道长,只剩这根骨头,可能接回去?”  

“可以试一试。”  

小羽探头朝外面的院子看了眼。  

张伯是个武者,力气大动作快,已经搬来不少东西。  

竟然还真找到个锈迹斑斑的青铜丹炉。  

她伸出右手,对五尺高的青铜炉子做了个抓握的动作。  

“嗖”重达千斤的铜炉轻飘飘飞到屋檐下,无声落地。  

“天门,你躺着别动。”对苟天门交代一声,她走到屋外,拿着扫帚,将铜炉内外简单打扫一遍,就将苟天门的仙骨放了进去。  

“张伯,生火!碳炉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