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寻找(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察风水地脉。咱们再去瞧一瞧.或者,你先回家,我自己去看。  

这会儿时间不早了,你家人应该已经开始着急。”小羽问道。  

苟交想了想,说道:“壁虎坡应该还是我苟家的产业。  

我让庄子里的人帮忙送信给张伯,免得他们担心我又跑了。”  

壁虎坡是一块极为普通的坡田。  

它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一座山,只是西边隆起一大块,海拔比东边出高一百多米,形成了一片坡度颇大的斜坡。  

没有连绵的山脉,周围又没有河流,基本确定这里并非什么风水宝地。  

小羽在苟家坡田外围走了一圈,观察地脉之气。  

很平庸。  

别说选为先祖坟墓,连成为“良田”都资格欠佳。  

询问了庄子里的农民,果不其然,这块坡田面积不算小,上下加起来有四五百亩,但缺水,平均一亩地一年只能产出两石粮食(大概相当于现代的120斤)。  

当初苟交祖先打算在山坡下方挖井,也有取水灌溉农田的打算。  

现在在距离“崔生井”七八里远的地方,倒是打了三口井。  

崔生井附近三里,一口井也无。挖过,但没有水,一滴水都挖不出来,往深了挖就会坍塌。  

“奇怪,这里风水并不好,怎么会有仙人遗迹?”小羽心中疑惑。  

“崔生当日走了五十多里,才见到小有洞天。很显然,仙府不在壁虎坡。”苟交道。  

“我晓得不在这儿,但这里必定有特殊之处。”小羽道。  

苟交指着“崔生井”,问道:“道长,会不会是地下藏了什么?你能下去不?”  

崔生挖了两次井,第一次十多丈深,塌了,他活了下来。  

第二次也是十多丈深,再次塌了,他尸体被取出来,原地留下个深坑,如今又蓄满了夏日的雨水。  

小羽抬头看了眼天空,道:“仙人的洞天福地可以藏在山里,不应该在地下。”  

“可崔生的确是通过地下隧道进入洞天。”苟交道。  

“你先回县城吧,我用土遁符到地下逛一圈。”小羽道。  

苟交都折腾了这么久,不愿半途而废。  

他道:“我能使用土遁符吗?若能,我和你一起找。若不能,我在边上等着。  

崔生和崔生井,算是我少年时代的执念,至少让这个故事有个结果。”  

小羽从袖子里摸出两张黄纸,她自己一张,另一张递给苟交,还教了他激发符箓的咒语。  

“土遁符能坚持多久?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苟交颇有些跃跃欲试。  

“一张符能遁走百八十里,路程没走完,符纸还能继续用。你用咒语激发后,心里会有感觉。心里突突直跳时,赶紧从地里钻出来,别憋死在地下。”小羽道。  

两人一起诵念口诀,黄符化为一团黄光,包裹两人,沉入地下。  

《宝箓仙章》是一门顶级的老古董符箓仙法。  

已经过时了,但威力很强,修炼的难度.初容易还算简单,得道成仙很难很难。  

连资质平庸的翠儿姐,都用几年时间,学会了好几种符箓,小羽肯定不会比翠儿姐差。  

不过她也只是入门,没花费时间精力深入研究,目前还在照葫芦画瓢的临摹阶段,足够伪装成“萝卜道士”,不够“羽凤仙”、“飞羽仙子”使用。  

她本人的土遁术其实很厉害,绘制的土遁符却很迟钝,也很慢。  

迟钝不够灵活,转身、转向很艰难,遁速和武者用轻功奔跑差不多。  

当年青松道童送了小羽一张土遁符,用来从西八仙手下保命。  

不仅能遇险后自动触发,还一瞬间遁走五里。  

青松道童那张是“灵符”。  

小羽此时绘制的“丹砂黄纸符”,还属于凡人道士的基础功课。  

幸好“崔生井”也只有十几丈深,不需要太快的遁速。  

两人在地下找了一圈,真发现了一些东西。  

苟交找到的。  

他从地下挖出来一块半人高的石块,“道长,你看这个!”  

“这是啥?”小羽先前土遁时,也见到过这石头,在距离地面二十五丈深的地方。  

但她一直使用望气术,并没看出什么异常。  

而且,崔生井本来就在山坡下,地下埋了不少石块。  

“这是石碑!”苟交哼哧哼哧抱着石头到水潭边,将表面泥土洗干净,用手指顺着上面的纹路临摹。  

小羽有点尴尬,“这是哪国的文字?”  

难怪她之前没发现任何异常,她压根不认识上面的字也怪石碑太过残破,岁月在上面留下很多斑驳的痕迹,也磨去曾经的字迹。  

如果不是熟悉这类文字,且自己使劲盯着瞧,压根发现不了。  

苟交道:“应该是古赵地的‘高篆’。”  

小羽更加尴尬了。  

一个秦朝的“秦”字,她可以写出三十七种,但从来没听说过“高篆”。  

——感谢人皇政横扫中原,统一了华夏文字!  

小羽再次直观感受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一功绩的含金量。  

说实话,上辈子还是现代人时,她一直没觉得政哥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有什么特殊意义。  

没亲自经历过,压根感受不到。  

“这上面写着什么?”小羽问道。  

“应该是‘夫人祠’,石碑残缺太严重,不晓得是什么夫人。”苟交道。  

“夫人祠”小羽笼在袖子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