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左逐日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果芦凌子不说什么“再世扁鹊”,直接用民间对秦越人的称呼——“扁鹊”。  

小羽能立即反应过来,这位老道兄即将为自己引荐的神医是何方神圣。  

前世很多事,她都记不清了,可她至少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  

奈何在盘古世界,神医“扁鹊”是真实存在的。  

芦凌子真的只能称呼秦越人“再世扁鹊”,而不能直接叫他扁鹊。  

人家真正的扁鹊虽然死了,却还活着,活在阴间福地。  

神医扁鹊是上古“三皇”时期的人物,然后“扁鹊”才渐渐演变成神医的代名词。  

芦凌子所说的秦越人,却是“现代人”。  

呃,放在小羽所在大秦时代,是“现代人”,放在她前世,妥妥的老古董。  

但芦凌子也说了,秦越人凭借医道入圣,还被天庭册封为“药王”。  

不仅成仙,还登录天籍,不仅登录天籍,还被册封为“药王”。  

医道水平绝对三界第一流。  

对小羽而言,有这就够了。  

早在蓟河水府时期,她便越来越觉得用“医道秘术”来施加DeBuff,有些不够用了。  

芦凌子老道兄这是雪中送炭啊!  

“要什么推荐信?不用。”  

芦凌子见她欢喜,心里也欢喜,摆手道:“秦越人没成道时,贫道送了几卷经书给他,与他有几分香火情。  

他称呼贫道一声‘老师’,贫道也能承受。  

你只需报上贫道的名号,他自然会以长辈之礼待你,还需要你递推荐信?”  

小羽越发高兴,脑子却稍微冷静下来,好奇道:“我听说医道是旁门左道,无法成仙,为何秦神医能凭医术入道?”  

芦凌子叹道:“仙子说的没错,单凭医道,封圣(人间封圣,如孔圣人)、成神都比较容易,成仙却太难了。  

秦越人走了些“偏门”,并非完全以医术证道,他借助了‘天师道’的手段。  

医道与天师道结合,算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成仙之路,将来或许能成为众医仙之祖师呢!”  

接着他又将寻找秦越人的方法告诉了小羽。  

不是只给了个地名。  

只知道地名没用,无法唤来已然成仙的秦越人。  

小羽又朝着他长身一揖,然后抖擞精神,准备出发去代郡。  

“稍等片刻!”  

芦凌子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叫住她,又问道:“仙子前日变成‘骨力浑’潜入匈奴军营,是不是被休各发现了?”  

小羽道:“我是刺杀休各失败后,才暴露身份的。”  

芦凌子道:“之后休各不是让金雕铁卫排队从营帐前走过,你被他发现了?”  

小羽点了点头,“的确被发现了,却不是休各,是张元,而且张元差点将我放走。”  

芦凌子问道:“你可知自己是怎么被张元发现的?”  

小羽沉吟道:“我自认变化之术完美无缺,不该被人发现。  

但张元终究来自道祖嫡脉的灵宝山,掌握了某种秘法也不足为奇。”  

如果张元是个散修,她必定固态萌发,拷打灵魂逼问仙法。  

可张元来自灵宝山,灵宝山的祖师余元,可是通天教主的徒孙。  

余元只是死在封神中,又不是彻底灰灰了。  

人家这会儿还在天上当星君呢!  

余元余化师徒也就罢了,他们还有多少师兄弟、师叔师伯在天庭履职?  

比如雷部“神王”闻仲,和余元便是同一个老师金灵圣母,教出来的师兄弟。  

她若逼问张元仙法,不知要引出多少截教老怪物,和找死没区别。  

芦凌子脸上浮现恍然之色:她果然又不知道这一常识。  

“张元在灵宝山学习了什么秘法,贫道不清楚。  

但贫道可以肯定,不需要秘法,很多人仙也能揭破你的变化之术。”  

小羽怀疑道:“当时只有张元一个人察觉到不对劲。  

我从休各、四大万骑长身边走过,他们没任何反应。”  

芦凌子正色道:“我们的变化之法,或许不如仙子的高明,但变形潜入敌营,无论在我们秦军,还是匈奴那边,都经常发生。  

小偷小摸容易,要办大事,哪怕是探听机密情报,都很难成功。  

比如去年秋,‘江洲散人’罗宾曾变化成我方将领,要在代县水井里下毒。  

他还没靠近军营,就被巡逻的校尉发现异常。  

因为我军百将(百夫长)都掌握了辨别变化之术的方法——存念斩敌之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识海中观想与对方死斗的过程。  

让自己相信‘他’即是死敌。  

若危机灵觉有不正常的感应,那么对方身份一定有问题。  

你伪装成了匈奴骑兵骨力浑,可骨力浑能威胁到张元、休各他们性命?  

如果他们在心中增强‘马上杀死这个骨力浑’的念头,即便两个骨力浑长得一模一样,他们的灵觉反应能一样?  

变化之术终究只是障眼法,骗得了眼睛,却遮挡不了‘心’。”  

小羽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这道理不仅不难理解,对她而言,做起来也很简单。  

哪怕不学习秦军成体系的“存连斩敌之法”,她也能快速自创类似的方法。  

她之前一直搞错了一件事:悟空不是开了“火眼金睛”,才认出对方是妖精所变,而是先察觉到对方不对劲,才开启火眼金睛来确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