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秦越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性格?  

他们之所以在封神中杀劫临身,八成是因为平日常犯杀戒。  

而他们辅佐三皇五帝的岁月,只占漫长人生的一瞬。  

不过,她也理解了芦凌子与鸡冠仙姑的想法。  

他们愿意为守护神州贡献力量,但也非常爱惜自己的仙途,非常恐惧“杀劫”,怕染上了劫气。  

与躲在山里修行,坚持不出来救世的仙人比,他们算是不错了。  

“鸡冠仙姑回去休养也就罢了,可以让她将化血神刀留下,借蒙将军用几天。”  

蒙毅若用不好,她不介意手持化血神刀,斩杀几个帮助东胡南下的“歪门邪道”。  

芦凌子摇头道:“仙子有些想当然了。就比如你的飞剑,你持之斩将夺旗,如探囊取物。  

别人用你的剑,反而很不顺手。  

你只看到张元使用化血神刀时,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其实灵宝山拥有化血神刀几万年,并没在神州闯出多大名气。  

灵宝山特别擅长炼制法宝和操控法宝。  

可依旧有很多次,他们在使用化血神刀时,被别人击败。  

张元很特殊,他的生辰八字与命格,和灵宝山祖师余元一模一样。  

听说他进入灵宝山小洞天当日,祖师堂的化血神刀便血光大放,有主动择主之迹象,只是当时被灵宝山的万宝真君给压住了。  

张元是匈奴人嘛,岂能将宗门至宝交给外人?”  

——被你们这样提防排斥,难怪张元要回归“家乡”。  

小羽心里嘀咕,嘴上道:“道兄,蒙将军已率部出发,我也要趁着天黑,在今晚就潜入东胡军营,最好能‘重操旧业’。”  

芦凌子既是欢喜又有些担忧,迟疑道:“仙子要故技重施,那啥‘妖欢散’可还足够?”  

小羽笑道:“若能故技重施,我便省点功夫。  

若东胡人晓得了休各之事,有了提防,我随机应变。  

至于药量,道兄不用担心,我身上还有好几罐子呢!  

毒性甚烈,能害大妖,用来药人,稀释千百倍,效果依旧绝佳。  

别说东胡大军才三十万人,即便翻个十倍,也绰绰有余。”  

芦凌子惊道:“你不是剑仙吗怎么身上带这么多毒药?”  

若非已经知晓了她的为人,他都要怀疑她是个用毒害人的邪修。  

小羽叹道:“道兄久在中原,不晓得外面的世界有多乱。  

当真是三里一小妖,十里一妖穴,百里之内必有妖王。  

我平生最恨害人的妖邪。  

一旦遇到了,定要变成妖物潜入妖巢,将一窝妖精全部毒翻。”  

芦凌子咽了口唾沫,喃喃道:“仙子到现在已经毒翻了多少妖精?”  

“也不算太多,小妖六七千,大妖数百,妖仙八九个,妖神倒是下过毒,但效果很差。”  

说到这儿,小羽也不顾芦凌子脸上的震惊,一脸求教之色地问道:“道兄可知道哪里有毒死天仙金仙的药方?  

我目前在医道上已遇到了瓶颈,毒药能影响到妖仙,却毒不死。”  

“这,贫道,神州好像没听说过毒死仙人的药方。”  

芦凌子干巴巴地回了一句,又真诚劝道:“仙子虽是毒妖精、毒坏人,可用毒害人,尤其是害了太多普通人、普通小妖,终究有伤天和,对仙子的仙途很不利。”  

“化血神刀的毒性,比我的妖欢散厉害无数倍,可惜我没法学。”小羽遗憾道。  

芦凌子道:“仙子可知道,炼制与使用化血神刀仙人的结局?  

余元与余元两位前辈,直接死在封神之战。  

之后灵宝山凡用化血神刀害人性命者,都遭了灾。  

所以化血神刀虽是镇派之宝,却很久没人使用。  

放在祖师堂,被张元轻易窃取。  

张元没死,是仙子手下留情,可他回到灵宝山,肯定没好下场。”  

小羽拱手一拜,“多谢道兄教诲!”  

知道她要去毒东胡人,作为蒙毅谋主的他,依旧能说出这番话。  

值得她一拜。  

“我老师也曾教导我,要我少用毒。只是我觉得,用毒害坏人,和用药救好人,都是正道,两者没区别。  

我拿出一点毒药撒在东胡人的食物里,不费多大功夫,却能让踏上战场的将士少死成千上万人,对他们而言,很值啊!”  

芦凌子叹道:“理是这么个理,可人道之理,‘老天爷’不会完全认可。”  

思索了一瞬,他问道:“仙子可对医道有兴趣?我不晓得用毒的行家,却认识一位传世神医。”  

小羽道:“神医不就是用毒的行家?我老师也是神医呢,他帮我配制的妖欢散。”  

芦凌子呆了呆,“令师尊不是劝你少用毒吗?”  

“之前劝我少用毒,后来见我毒妖精效果奇佳,他的想法有了些改变,让我要适量。”小羽道。  

芦凌子内心凌乱:这是什么师尊,不仅不引导徒弟走上“正道”,自己反被徒弟影响到了。  

“令师尊莫非不是登录天籍的仙人?”  

但凡有见识的仙人,绝对不是这种表现!  

小羽含糊道:“他打算多累积几世,修行功德攒福缘,以证天仙大道。”  

听着像扯淡,可芦凌子没半点怀疑。  

因为她所说的情况,的确是大毅力、大志向却仙福不足之修士,惯常使用的“累世攒功修行之法”。  

他甚至有些佩服飞羽仙子的师尊,哪怕他已成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