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再见闵神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羽离开拐子山后,也顺路去了一趟梁河滩寺庙。  

她换了形貌和气质,伪装成普通“假尼姑”,分别给“蜀东英雄纪念碑”、燃灯佛祖、十三公主神像上了一炷香。  

她注意到自己的神像和燃灯佛的神像,格外“活灵活现”。  

听村民说燃灯佛祖曾显灵过,她立即释然。  

她没显灵,燃灯佛显灵,她在边上也跟着“真·沾光”。  

至于观音菩萨她们压根不在一个“世界”。  

小羽在阴间时,菩萨在阳间的天空上看;等小羽离开,菩萨才进入阴间福地。  

小羽连一丁点被窥伺的感觉都没有。  

境界差距太大。  

她彻底解决了地裂之祸,既为蜀东百姓消除隐患,还白得一块息壤,心情高兴着呢!  

闵神医再次见到徒弟时,便撞上一张大大的笑脸。  

“你,是谁?”闵神医感觉有点熟悉,但眼睛看到的相貌完全陌生。  

小羽继续对着他笑,笑脸却逐渐变化成闵神医熟悉的样子。  

“小凤——”他惊讶叫了半声,便迅速拉着她去了后院。  

此时小羽也完全变成原本的模样。  

闵神医上下打量她一番,语气复杂道:“六年不见,你长大了。”  

与六年前比,相貌和体型的变化,其实并不大。  

个头高了一截,却不算太高,面相稍微成熟,但岁月的痕迹很不明显。  

要说气质,六年时间里她一直在蓟河水府修行,没经历过什么人生变故。  

理论上来说,变化不大,但偏偏气质和神韵变化最为明显。  

六年前喊她一声“羽仙子”,类似前世喊“小仙女儿”,只是一种奉承的称呼。  

现在她是真的仙质玉容、风姿绰约,一颦一笑自有非凡的神韵。  

与其说她“长大了”,不如说“长开了”。  

就像一株鲜花,先前是花苞,现在鲜花盛开,花树其实没怎么变化。  

“老师倒是老当益壮,六年没啥变化,可喜可贺!”小羽也仔细将闵神医上下、内外都检查一遍。  

老头子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衣着打扮、相貌身形,都和六年前没明显的区别。  

对这种老人家而言,没变化就是好事。  

因为老人只会变得衰老,不可能“长大”。  

闵神医端详她秀丽的脸庞,问道:“这六年你怎么过的?当初很多人都在追你,他们可有追上?”  

小羽陪他坐下,除了《八九玄功》这本秘籍的名字没明说,换成了“地煞之变”,其余没半点隐瞒,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  

“原来‘上古龙宫’是这么来的,难以想象,黑龙河地下竟藏了一个连接天河的涡眼,这是何等伟力,何等大神通啊!”闵神医神色震撼地感慨。  

小羽点头道:“的确是至高伟力,我学了神通也用不出来,对元气、体魄、灵魂的要求太高。  

古龙神通消耗都大,仿佛上古时代的天地元力一点也不值钱。”  

“古龙的神通,你一个凡人,能完全学会?”  

闵神医不是普通医生,他在山里修道数十年,没有练成,才下山当医生。  

虽修道不成,见识和阅历却不浅薄。  

尤其是最近六年,得知“师伯祖”常驻迎祥府,他隔三差五过去“请安”。  

聊的话题,很多都和“李家天命”、“上古龙宫”有关。  

“凡人无法照着神通修炼,必须真龙才能直接练。”小羽沉吟道:“我感觉龙珠中的传承,就是留给巴蛇大神的。  

人类并不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首先,龙珠中的神通记忆只能演化一次。  

不是我自夸,换成别人,八成连一门神通都记不下来。  

巴蛇大神应该天赋极高。  

其次,古龙神通必须龙躯施展,效果最好。  

人类只能感悟神通中的道法原理,重新创法。  

我能练成古龙身体,是因为我先练成了‘地煞变化’之法。  

我真正变成了古龙,才能修炼并使用古龙神通。  

你看。”  

她依旧坐在椅子上没动,脖子以上的部位却迅速失去人形,变成一颗龙头。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耳似牛,完全的古龙之头颅。  

闵神医不仅感受到如实质的龙威,还用医道秘术感受到龙头中完全非人的“气”。  

龙气!  

“你学到的地煞之法,一定十分高明.”  

他表情严肃,还下意识压低声音,“这件事千万别外传,真龙之变也尽量少用。”  

小羽叹道:“老师,你觉得我是凭白捡来的仙法?  

这就是我的仙缘,是大仙选中了我啊!”  

外不外传,无所谓,只要别暴露《八九玄功》这个名字就行了说不得传她仙法的大仙,连《八九玄功》名字曝光也不在乎。  

闵神医明白她的意思,表情却有些迟疑。  

“你可知晓,蓟河水府原本是李家的机缘,你其实抢走了清河郡王的仙缘。  

水府里的龙珠和仙法,本该属于他。”  

小羽道:“当初进入仙府时,我完全不晓得什么‘李家天命’。  

不过我从金鲤玉佩中得到真龙神通后,有所明悟,玉佩当归属某个有缘人。  

等进入水府,见到巴蛇大神留下的河神符箓,又有了更多的猜想。  

昨天应该是前天夜里。  

我离开水涡,直接进入黑龙河,遇到了白龙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