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天定姻缘(2/3)
此时进入六道轮回,身上不沾任何因果。
可你若留下,必定与西蜀、与李家,甚至与羽凤仙,结下新的因果。”
李芊樾都没犹豫一瞬,再次磕头叫道:“我愿意留下,求菩萨怜悯。”
这次菩萨稍微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且起来,跟我去山下瞧瞧。”
说是让李芊樾跟着,可菩萨话音刚落,他们一起“移形换影”,直接转场到了拐子山下,河滩边上一处高地。
高地中央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庙宇。
大门上方光秃秃,没有挂书写名字的牌匾,只在门口竖了一块石碑。
此时一夜过去,巳时过半(上午九点左右)。
庙门打开,几位乡民携老扶幼,先在石碑前拜了几拜,才进入庙里烧香拜神。
菩萨直接带着他们进入大门后的内院,飘在半空,凡人毫无所觉。
李芊樾环顾周围的建筑,感觉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
仿佛自己在这儿住了许久,又仿佛人生第一次过来。
还有一种“精魄”被吸引进庙内的冲动。
菩萨道:“拐子山剿鬼之后,李家出钱、村民出工出力,建造了这座庙宇。
庙中的主神位,供奉的就是你。
偏厅则是燃灯佛祖传经羽凤仙的雕像。
乡民感念蜀东豪侠为剿鬼做出的牺牲,四时八节、月初月中,都会来庙里上香祭拜。
六七年的时间里,积累了不少香火。
燃灯佛祖还曾显灵过几次,乡民们越发虔诚。”
菩萨一边说,一边带李芊樾和行者进入偏殿,朝上方的燃灯佛像拜了一拜。
李芊樾和惠岸行者自然跟着下拜。
至于燃灯佛旁边,跪受佛法的羽凤仙,也就李芊樾分心瞥了一眼。
——活灵活现,神韵十足,真像她。
她在心里想。
拜了燃灯佛祖,菩萨才出门进入主殿。
见到自己的泥胚铜皮神像,李芊樾心中的冲动越发明显,她想立即“回家”。
神像才是她真正的家,雒都十三公主府是“活人李芊樾”的家。
菩萨盯着神像道:“你如今只剩一点精魄,算是‘微魂’,而非完全的亡魂。
有我相助,方能进入六道轮回。
若留在人间,必须以‘太阴炼魂’之法重塑魂体。
有了魂体才能再次‘太阴炼形’,成就阴身。”
菩萨偏头看了眼李芊樾,“你是因为羽凤仙一点纯善之念,才从虚无中回归‘入微’。
你和那些已前往轮回之人,从虚无中归来时,都洗净了因果与业力。
此时去投胎,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可若是留下,这尊神像,这座庙宇,立即成为你永世难以割舍的大因果。
你可想好了。”
李芊樾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道:“弟子心意已决,求菩萨成全。”
菩萨道:“此处为梁河滩,你吸收此地之香火,注定与梁河结缘。
诸多因果牵连之下,将来的你,会有一场姻缘。
必须依靠他,你才能修成正道。
我再问你一次,种种因果繁杂难料,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芊樾怔了怔,问道:“我的有缘人是谁?”
菩萨摇头道:“缘来自然知,此时却不可泄露天机。”
李芊樾表情坦言,眼神和语气都很坚定,道:“弟子有报李家与羽凤仙之恩的心思,也依旧有道业未竟的不甘和遗憾。
如若能助我成道,无论他是谁,我都乐意之至,感激不已,又怎么会介意?”
菩萨眼中露出欣赏之色,“你上一世能投胎到李家,并非你前几世积累了多少阴德。
而是你前几世也为求道者。
向道之心甚坚,感动了某位仙长,给了你一次机会。
可惜你本身无德无福,和他的缘分终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太浅太淡。
此时你身处此境,依旧抓住机会,慕道之心毫不动摇,我再不能拒接你。”
菩萨是什么人,岂能看不出李芊樾的心思?
李芊樾不愿去投胎,顶多只有一分原因,是对“李家十三公主”这一身份的执念。
剩下九分,全是因为她遇到了观音菩萨。
如果小羽在这儿,十分能理解李芊樾的选择:特么的,都遇到了观音菩萨,还不赶紧抱住她的大长腿,还去投胎,脑子被门挤了吧?
再投胎一万次,能遇到观音菩萨?
别说观音菩萨,连跟她身边的惠岸行者见一面,都是高不可攀的“奇缘”。
菩萨明白李芊樾的小心思,不仅不介意,还十分欣赏。
读书人说“偷书不算偷”。
修道者会说“对大道的执念和贪念,名叫‘向道之心’,是个十成十的褒义词”。
菩萨伸出纤纤玉指,朝李芊樾一点,一点光明在眉心处一闪即逝。
“我传你《素心神道录》和《太阴化神》的两篇,后者可借助香火愿力先炼神魂,再炼形体。
前者专为女神准备。
等你有了神道之躯,再兼修之。
稍有小成,即可回应信众的祈祷。
掐算占卜、驱神驭鬼、书符治病,乃至降妖伏魔,皆轻而易举。”
李芊樾面露狂喜之色,连连磕头,语声哽咽道:“多谢菩萨恩典,弟子必定苦修大法。凡有所成,只会救苦扶难,弘扬我佛门教义。”
她已经自认为观音之门人、佛教之弟子。
可你若留下,必定与西蜀、与李家,甚至与羽凤仙,结下新的因果。”
李芊樾都没犹豫一瞬,再次磕头叫道:“我愿意留下,求菩萨怜悯。”
这次菩萨稍微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且起来,跟我去山下瞧瞧。”
说是让李芊樾跟着,可菩萨话音刚落,他们一起“移形换影”,直接转场到了拐子山下,河滩边上一处高地。
高地中央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庙宇。
大门上方光秃秃,没有挂书写名字的牌匾,只在门口竖了一块石碑。
此时一夜过去,巳时过半(上午九点左右)。
庙门打开,几位乡民携老扶幼,先在石碑前拜了几拜,才进入庙里烧香拜神。
菩萨直接带着他们进入大门后的内院,飘在半空,凡人毫无所觉。
李芊樾环顾周围的建筑,感觉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
仿佛自己在这儿住了许久,又仿佛人生第一次过来。
还有一种“精魄”被吸引进庙内的冲动。
菩萨道:“拐子山剿鬼之后,李家出钱、村民出工出力,建造了这座庙宇。
庙中的主神位,供奉的就是你。
偏厅则是燃灯佛祖传经羽凤仙的雕像。
乡民感念蜀东豪侠为剿鬼做出的牺牲,四时八节、月初月中,都会来庙里上香祭拜。
六七年的时间里,积累了不少香火。
燃灯佛祖还曾显灵过几次,乡民们越发虔诚。”
菩萨一边说,一边带李芊樾和行者进入偏殿,朝上方的燃灯佛像拜了一拜。
李芊樾和惠岸行者自然跟着下拜。
至于燃灯佛旁边,跪受佛法的羽凤仙,也就李芊樾分心瞥了一眼。
——活灵活现,神韵十足,真像她。
她在心里想。
拜了燃灯佛祖,菩萨才出门进入主殿。
见到自己的泥胚铜皮神像,李芊樾心中的冲动越发明显,她想立即“回家”。
神像才是她真正的家,雒都十三公主府是“活人李芊樾”的家。
菩萨盯着神像道:“你如今只剩一点精魄,算是‘微魂’,而非完全的亡魂。
有我相助,方能进入六道轮回。
若留在人间,必须以‘太阴炼魂’之法重塑魂体。
有了魂体才能再次‘太阴炼形’,成就阴身。”
菩萨偏头看了眼李芊樾,“你是因为羽凤仙一点纯善之念,才从虚无中回归‘入微’。
你和那些已前往轮回之人,从虚无中归来时,都洗净了因果与业力。
此时去投胎,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可若是留下,这尊神像,这座庙宇,立即成为你永世难以割舍的大因果。
你可想好了。”
李芊樾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道:“弟子心意已决,求菩萨成全。”
菩萨道:“此处为梁河滩,你吸收此地之香火,注定与梁河结缘。
诸多因果牵连之下,将来的你,会有一场姻缘。
必须依靠他,你才能修成正道。
我再问你一次,种种因果繁杂难料,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芊樾怔了怔,问道:“我的有缘人是谁?”
菩萨摇头道:“缘来自然知,此时却不可泄露天机。”
李芊樾表情坦言,眼神和语气都很坚定,道:“弟子有报李家与羽凤仙之恩的心思,也依旧有道业未竟的不甘和遗憾。
如若能助我成道,无论他是谁,我都乐意之至,感激不已,又怎么会介意?”
菩萨眼中露出欣赏之色,“你上一世能投胎到李家,并非你前几世积累了多少阴德。
而是你前几世也为求道者。
向道之心甚坚,感动了某位仙长,给了你一次机会。
可惜你本身无德无福,和他的缘分终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太浅太淡。
此时你身处此境,依旧抓住机会,慕道之心毫不动摇,我再不能拒接你。”
菩萨是什么人,岂能看不出李芊樾的心思?
李芊樾不愿去投胎,顶多只有一分原因,是对“李家十三公主”这一身份的执念。
剩下九分,全是因为她遇到了观音菩萨。
如果小羽在这儿,十分能理解李芊樾的选择:特么的,都遇到了观音菩萨,还不赶紧抱住她的大长腿,还去投胎,脑子被门挤了吧?
再投胎一万次,能遇到观音菩萨?
别说观音菩萨,连跟她身边的惠岸行者见一面,都是高不可攀的“奇缘”。
菩萨明白李芊樾的小心思,不仅不介意,还十分欣赏。
读书人说“偷书不算偷”。
修道者会说“对大道的执念和贪念,名叫‘向道之心’,是个十成十的褒义词”。
菩萨伸出纤纤玉指,朝李芊樾一点,一点光明在眉心处一闪即逝。
“我传你《素心神道录》和《太阴化神》的两篇,后者可借助香火愿力先炼神魂,再炼形体。
前者专为女神准备。
等你有了神道之躯,再兼修之。
稍有小成,即可回应信众的祈祷。
掐算占卜、驱神驭鬼、书符治病,乃至降妖伏魔,皆轻而易举。”
李芊樾面露狂喜之色,连连磕头,语声哽咽道:“多谢菩萨恩典,弟子必定苦修大法。凡有所成,只会救苦扶难,弘扬我佛门教义。”
她已经自认为观音之门人、佛教之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