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蓟河水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毒手,“黑鱼龙”往后方一跳,就能回到激流,快速跑路。  

在更加礼貌、以讨取对方的一丁点欢心,与不那么礼貌、却能争取几分活命机会之间,小羽很诚实地选择了保命为先。  

蓟河水府门前静悄悄,连外面的水流声,都听不到。  

倒是有几条食草妖孙,正看着地上的青苔咽口水,声音很响亮。  

等了半刻钟,小羽又喊了一声。  

还是没反应。  

“娘,里面应该没——”  

“别说话!”  

黑金刚刚开口,便被小羽低喝打断。  

又等了半刻钟,小羽再喊。  

如此重复了几十次,等了两天两夜.当然,这里看不到日出日落,分辨不清白天黑夜。  

小羽带着众河妖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军阵队形也没丝毫凌乱。  

“晚辈乌巢禅师之友、燃灯古佛之预备门人、西沙域北荒沙蛮,羽凤仙,被歹人追杀到贵府门前。  

请前辈原谅晚辈的鲁莽,晚辈要推门了。”  

这次多了个沙蛮的身份。  

小羽肯定不是指望这个身份能有什么威慑力。  

“沙蛮”身份是一重保护:大仙,您看,咱一个沙蛮子,不是真的无礼,纯粹是不懂礼数、不晓得规矩,天性粗鲁野蛮,不特意针对谁。  

所以,您大人有大量,若有冒犯,别跟区区一个低贱的沙蛮子一般见识。  

“黑鱼龙”将青龙的残尸扔在地上,五爪撑地,颇有些蹑手蹑脚的样子,小心翼翼来到石门前。  

“轰隆隆”石门很沉重,却被“黑鱼龙”的龙爪轻易推开一道缝隙。  

没有上锁,无论是机械锁,还是神术道法之禁制,都没有。  

与石门相比,门缝很小。可这道门缝,比最强壮河妖的身子都宽。  

“奶奶,我愿为先锋,您继续维持‘黑鱼龙军阵’,我一个人离阵,缩小身形,悄悄进去为你们探查里面的情况。”  

胖孙子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高。  

都没人下令,或者给出暗示,他便主动请缨,要当个不怕死的探路先锋。  

小羽却舍不得折损一个妖孙。  

更别说胖孙子和她相处时间最久,平日又十分听话,她可不愿意让他没啥价值地牺牲。  

“不用了,你们小心戒备,我亲自来探查。”  

小羽也没离开军阵,只是将黑鱼龙的龙头,从门缝里伸进去半个脑袋,用一只眼睛仔细打量。  

当然,她的心之灵眼早已开启。  

确定门后面没有人物移动,没有触动危机灵觉的灵力波动,“黑鱼龙”之头颅,才伸进门缝。  

里面空荡荡,没有建筑,宽超过十里,纵深至少二十里,有一片树木花草在里面自然生长。  

“啊,怎么这么大?外面的山峰都没这么大呀!”胖孙子惊讶道。  

小羽只惊了一下,迅速恢复平静,道:“连‘西八仙’中的淼和尚、太子府的向天师,都擅长‘壶中天’之术。  

此水府存在不知多少万年,其主人必定是上古大能。  

用壶中天之术扩大洞府空间,对大能来说小菜一碟。”  

“轰隆隆!”  

确定门后面没有危险,“黑鱼龙”继续推动石门,直到将半扇门彻底打开。  

小羽回头看了眼众水妖,犹豫再三,道:“先解散军阵吧。”  

门已开启,里面的场景不说历历在目,至少大半区域尽收眼底。  

的确没有人或猛兽。  

继续维持军阵,以体型庞大的黑鱼龙姿态探索水府,反而很不方便。  

“晚辈乌巢禅师之友.”  

小羽没贸然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声音洪亮地自我介绍了一遍。  

半个时辰后,里面没任何反应,她从青龙身上割下一块好肉,带着众河妖,跪在大门口。  

龙肉摆在石阶上。  

“苍天在上,水府之主有灵,如果此水府并非羽凤仙的机缘,请给予弟子警示!”  

小羽在地上硬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河妖心中不解,却依旧学着她,结结实实三个响头,没有迟疑,没人偷奸耍滑。  

好一会儿,什么事也没发生。  

小羽站起身,先往洞府内看了一圈,又离开大门,重新割一块龙肉,走到青苔湿润的平台。  

垒石为台,台上供奉龙肉,她带着众妖,面向外面的无尽激流,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蓟河在前,道祖有灵,如果此水府并非羽凤仙之机缘,请给予弟子启示。”  

激流中也没任何异象出现。  

小羽长长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轻松与愉快的表情。  

“都起来吧,‘老天爷’和‘水府主人’都同意了,这座洞府归咱们啦!”  

黑金刚爬起身,走到她身边,低声问道:“娘,这样真的有效果?”  

小羽道:“老天爷、道祖、水府主人都没意见,还不是效果?”  

——水府如此古老,其内部的壶中天道法还能维持到现在。说明水府主人必定实力强大,是真正的大能八成还活着!  

无论这机缘是不是咱们的,至少要做做样子。  

将来真遇到大能寻麻烦,咱们也有借口:当初我用龙肉祭祀天地,您没反对啊!  

黑金刚不晓得干娘心中的小九九,很单纯地说:“娘若是虔诚询问天地和道祖,应该说‘若此机缘归我,请给出指示’呀!  

有异象出现,才真正证明道祖、苍天、水中之灵、水府之主,都认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