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天意难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她的吉凶祸福,当日如此,今日也如此,对不?”玄隐真人道。  

“真人关心小凤仙的生死?”狗肉道士问道。  

玄隐真人摇头道:“我只关心王爷的仙缘。  

我虽不曾像道兄这般,站在国运的高度,将李家与羽凤仙之因果看得透彻明了,却也确定‘羽凤仙,清水河之誓,王爷的仙缘’,三者之间有因果联系。  

现在我能替王爷占卜命数。  

再请道兄为羽凤仙批命。  

你我对羽凤仙、王爷的命数分析,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就是‘龙宫传承’的真实未来。”  

狗肉道士明白了。  

现在龙宫传承的天命,出现了变数,影响命数的最大两个因素,分别为小凤仙和清河郡王。  

玄隐真人似乎很有把握,可以完整窥探清河郡王的命数。  

如果能结合小凤仙的命数,就能窥探命运之全貌。  

如同两个盲人摸象,一个摸大象前半截,另一个摸大象后半身。两个盲人都说不出大象的真实面貌,可将两者的描述组合起来,基本能还原出大象的真正样子。  

“真人,您的计策非常高明!唯有一点,小道已好些天没见羽凤仙,对迎祥府内幕都不甚了解,掐算不准。”  

玄隐真人有把握窥探清河郡王虚实,他却没窥探不了小凤仙的命数。  

玄隐真人犹豫片刻,道:“我先将观测到的王爷命数说给你听。  

王爷之命数,通过清水河之誓与羽凤仙相连。  

知道了王爷在‘龙宫传承’上的命数,你也能间接了解羽凤仙在‘龙宫传承’上的命数。”  

这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假如张三、李四猜骰子,张三的命运被玄隐知晓,知道张三今晚会大赢特赢,那么李四的命运,也能推断出来:大败亏输。  

关于“龙宫传承”的命数,肯定不是在羽凤仙和李靖宇之间“非此即彼”,但他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而狗肉道士之所以无法窥探小羽的命数,说白了,就是知道的信息太少。  

如果知道的信息够多,连天帝的命数都能轻易推测出来。  

比如,从卷帘大将那儿得到消息,玉帝这两天一直在念叨“好想吃人参果,不如让太白去找镇元子大仙要一颗解解馋”,脑子正常的人都能猜到一个未来:不久的将来,玉帝将派仙官去五庄观索要一枚人参果。  

“小道可以试试,只是能力有限,无法保证结果。”狗肉道士道。  

玄隐真人站起身,看了李靖宇一眼,道:“道兄,我们去内室详谈。”  

狗肉道士和李靖宇都明白,这是要去内室详谈李靖宇的命数。  

李靖宇倒是不紧张,因为他早知道结果:有丢失仙缘的危险。  

玄隐真人肯定不会只说这一句话,也不会说“丢失仙缘”这种大白话。  

他会根据紫微斗数,用专业术语讲述李靖宇的命数。  

足足半个时辰后,狗肉道士和玄隐真人才再次返回外室。  

占卜羽凤仙之命数,却不需要再避开谁。  

为了表示郑重,狗肉道士还焚香沐浴,好一番折腾,才披着干净的道袍,盘坐在蒲团上。  

老实说,他感觉压力有些大。  

玄隐真人太过推心置腹。  

对李靖轩的命数,真的是毫无保留。  

狗肉道士仿佛化身玄隐,亲自为李靖轩批了一次命。  

很不祥。  

李靖宇真的失去了“仙缘”。  

他知道得越多,玄隐真人和李靖宇对他的期待自然也更大。  

可他无法回应他们的期待。  

不是没信心窥探到小凤仙在“上古龙宫”上的命数。  

恰恰相反,他太有信心。  

在玄隐真人详述李靖宇命数前,他已经心血来潮,有了感觉:李家要倒霉。  

果不其然,随着他沉浸先天易数,利用已掌握的全部信息,推算“小凤仙与上古龙宫”,立即得到结果:继承上古龙宫的天命,从李靖宇身上转移到小凤仙身上了!  

——还真是如此!拿了别人的“西沙国运”,岂能没有代价?上古龙宫在地下水脉深处,小凤仙如今正好借地下水脉逃遁,意外碰上.咦,有些不对劲,不是意外,不完全是意外。啊,小凤仙的命数,似乎被人并非修改,而是微调,有大能早就发现这段命运,还在力促这段命运不再被改变有大能者在算计小凤仙,大能的气息似乎有点熟啊——啊啊!!  

“啊——”狗肉道士发出凄厉又短促的惨叫,好大一滩鲜血从喉咙口喷出来。  

接着,他身子向后仰,硬挺挺摔在软榻上。  

玄隐真人面色大变,“怎会如此?”  

李靖宇则是茫然和疑惑居多,“真人,道长这是什么情况?”  

玄隐真人先用藏在宽袖中的右手,快速掐算了一番吉凶祸福。  

没有大凶之兆,也没吉祥之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蒲团边,将狗肉道士搀扶起来。  

又从腰间摸出个小瓷瓶,一脸肉痛地将瓶塞打开,往狗肉道士嘴里倒入一粒青色丹丸。  

“啊,青萝丹!”李靖宇大惊,“真人,这可是用人参果为药引,炼制的返魂仙丹啊,道长又没死,何至于——”  

玄隐真人沉声道:“他快死了,不服用仙丹,必死无疑。现在捡回一条命,寿元也会.”  

不用他继续说下去,李靖宇也看到了。  

“道长的头发在变白!”  

狗肉道士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