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捶打真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哈”曾问道大喝一声,日月双剑齐出。  

一柄针剑骤然放大千百倍,足有一丈长,直接竖在他脸庞前,剑尖朝上,指向一剑刺来的羽凤仙。  

他必须用目光引导飞剑。  

目光所及之处,飞剑精准命中目标。  

若是目光看不见,飞剑的准头就有点“随机”。  

羽凤仙似乎发现了他“瞳中剑”的这一特征,连续两剑,从下方、从头顶,都避开了他的视线。  

尤其是此时,她突然出现在他头顶,要抬起头才能锁定她和她手中之剑。  

可抬头看,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这点时间足够她的剑气命中他的头顶。  

故而他只能放大一柄针剑,无法精准劈中她的巧实剑,就增大攻击范围。  

另一柄针剑也放大成为数丈长的银色缎带,迅速绕着他的身子旋转,形成蛋形的“剑气屏障”。  

一攻一防,十分稳妥。  

“当”  

直插上方的丈长巨剑,果然命中了目标。  

却不是和小羽手中的巧实剑碰上。  

小羽抬起空着的左手,朝着巨大的剑尖屈指一弹,发出剑器碰撞的巨响。  

如果屈指弹一线银光的针剑,她的指骨必定被洞穿,甚至可能削断手指。  

此时针剑变成丈长巨剑,块头增加,力量也分散了,反而被她一指头磕飞并非完全飞出去,剑身向外偏移了方向,完全和她身体错开。  

她右手中的巧实剑,剑气爆发,已然落在曾问道头顶。  

如果他没提前释放剑屏保护自己,这会儿必定身死道消。  

“叮叮当当”  

小羽的剑气、剑刃,陆续落在银色“剑屏”上,仿佛坚不可摧的刀片,丢进了坚不可摧的螺旋桨。  

碰撞连绵不绝,双方的接触之处火星四溅。  

岸上之人看去,像流星一样明亮,也像流星一样极速坠入下方大河里。  

嗯,羽凤仙在上方猛烈攻击,曾问道的剑屏很坚固,可他脚踩虚空,抵不住来自上方的强大冲击力。  

数百种剑意加持在剑骨上,不仅让剑骨锋利、坚硬堪比灵剑(比材质普通的巧实剑都硬),还让她体魄强大无匹。  

曾问道如同一颗流星,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进河水中。  

冰凉河水袭身,曾问道的内心比河水更加冰凉:危险了,中招了,羽凤仙故意的,她极为擅长水战,我的日月双瞳剑却很难在水中施展开。  

他慌忙掐避水诀,同时御剑快速飞窜。  

如同一条被刺激的泥鳅,在水中胡乱游动。  

“轰”泥鳅被巨浪砸飞了。  

流沙剑意之浊浪如山!  

小羽在陆地上的最强物理攻击,是黑风迅疾叠加如山之重。  

狗宝中的“山”字重力,加上黑风的速度。用前世物理学计算,无论动能还是动量,都由速度和重量决定。  

这一招何止十万斤之力?  

不过,在陆地上施展这一招,河阳真仙很容易破解。  

如山之重,太笨重,一旦以黑风迅疾的速度飞起来,几乎无法转向。  

如同马路上的“百吨王”(载重百吨,速度80公里每小时)。  

冲击力肯定强得一塌糊涂,一旦命中目标,对方非死即残。  

奈何河阳真仙的针剑,本就以“巧”胜拙。  

一线银光射过来,她连“拐弯”都做不到,只能硬碰硬。  

她用自己身体和针剑硬碰硬,不是找死吗?  

可一旦进入河水中,情况便大大不一样了。  

河阳真仙失去了“巧”,她却真·如鱼得水,同时兼得“巧”与“速”。  

流沙剑意掀起“如山巨浪”,几乎就在念动之间。  

巨浪中蕴含如山巨力(‘如山之重’小神通),不需要用巧实剑命中河阳真仙,只要他还在巨浪范围内,都要硬生生承受如山之重压。  

“轰,轰”  

“百吨王”不停地撞击“穿铁甲的小泥鳅”。  

小泥鳅很滑溜,好几次都差点直接窜出水面,回到天空。  

可狂暴的巨浪是他的阻碍,却是小羽的助力。  

浪越大,她借力越多,速度越快,如此形成了恐怖的良性循环。  

如山巨浪连绵不绝,一波接着一波,还一波比一波更强,压根没有间隙。  

不等他冒头,立即用山一样重的巨浪当头拍下,然后再一重巨浪.  

连绵不绝的轰击,还巨浪之力叠加,不一会儿,小泥鳅已经沉入了河底泥坑里,再也上不去了。  

“轰隆隆,轰隆隆!”  

小羽是趁他病要他命,绝不可能放松。  

她全力施为,真气浑厚,一点也不吃力。  

“哗啦啦”  

她在水底弄神通,黑河龙两岸的建筑遭了殃。  

河水掀起十多丈高,还一浪接着一浪,朝着两岸拍去。  

“啊,发洪水啦,黑龙河涨潮,发大洪水啦”  

建在岸边的码头,直接被巨浪淹没,木板、木头建筑、小木船,被掀飞,被卷入巨浪中,继续冲上更高处。  

连迎祥府城内,靠近黑龙河的街道,都开始出现积水,积水蔓延,水位快速上升。  

“仙人之战,恐怖如斯”  

李文判飘在半空,看着仿佛煮沸的黑龙河,鬼脸煞白,神情呆滞。  

好似黑龙河成了一条小水沟,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穿着雨靴,不停在水沟里蹦蹦跳跳,水沟里的污水“吧唧吧唧”地往外面溅射。  

“文判大人,很多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