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起风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羽忽略了一件事:陈老鬼身上没有神力波动,可他当初的确名列城隍之位。  

简单来说,当年告老还乡时,大秦天师已经将他的名字写在《封神榜》上。  

故而他能有恃无恐地在天门镇活了十多年,活得潇潇洒洒、不疾不徐。  

即便到了今日,他没生死簿、没城隍神印、没有香火愿力、没城隍神力可他还有一部分天地加持在身上的“土地神权柄”。  

别说在翠屏山,哪怕他去了别的地方,只要在迎祥府境内,照样可以融入大地,与自然环境和谐如一,隐蔽性强,感知力也强。  

而有些事,在小羽不知情的时候,已经发生了。  

毕竟她当街斩杀贺玄,已经是昨日清晨。  

时间倒回到昨天上午,迎祥府、天门镇,全城百姓都在热议“羽凤仙冲冠一怒斩贺玄”的壮举、义举、不顾后果的疯狂之举。  

迎祥府,关家。  

“娘,你听说了吗?沙蛮羽那个小贱人,杀了大秦剑仙贺玄!”  

穿着一身火红骑装的关天凤,“噔噔噔”冲进屋里。  

也不管自家老娘正在和几位管家商量新年节礼、宴席之事,直接在堂屋门口大声叫嚷起来。  

温丹霞本就威严的俏脸上露出凌厉之色,对女儿喝道:“大呼小叫,不成体统,给我滚出去。”  

关天凤没有滚出去。  

倒是几位管家低眉顺眼,手脚麻利地收起账簿、算盘等物。唯唯诺诺说了句“二夫人,我们下去再计算一遍,稍后汇报给您”,便快步退出堂屋。  

屋里的大丫鬟、屋外的洒扫丫鬟婆子,也都跟着离开院子,还帮忙把门带上。  

“娘,你不能只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外面都传开了,沙蛮羽重铸了剑骨!”关天凤表情似是兴奋又有不甘和愤怒。  

温丹霞倒是沉着冷静,淡淡道:“你听谁说,羽凤仙重铸了剑骨?”  

“是沙蛮羽,不是羽凤仙!”关天凤提高音量,纠正道。  

“羽凤仙不就是沙蛮羽?”温丹霞道。  

关天凤酷似母亲的艳丽脸蛋,变得扭曲狰狞,声音中充满恨意。  

“迎祥府只有一只‘凤’,那就是我关天凤!”  

温丹霞平静地说:“我明白,在羽凤仙来天门镇前,你在迎祥府风光无限,所有少年都敬重你、围着你、吹捧你。  

可羽凤仙响亮的名声,是因为义薄云天、有勇有谋。  

和混迹蜀东贵公子小姐圈子里的你,没有任何冲突。”  

关天凤漂亮的丹凤眼像是在冒火,声音尖锐道:“母亲何故自欺欺人?  

因为沙蛮羽,多少人在见到我们时,用异样的目光看我们;背着我们时,更是用异样的语调谈论我们关家,谈论我们母女?  

而且,龙头镇挖沙蛮羽剑骨失败后,老祖宗一直让我们对她退避三舍。  

凡是有沙蛮羽在,我们都不要靠近,不能见她,不能出现在有她的地方。  

我们活得像只老鼠。  

我就想问了,到底谁才是低贱的沙蛮子,谁才是尊贵的关府大小姐?”  

清河郡王曾评价关城隍:一生唯谨慎。  

很精准。  

关城隍的确十分谨慎。  

他说要彻底斩断关家和沙蛮羽的联系,不仅解除沙蛮羽关家养女的身份,他甚至叮嘱关家人,不要和沙蛮羽再有任何接触。  

连碰面、说话都不行。  

故而在小羽来到天门镇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见到过关家活人。  

呃,关家鬼神不算,几乎天天见。  

当然,她没见到过关家大房二房的主人,也有其它原因。  

温丹霞听到女儿的叫喊,心里也感同身受地憋屈,但她的城府肯定比十四五岁的小丫头深。  

“老祖宗虽有过吩咐,但我们并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前段时间,我们全家人都在雒都。”  

在千手盗圣偷走八卦天师符,逃往迎祥府之后,清河郡王为了逼迫关城隍站队——帮他们搜捕千手盗圣,而非磨洋工(怕得罪西八仙)——特意让蜀王下旨,让关文龙、温丹霞带着大房二房的关家人前往雒都。  

清河郡王的意思是:雒都失去八卦天师符保护,若有大妖来袭,你关家人将和雒都共存亡,所以你用点心,尽快将千手盗圣找出来,别想着不得罪死“西八仙”。  

在十一月份,蜀王寿诞结束,关文龙、温丹霞才带着关家人回到家乡。  

关文龙因为双腿残疾,还辞去了西蜀官职。  

这小半年,关家的日子的确过得比较压抑,甚至有点凄风苦雨。  

“娘,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你只需要知道三件事,首先,沙蛮羽重铸了剑骨!  

还是用王家仙气铸就的仙骨。  

贺玄可是拥有剑仙的仙气,依旧砍不断她的剑骨。  

甚至贺玄爆发他师傅藏在他体内的‘剑仙杀招’,也仅仅在沙蛮羽身上留下皮外伤。  

她激发剑骨,身体如同一柄利剑,以身之剑,对抗剑仙的‘以身藏剑’,她完胜,贺玄和他的剑仙师父完败。  

沙蛮羽的剑骨完美无瑕、潜力无限,比真正的天生仙骨都强大。  

其次,沙蛮羽即将离开天门镇,她也要去大秦谋取大前程。”  

说这句话时,关天凤表情变得很复杂、也更加扭曲。  

因为她下意识想到已去大秦谋取大前程的“二叔父亲”关虎臣。  

现在别说关家人,迎祥府、雒都的老百姓,也知晓她老娘偷人,关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