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三条出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神锏太保面不改色,声音中也没半点发虚,道:“道士,劳烦你暂避片刻,某有私密话要跟羽凤仙说。”  

老道士行了个礼,老老实实退了出去。  

“羽凤仙,某的确在等你。但在等你的同时,也在等待朝廷的回复。”  

神锏太保解释道:“你当明白,跑门路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只跑一家。  

早在一个多月前,太尉府便下达了关于你的安排。  

安排是.没什么安排。  

故而某得继续为你奔波。  

某去找了李斯丞相的门客叔孙通,叔孙通答应向李丞相进言。  

某还去找了诸位王子和公主。  

人皇留下了数十位子女,某拜访了其中一小半。  

这要花费不少时间。  

后来某还给大卵.咳咳,给太后男宠嫪毐,递了一份正阳宫灵官的名帖。”  

说到这儿,神锏太保心里那点儿虚,已全部被理直气壮填满,声音比先前更洪亮了些。  

“你说说看,这么多人,怎么可能立即得到答复?  

这么多人的答复,岂能一模一样?  

某现在是在帮你造势呢!  

等你名气上来了,说不得能得到皇子殿下的赏识,直接入宫当了皇子的门客。”  

小羽真有点被他唬住了,心里的怨气消散了大半,换上了怀疑和一点点的感动。  

“这么说,我人没到大秦,却已经名满咸阳城?”  

神锏太保摇了摇头,“咸阳城跑门路的官员、名流那么多,你顶多算其中一个,怎么名满咸阳城?”  

小羽道:“太保,你四处推介我的时候,都没宣传我的光辉事迹?”  

“你有什么光辉事迹?你的事在西蜀算大事,放在大秦,没人关心。”太保道。  

小羽正色道:“秦人不关心西蜀,难道都是没见识的蠢货,不晓得一晚上超度百万阴兵是什么概念?  

不明白‘妖蝉—金蝉子—如来佛祖’这条关系链的含金量?”  

“你什么时候超度百万阴兵了?”太保瞪大铜铃般的眼睛,“算上鬼王鬼将,拐子山拢共才十万阴兵。”  

小羽道:“别以为我不懂上邦的军事常识。三五万人的主力,配上十来万的民夫,都可以号称‘八十万大军’。  

拐子山阴兵十万,都是实打实的野战主力,甚至多是精锐铁骑,号称‘百万’有什么问题?”  

太保摆手道:“鬼扯!我中华上邦,从来没有这种虚夸自身武力的战争常识,有多少将士就直接说多少将士,过度吹嘘只能让敌人耻笑。”  

——难道时间太古早,此时的“古人”依旧纯良,“八十万大军”还没流行起来?  

小羽这辈子还没去过中华,见太保信誓旦旦,自己有些不确定了。  

“即便只十万阴兵,还不够震惊咸阳人?我不信中华之地常有超度十万阴兵的事。”  

神锏太保道:“中华之地,能人辈出,压根不会酿成阴兵灭城之祸。  

早在阴兵诞生之初,就会有仙人将那块阴间福地封印,与世隔绝。  

或者酆都派遣鬼王鬼帝,带领酆都阴兵,直接将他们降服、收编。”  

“所以我的事迹更能震撼人心啊!”小羽道。  

神锏太保不耐烦道:“某是太一道灵官,不是你养的门人说客,哪有时间去帮你扬名立万?”  

上邦之人面对外邦蛮夷时,有天生的优越和骄傲。  

咸阳百姓更是见惯了大场面、大事件。  

外邦100分的英雄人物,到了上邦,能剩下10分的名气和尊重,都算不错了。  

羽凤仙本人没去咸阳,也不是100分的英雄人物。  

怎么可能只凭几句吹嘘之言,便名震咸阳城?  

“唉,我所求者,非是扬名立万。扬名只是手段,凭名声赚取一个好的差事,才是我真正期望的结果。”小羽叹了口气,问道:“既然太保到处找人托关系,现在可有什么结果?”  

神锏太保问道:“你希望有什么结果?”  

他虽然没撒谎,这段日子找了不少当朝权贵,但结果并不怎么好。  

若有个好结果,他早来天门镇见羽凤仙了。  

何至于今天被她用请神法请过来?  

小羽道:“我的期望,太保还不晓得?  

我现在得罪了金蝉子,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生活、修炼,慢慢成长。  

如果可能,最好能加入太乙玄门,得到真仙的悉心教导。”  

神锏太保沉吟道:“你该明白,即便去了南瞻部洲,进入大秦境内,妖蝉依旧可以杀你。  

因为你人生地不熟,他杀你还更容易一些。  

故而你若要指望大秦朝廷躲避杀身之祸,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进入咸阳宫!  

可以入宫服侍太后,也可以成为某位皇子的门客。  

某帮你谋划的前程,主要就是在某个皇子府邸任职。  

第二条路,进入军中。  

成为一位大将军的扈从,有大将军和军队保护,金蝉子本人都不敢肆意妄为。  

这对别人比较简单,对你却很难,因为你是个姑娘。  

军中皆为男人,不收女人,除非是营妓.我大秦军纪森严,并没采用齐地的营妓制度。  

但某的意思,你应该明白。  

大秦没有女将,没有女兵。即便公主府的侍卫,也为男性。  

不过,凡人女性羸弱,女性武者可以比同境界的男性武者更强大。  

此乃事实,人皇和诸将,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