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建祠立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算上“仙人”,蜀东武林大会共有五百六十多位奇侠加入剿鬼军,活着返回天门镇者不足三分之一。  

伤势重的还在城里养伤,没受伤或伤势较轻的,已开始陆陆续续离开。  

比如和小羽关系不错的问道观澄心道士。  

澄心道士擅长符箓之道,不怎么能打,没进入拐子山鬼国,留在营寨绘制符阵。  

他没受伤,得知小羽超度余下阴兵的第二天,便麻衣麻鞋,左手拂尘右手渔鼓,贴上神行马甲,孤身一人,飘然远去。  

都没给别人送行的机会。  

很多蜀东奇侠和他一样,都不是天门镇本地人。  

剿鬼结束自然要回到老家,或者继续云游四方。  

除了悄然而去的,每一批蜀东奇侠离城,都有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  

小羽如今名声响亮,在剿鬼行动中功劳第一,隐约有了“无冕之盟主”威望,自然也得到邀请。  

为一起战斗过的蜀东奇侠送行,她很乐意,没半点勉强。从城门口一路送到三里亭,喝几杯酒,送出去几句祝福,道一声“江湖路远,有缘再会”。  

对伤残者,她还会添加一份程仪.虽然他们大概不差那点银子。  

李家豪掷千金,拿出五十万两黄金安顿死者家属、奖励生还者。  

小羽也有赏金,她没要。  

伤势不那么重的蜀东奇侠,基本也没拿李家的赏钱。  

他们不拿,重伤者、死者家属,就能多拿点。  

不过送程仪是礼仪,聊表心意。  

即便是伤残的奇侠,也不会指望那点银子过活。  

作为武林大会发起人,李仙芝本来也该出面为众豪侠送行。  

他没露面,是因为他这几天一直在忙李芊樾的事。  

多数时候,他人都不在天门镇。  

蜀东奇侠了解十三公主的事,甚至前几天还返回拐子山阴间福地,帮忙寻找过。  

如今世子无法出面为他们送行,蜀东奇侠都能理解。  

李仙芝没亲自出面为大家送行,不代表他没关注这件事。  

事实上,程祭酒就是送行队伍的组织者。  

今日和往常一样,程祭酒和小羽一起出城,送走奇侠又一起返程。  

直到听见西市有人吵架,吵架之人还是大名鼎鼎的小梁河东街胡掌柜,小羽自然要去吃瓜,程祭酒刚看着她挤进人群,转头便被自家主子叫住。  

得知李仙芝、赤鸠罗要找小凤仙,程祭酒下意识伸手指向人群,“羽小姐就在那!我去叫她。”  

结果找了几圈,恁是没见到人。  

当小羽从程祭酒边上走出来时,不仅程祭酒和附近民众被吓了一跳,李仙芝和赤鸠罗更觉骇然。  

蔡家绸缎铺的老板正在和老丈人吵架。  

这在市井中并不算稀奇,能吸引一些吃瓜群众,却不至于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事实上周围停下脚步看热闹的群众,总数都没超过五十个。  

小羽就是五十人之一。  

再区分男女、老少,和她年龄相近的小姑娘,都不到十个。  

可程祭酒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没找到人。  

周围吃瓜群众边上就站着一个羽凤仙,也没认出人来。  

哪怕被程祭酒提醒,他们也一脸疑惑,觉得自己刚才一直没见过羽凤仙。  

李仙芝和赤鸠罗对绸缎铺门口的翁婿吵架不感兴趣。  

人虽站在边上没动,目光却一直跟随程祭酒,在人群中来回扫视,结果还是没认出羽凤仙。  

如果羽凤仙使用了潜行隐踪的手段,借助人群和建筑遮掩自己,他们勉强能接受(其实还是不太能接受)。  

可她就站在那,没有隐匿身形,直接进入他们眼帘。  

更扯淡的是她甚至没怎么伪装形貌,依旧和原来一样的衣着打扮李仙芝感觉她今天比往日朴素了些。  

往日她即便不穿金戴银,衣裙也不华丽,衣服布料却是一等一的好料子。  

好料子不是为了好看,是穿着舒服。  

今天她身上的青色布裙,只是最普通的蜀锦。  

蜀锦肯定比村民穿的粗麻布要好不少,但天门镇居民比较富裕,穿蜀锦的市民大街上随处可见。  

“什么村姑剑法?”李仙芝忍不住问道。  

“一种类似九花剑,神韵却是村姑的剑法,算是之前《普花剑》的进阶。  

村姑剑也只是方便你们理解,它真正的名字却是《清水浣花剑》——清水河边洗花姑娘,也即是我,创造的剑法。”  

小羽认真解释一句,朝周围民众含笑示意,又回头看了眼绸缎铺前的胡掌柜,离开人群,到世子和大师跟前,轻声问候道:“大师,你伤势痊愈了?可喜可贺。”  

接着她又往外走了两步,等他们跟着离开,才又问道:“世子,你找我有急事?可是万寿山五庄观的清风老祖师来了?”  

李仙芝左右看了看,指着不远处的挂着“香满楼”牌匾的茶坊,道:“我们进去说。”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茶楼二楼,选了个靠窗又偏角落的桌子坐下。  

“清风老祖师何时到来、会不会亲自过来,我都不确定。这次找你也不是为了老祖师。”李仙芝道。  

小羽道:“上次世子说过两天清风祖师可能会下山,这都多少‘两天’了?”  

李仙芝也面露不解之色,道:“不瞒你说,我也在疑惑。  

我早做好了接待老祖师的准备。  

前几天还去信到雒都问过我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