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法能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口中的“运气”,并非斩杀赤灵子靠运气。  

而是幸运地提前研究透彻精怪之躯,从而有实力突袭斩杀赤灵子。  

这种“运气”更适合用“命硬”代替。  

“赤灵子不找别人,偏偏找我,这算什么运气?现在赤灵子死了,可他还有五个挚爱亲朋呢。”  

小羽眼巴巴看着老和尚,手掌托着血珠,道:“现在就指望它能帮我尽快提升实力了。”赤鸠罗道:“虽然赤灵子用极为歹毒的邪法结出这粒妖丹,但妖丹本身是性命相交的‘大宝’,灵气非常纯粹。  

正常情况下,武者可以直接吸收。  

单凭这一粒血丹,能让天赋平平的普通武者凝结气丹,直达人仙境界。  

你难道不能吸收?”  

小羽道:“对普通武者来说可能非常纯粹,可相对我的纯阳内力,它还是不够纯。”  

武者将可以将煞气或罡气融入自身真元,小羽内力距离纯阳仙气有无穷远,但融入纯阳煞气后,勉强也能称之为“纯阳内力”。  

也因为内力另类纯阳,才吃不了血枣、鹿肉,也不能直接吸收妖丹灵气。  

妖丹灵气很纯,可对纯阳真仙来说,它就是一坨腌臜之物。  

“能不能用纯阳内力净化妖丹?”赤鸠罗问道。  

“怎么净化?纯阳内力碰到妖丹灵气,犹如烈焰灼烧冰水,滋滋作响,反应激烈。”小羽道。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吸收。  

直接用《太极长春功》吸收,会和纯阳内力起冲突,  

若是用刚学会的《血灵经》吸收,可以直接融入血脉,提炼出“鲜血灵力”。  

也即是正常情况下,用《血灵经》抽取活人鲜血提炼出来的灵力。  

这种灵力能不能称为“仙力”,小羽不确定,但它的确和仙武内力(真元)有差别——“灵性”的浓度更高。  

可这么一来,等于她在直接修炼《血灵经》。  

如果给她一万颗血丹,修炼《血灵经》也行。  

反正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她用血丹修炼,不杀人害命即可。  

奈何赤灵子只一枚妖丹,《血灵经》练到一半,妖丹没了,咋整?  

她肯定不会被一门功法胁迫,而改变初衷去杀人取血。  

要么半途而废,彻底放弃;要么尝试将《血灵经》修炼出来的“鲜血灵力”转化为普通内力.又回到最初的路子。  

与其那时候费力折腾,不如现在找老和尚打探佛教的纯化“鲜血灵力”的方法。  

“贫僧远没到纯阳境界,无法将这枚血丹净化到符合你要求的程度”  

老和尚犹豫了一会儿,接着道:“不过贫僧认识一位丹道高人,或许能将这枚血丹炼成一炉丹药。只是炼丹的报酬有些高.”  

“要多少银子?”小羽问道。  

老和尚吞吞吐吐道:“不要银子,大概要所炼之丹的八成”  

“八成?这是抢劫啊!”小羽叫了起来。  

老和尚苦笑道:“倒也不至于.炼丹讲究君臣佐使,要配合这粒血丹,丹师得准备很多灵药仙宝。  

而且炼丹有一定概率失败。  

若是炸了炉,你和丹师都要血本无归。  

那时别说两成,什么也得不到。”  

“那算了。”小羽将血丹收了起来,又从腰间荷包里掏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牌,道:“大师,你看看这东西。”  

老和尚接过玉佩仔细感知片刻,惊讶道:“这是在赤灵子身上找到的?里面拘束了好多少女的阴魂。  

造孽,真是造孽!  

都是从活人身上硬生生抽取的生魂,好浓的怨气。  

好多姑娘都被折磨得魂魄失去了灵性,麻木呆滞,即将气散神消。  

唉,他犯在你手里还真一点也不冤,燃灯佛祖在借你的手惩罚邪魔。”  

小羽很乐意看到老和尚对赤灵子之死的态度:该死!  

但他的表述方式,让她嘴角微微抽搐:我这个人,我这一身功夫,跟燃灯佛祖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大师,你能送她们重入轮回吗?”  

老和尚毫不迟疑,点头道:“当然,贫僧现在就帮她们脱离苦海。”  

说着便把玉牌放在身前,左手快速拨动佛珠,右手竖在胸前,嘴里大声诵念佛经。  

并没有奇迹之力(佛力)从他身上涌现,但玉牌像是打开了一扇门户,一个个灰影从玉牌中涌出来。  

她们灰蒙蒙,像一片雾气,肉眼看不清人形。  

小羽以“心之灵眼”才能看清鬼道中她们的真面目。  

她们中大多数呆滞得不像个“活鬼”,没有灵性。  

小羽还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嫦娥仙子。  

嫦娥仙子有灵性,还趴在地上,向她与老和尚连连叩拜。  

随着老和尚诵经,一扇淡金色门户在鬼道中开启,有佛光与禅唱之音从门后面透出,呆滞之鬼沐浴佛光、聆听到佛音,眼神渐渐灵动,脸上露出痛苦、憎恨、欢喜、感激等复杂感情。  

“去吧,去吧!”老和尚轻轻挥手,众少女之魂一起下拜,既拜老和尚,也拜小羽,拜过之后,都飘进鬼道里的金色光门,消失不见。  

等众女消失,光门也慢慢暗淡,最终彻底消散。  

小羽好奇道:“刚刚大师似乎没有用到什么佛教神通。”  

老和尚道:“不需要神通,只要诵念燃灯佛祖的‘度亡经’即可。”  

“可我看到有金色门户打开,佛光与佛音从门户后面透出,只念经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