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城隍神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避开她的视线,低头抿了一口茶,淡淡道:“你侄儿沙蛋,已过流沙河,正和一群‘潜龙’乘坐马车赶往咸阳。  

不是针对谁,规矩如此。  

哪怕我很不耐烦,很想立即回咸阳,也必须耐心带他们穿越蜀国,横渡流沙河。  

要说他们将来能对大秦做多大贡献.反正我是没指望过。  

但必须要做,大秦制度如此、规矩如此。  

大秦重军功,也重律法、重规矩。  

唉,若未来某一天你去了大秦,见识过我大秦的律法,或许能更明白我这番话.”  

直接斩杀潜龙或天生宿慧的异族领袖,干脆简单,但副作用太大。  

他怀疑人皇的猝死,也可能与近些年的激进国策有关。  

遭了反噬。  

天老爷,真的存在!  

潜龙皆为“天之子”。  

宿慧者更受天眷。  

养起来,养到死,虽费功夫时间,却副作用最低,甚至能变废为宝,收获一定好处。  

做出对大秦最有利的选择,便是规矩。  

随着时间流逝,规矩又逐渐演变成铁一般的法律。  

大秦的律法,他和烈阳侯也不能违背哪怕现在人皇政驾崩。  

小羽沉默片刻,问道:“如果在封神榜上写上我的名字,会发生什么事?”  

青松道童道:“写上你的名字后,会有地府鬼使对你的生平进行考核。  

如果你是恶人,你将无法成为城隍。  

当然,有封神榜保驾护航,考核不会太过严苛。  

确定你不是丧心病狂之人,且智力正常,能处理城隍事务,就算合格。  

如果你真的丧心病狂、为非作歹,我会提前建议你放弃城隍之位。  

因为成为城隍只是开始。  

你会受地府鬼吏监督,一旦犯了错,封神榜册封的城隍照样会被废黜。”  

“封神榜对我有什么约束吗?”小羽问道。  

“当然有约束,不然你以为这些城隍空缺是怎么来的?”  

青松道童讥讽一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食我大秦神俸,得永远忠于我大秦。”  

小羽眸光一闪,好奇道:“地府会允许合格的城隍被随意废黜?”  

“别说封神榜上的城隍,天宫地府册封的城隍,若敢冒犯人皇的威严,照样一旨废之。”青松声音铿锵有力,脸上满是自豪与傲气。  

人皇管不了天,但可以管地、管人。  

凡是要在人间传法、传道、传播信仰的神仙佛陀,都会受到约束。  

小羽道:“我不想当城隍,能不能等我寿终正寝,安排我去天上做神仙?哪怕做个弼马温也行。”  

青松道童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果然是个蛮子,对朝堂事务一无所知。  

弼马温怎么说也算一司之主官。  

哪怕是名录天籍的天仙,若无金仙之姿,能谋取一份实缺,都算玉帝开恩、三清保佑。”  

“好吧,我无知,不做弼马温,当个天兵小将总成吧?”小羽道。  

青松道童沉吟道:“此封神榜只能封幽冥鬼神,不能封天上神仙也不是不能封,强行册封的话,可能你刚抵达天宫没两天,就被上神寻个错处,直接推上斩神台给剐了。”  

“直接剐了?”小羽惊呼,“天朝和天庭关系这么差?”  

“这不是你该知道的!”青松瞥了她一眼,又道:“你也不要把天宫想得太美好,哪怕是县城隍,也比很多神仙要自在逍遥。”  

——只能封鬼神,算什么封神榜!  

小羽心里又把“大秦封神榜”看低了几分,问道:“我若活得时间太长,会不会影响城隍工作?我看天门镇的关城隍,平日里似乎很忙。”  

青松道童瞪了她一眼,“说什么蠢话,你一个小小城隍,还敢让地府等你,你脸很大?  

一旦把你名字写上封神榜,今晚就有鬼神来勾你的魂。  

明早红袖坊为你办丧事,后天鬼神教授你城隍基础技能和职能。  

等过些天,东方钦差西渡而来,代表人皇在西蜀雒都登台封神,你们就可以上任了。”  

“啊,直接死掉?”小羽大失所望。  

如果城隍神位能一直保留,作为一个小保底,哪怕受“封神榜”约束,勉强也能接受。  

可直接放弃这辈子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呢!  

青松道:“我先前说送你大前程,帮你脱离烟花之地,也不枉咱俩交情一场。  

你不立即死掉,怎么摆脱这肮脏之地?  

作为活人,蜀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你离开。  

等你死了,还受封为城隍,受限于异国他乡,即便你心念沙丘,妄图带领沙蛮东山再起,也没用了。”  

“我是老秦精魂!宁恋大秦一捻土,不爱沙丘万两金,可我不想死啊!”小羽叫道。  

“凡人终有一死。”  

“我现在还没活够!在沙丘时,我心心念念外面的繁华世界,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一点也不想轻生。”小羽道。  

“鬼神也能继续生活。”青松道童道。  

——受封神榜约束,被你这样的贼道士随便驱使拿捏,又同时受地府监督,八成天宫也能随意驱策呵斥。  

当真是天管、地管、人管,处处受限。  

以咱随性散漫的性格,可以伪装一时,可以飙演技,陪你们演一场、两场大戏,可万万做不来真·奴才啊!  

到时候早晚憋不住,要浪起来、要搞事,最终被废除神位,算是白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