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巴蛇大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嘘,别叫,别乱扔东西。”她压低声音使劲喊道。  

呃,很矛盾,既担心下面妖王注意到自己,又希望所有人听到她的提醒。  

“都闭嘴,不要再扔火把!”  

有人和她一样的想法,是烈阳侯。  

他站在铁索桥对面,看不清表情,声音很冷,手中握着方天画戟,身上散发一股凝重的气息。  

烈阳侯比小羽有威信,声音也远比她响亮。  

桥上、桥两岸的军民,都安静下来。  

可下方化龙江中的巨物,似乎同样听到了桥面的叫喊。  

它停了下来,不再向前游走。  

“哗啦啦~~~”  

即便距离江面近千米的高度,两岸军民也听到激烈的水花爆开声。  

甚至有靠得近的人,脸上溅到了江水。  

小羽衣服便湿了一大块。  

只是转个身,抬起头,浪花便溅起千米之高。  

“啊,它上来啦,它在抬头看我们,天呐,是,是黑龙!”  

黑色带着暗红的鳞甲,两盏塔灯似的金色竖瞳,只露出半个脑壳,就像一块浮出水面的小岛。  

“不是黑龙,是巴蛇!它是巴蛇大神啊!”有本地军民激动叫喊起来。  

一边叫,一边双膝跪地,不停向下方巨蛇五体投地大拜。  

“巴蛇大神显灵啦!”  

“巴蛇大神保佑,保佑我媳妇来年生个大胖小子。”  

“巴蛇大神啊,请庇佑两岸的子民,别再让我们遭受兵乱之灾啦!”  

“巴蛇大神,我吴家每年都要向化龙江投放牲畜祭祀您,您要保佑我吴老三早点摆脱阳痿之症啊!”  

除了统一的称呼,巴蛇大神,其它叫喊五花八门,祈祷什么的都有。  

也有很多人不祈求什么,只激动叫喊“巴蛇大神”。  

见到他们的反应,小羽反而松了一口气。  

既然有这么多信众,这蛇妖应该不会当众行凶。  

“哗啦啦~~~”巴蛇没理睬众军民,塔灯似的巨大蛇瞳只往烈阳侯的方向瞥了一下,便缓缓沉入水底,继续往前游。  

“巴蛇大神走啦~~~”叫声中有一点点惋惜,但更多还是轻松。  

“哗啦啦~~~”忽然,巴蛇大神又一个急刹车,猛地在江底停下,却没抬头,反而沉入更深。  

站在悬崖上,都看不清巴蛇头部在水面留下的黑影了。  

“轰隆隆!”  

巴蛇大神似乎从河底挖出什么东西,它猛地抬头,带起大量的泥沙,让江水变得异常浑浊。  

“咦......”小羽眉头微皱,隐约生出一种奇怪的感应,仿佛有什么与她关联颇深的东西,被巴蛇大神含在嘴里。  

“啊,是我的影神图!”  

她灵光一闪,终于想起带给自己奇怪感应的东西。  

每当虎臣打开盒子时,她都会对带有自己部分魂魄残片的影神图,产生奇怪的感应。  

和此时的感应一模一样。  

再想到大洪水已经将飞仙渡附近的一切都冲进化龙江......  

可蛇妖要她的影神图做什么?  

“恭送巴蛇大神!”本地军民们又跪地叫喊起来。  

“忠叔,问你个事儿,我的影神图,义父放在哪?”小羽表情凝重道。  

“应该在客栈吧,老爷的客房里,现在......”  

关忠伸头往化龙江看了一眼,叹息道:“现在肯定冲进河里了。不过人皇已死......”  

后面的话他没继续说下去。  

到现在他们都没搞明白烈阳侯怒杀虎臣的原因。  

高先觉去客栈取影神图,也悄无声息,没惊动别人。  

现在小羽还以为影神图从客栈冲入化龙江。  

其实影神图早进了烈阳侯帅帐。  

只不过八仙射日,烈阳侯无法顾全所有。  

除了影神图,他自己也丢失了不少贵重之物。  

......  

“嘿,李二蛋,还记得我不?”  

小羽在铺设木板的军民中找到一位熟人。  

化龙关的卫兵李二蛋。  

前几天,小羽初到飞仙渡时,曾去对岸的化龙关逛了一圈,跟李二蛋打听了一些“秦员外”的消息。  

“啊,是羽小姐,我之前还担心您呢!见到您没事,真的太好啦!”李二蛋激动叫道。  

“我运气不错。”  

看到他脸上的真诚欢喜,小羽有点感动,又问:“刚刚那个巴蛇大神,你熟悉不?”  

李二蛋放下手中木板,抠着后脑勺,迟疑道:“小时候,我就听村里老人讲巴蛇大神的故事,在我们泽县外的化龙江边,还有巴蛇大神庙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国君带着千千万万的臣民,跨越十万里,从中华蜀地迁徙到现今的西蜀,随身带了很多家乡的种子和牲畜。  

其中还有一条巴蛇。  

国君生前一直将巴蛇养在宫里,在去世前,将巴蛇放到黑龙河。  

黑龙河、化龙江、飞仙渡,都与巴蛇大神有关。”  

说着他开始用奇怪的古蜀国腔调,唱道:“黑龙河里有黑蛇,黑蛇化龙入大江。一朝登临飞仙渡,进入天宫做仙王。”  

内容通俗易懂,唱得悠长婉转,听着有一种苍凉感。  

随着李二蛋的声音,小羽仿佛看到一个迟暮的老人,在河边轻轻拍打巨蛇的脑袋,嘴里哼唱最后的祝福。  

“住在化龙江附近的人,好像都会唱这四句歌谣。”李二蛋道。  

“不止是化龙江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