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埋路边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神”则是第五重境界。  

桂生挨了虎啸刀没死透,身上沾染虎啸刀的“气息”,而当时小羽又是以魂魄施展虎啸刀,所以今天触碰到桂生的尸骸,她会隐约产生一种奇异的感应。  

“唉,你少年夭折,还曝尸荒野,确实可怜。”  

小羽拔出龙吻短剑,转头四顾,想在竹林外刨出个土坑。  

又看到远处营寨快要建好。  

“我没时间挖坑了,你将就一下,住石头房子也是蛮不错的。”  

她将桂生的断骨堆在一起,刚要寻石头将它埋起来,又瞥见边上另一个骷髅。  

“算你走运,你也有石屋遮风挡雨了......咦!”  

小羽用棍子撬那个还粘着部分尸泥的骷髅,竟一下子没撬动。  

她再砍一根竹竿,将附近的枯树叶、烂泥巴拨开,才发现一条小拇指粗的竹子根,钻进来骷髅的眼眶,将它固定在那了。  

这下龙吻发挥了作用。  

一剑砍断竹子根,用棍子将骷髅夹起来,把里面的烂泥、杂草、竹根都抖出来,才抛到桂生身边。  

将两具尸体堆在一起后,小羽找来几块大石头,将骸骨围在中心,又在上面覆盖石块和泥土,便拍拍双手扬长而去。  

......  

“伱做什么去了?”在营地门口,虎臣很大声地喊道。  

小羽被突如其来的响亮叫声吓了一跳。  

“义父,羽儿在山坡上放马,见到坑里有白骨,觉得它可怜,就捡起来将它埋了,所以耽搁到现在。”  

虽然不晓得虎臣发什么疯、叫这么大声,可她晓得他有千里眼,而且埋骷髅也不算什么大事,就老老实实说了出来。  

关忠这会儿正从营内走出来,准备引领两位主子去各自的帐篷。  

听到小羽的话,他也变得很奇怪,一脸惊诧、声音洪亮,道:“羽小姐,你路遇白骨,将其掩埋了?”2  

小羽摸不着头脑。  

难道遇骨掩埋也是容易惹物议的事?  

——那你们叫这么大声、生怕别人不晓得,是在干什么?1  

小羽刚踟蹰着,准备向虎臣道歉,并承诺今后再也不敢了。  

前面的营地传出一片赞叹声。  

“不愧是关家小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德行。”  

“是啊,常言道,阴功莫大于活生,其次在于安鬼神。白骨露于野,掩埋使安之,大德也!”  

“唉,关家世代荣华显贵,不是没有道理的,子孙积德,家有余庆啊!”  

听到众人的赞叹,再对上他们欣赏与尊敬的眼神,小羽若有所悟。  

不过,夸赞她“有德”的,都是穿棕色牛皮甲的西沙戍卫。  

鹿野卫铁甲骑士也在周围观望,却都沉默着没说话,  

有的人还表情奇怪,眼神怀疑地在小羽和“关老鸭”之间来回扫视。  

他们怀疑这是关家父女在演戏赚名望。  

“羽儿,你做得很好,没忘记为父的教导。”  

虎臣轻捻胡须,微笑颔首,然后当先朝营寨内走去。  

小羽默默跟在他身后。  

“在深受礼仪教化的天朝上邦,修桥铺路、施斋济贫,埋路边骨、送穷人棺,是最受人们赞许的德行。”  

进入营帐后,虎臣脸上的欣慰笑容渐渐淡去,语气还逐渐肃沉。  

“义父,羽儿真没别的想法,只是偶遇白骨,心有所感。”  

顿了顿,小羽还补充道:“即便在沙丘时,条件允许的话,羽儿也会让人帮忙收拾族人的残尸。”  

这是实话。  

上辈子的文明教化不提,她非常明白一件事:在神魔鬼怪世界里安葬尸骸,让亡者安宁,只有好处,没坏处。  

虎臣叹了口气,道:“为父既没责怪你,也没怀疑你邀名......事实上,为父有替你扬名的意思。  

只是后来为父想到一些事,心里又开始犹豫。”  

“义父,无论什么事,您但说无妨。”小羽道。  

虎臣还是很迟疑。  

因为他要说的话,是关老祖特意叮嘱他谨记慎行的秘辛。  

既然是秘辛,当然不可随意外泄,不然会给关老祖惹麻烦。  

“为父有替你扬名的想法,但有了名声,也可能招惹祸患。”5  

小羽一脸疑惑,“什么祸患?惹别人嫉妒?”  

“不!不招人妒是庸才。”3  

虎臣摆了摆手,又缓缓道:“如果你一直在蜀国地界,有老祖宗庇佑,在阳世的名声越大越好。  

老祖宗护得住你。  

可为父忽略了一件大事。  

你很快要东入咸阳。  

你此时在阳世的名声,遥远的中华上邦没人知晓,可幽冥界的鬼神是同一拨。”  

“这有什么问题?”小羽还是不懂。  

虎臣道:“名声分多种,有些名声只在阳间有用,比如才名、艳名。  

任凭你才华无双、倾国倾城、世人倾慕,幽冥鬼神不会在功德簿上为你增加或减少一笔功德。  

有些名声,不仅阳间世人夸赞,阴曹地府也一定会被惊动。  

就如为父先前所说的,修桥铺路、施斋济贫,埋路边骨、送穷人棺。  

因为地府要为你记录阴功。  

如果你悄悄行善,无人知晓,鬼神也恰好没注意到——这里只是做个假设,可能性极低——那么,阴功大概不会被记录。  

毕竟连鬼神都不晓得的事,谁来记录?  

可你的善举一旦成为名声,众人皆知,那鬼神必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