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西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西毒,欧阳锋!”  

欧阳锋铿锵有力的吐出五个字,随后,愤然出手。  

身子微屈,似蹲非蹲,胸腔之中发出咕咕的异声,一股刚猛浩瀚的气势汹涌而出。  

赫然是白驼山独门武学,蛤蟆功。  

蛤蟆功不仅名字不好听,姿势也不大雅观,发功时蹲在地下,双手弯与肩齐,嘴里发出咯咯叫声,宛似一只大青蛙作势相扑。  

实际上,这是一门顶尖的内家功夫,此功纯系以静制动,全身蓄劲涵势,蕴力不吐,只要敌人一施攻击,立时便有猛烈无比的劲道反击出来。  

内力不足者,根本无法修炼这门武功。  

欧阳锋是当世五绝之一,先天气海境界的顶级高手,此刻一出手,声势还骇人听闻。  

方一发功,四周之内气流拍空,噼啪作响,似是团团空气都被抽干了一般,重重压力席卷而来。  

轰,气流爆炸,欧阳锋双手一推,掌势沉凝古拙,没有任何虚实变化,就是双臂碾压过来,掌力所过之处,气流翻卷,跌宕起伏,地上碎裂一地的蛇尸血泥,被掌风带动,瞬间席卷而来。  

所过之处,地面仿佛被直接刮掉一层。  

白行简直觉四面八方都有气流压迫而来,仿佛一瞬间陷入泥沼之中,难以动弹。  

层层掌力汹涌而来,连绵不绝,宛如十几层潮汐滚滚涌来,一旁被掌风波及的欧阳克和郭靖等人,甚至有种有种窒息的感觉。  

面对这一招,白行简不敢有丝毫怠慢。  

作为白驼山的顶级武学,蛤蟆功的刚猛之处不在降龙十八掌之下,甚至有足够的时间蓄力的话,连降龙十八掌也未必能比的蛤蟆功的爆发力。  

欧阳锋的实力与他在伯仲之间,一个不慎,便会伤在他手中,甚至死在他手上。  

白行简眼神一凛,渔竿一抖,万缕千丝瞬间融合在一起。  

这一招,正是当初在一灯小庙之中,白行简领悟第二重万缕千丝剑时使出的最后一招。  

蛤蟆功乃是内家功夫中少有的气功,催动之时劲力澎湃,如排山倒海。  

万缕千丝剑的万千剑气,如果分散开来,根本无法与蛤蟆功相比。  

唯有万剑归一,凝练剑锋,才能以点破面,破解欧阳锋的蛤蟆功。  

正因如此,一阳指才会克制蛤蟆功,这也是欧阳锋忌惮一灯大师的缘故。  

白行简曾与一灯坐而论道数月,期间也交换了一阳指的指法。  

白行简虽然不曾修炼一阳指,却也将一阳指凝练内力的诀窍融入剑法之中。  

清啸一声,一剑刺出,直取中宫。  

这一剑正大光明,更有定海镇山之势,空气发出嗤嗤声响,显然纯以内力催动。  

万缕千丝剑变化莫测的剑意此刻融合在一剑之上,或刚猛或阴柔,或吞吐或收缩,种种力道变化莫测,最终融合成破天一剑。  

“好小子,原来是段智兴那老儿的人,难怪有所依仗!”  

欧阳锋何等眼力,一眼看出白行简这一剑之上,蕴藏了一阳指的几分真韵。  

他多年来忌惮一灯的一阳指,二十年前更是不惜挑拨裘千仞出手对付周伯通未满周岁的孩子,为的就是让一灯大师用一阳指的功力救人,损耗他的内力。  

王重阳死后,他试图谋夺九阴真经,结果被假死的王重阳,用一阳指破了几十年的蛤蟆功,二十年来不敢再踏足江湖一步。  

若说九阴真经是欧阳锋最大的执念,那么一阳指就是他最大的梦魇。  

此刻见白行简这个武功怪异的小辈,施展的剑法中居然也有一阳指的神韵,欧阳锋的战意瞬间爆发。  

欧阳锋眼中光芒越发激烈,气血沸腾,一股圆润雄浑的气势升腾,咕咕怪声响彻山巅,他动作沉重,双手连环拍出,每一掌都重如山岳,打的空间轰鸣不断,蛤蟆功的劲力刚猛雄浑,似滔滔长河,连绵不绝。  

“在下虽然和一灯大师有些矫情,却并非一灯大师的人,欧阳先生这话有失偏颇了。”  

说着,白行简剑锋一转,迎上欧阳锋。  

这一次,他的剑招却是少见的简单,一招一式,堂皇大气,粗浅的仿佛只有最简单的击、刺、格、洗等基础用法。  

可每一件看似简单,却都蕴藏了白行简一身浑厚的先天真气。  

混元太始经融铸阴阳而成,宛如太初混元,变幻莫测。  

万缕千丝剑剑意无穷,变化多端,剑锋之上蕴藏无数种劲力变化,或分或合,或聚或散,或阴或阳,或刚或柔。  

宛如阳光澄澈,却能分化七色彩虹一样。  

两人实力相当,但白行简的剑招蕴藏一阳指的变化,招招克制欧阳锋。  

百招之后,欧阳锋终于按捺不住,骤然变招。  

只见他他身形飘忽,阴柔诡秘,一招一式之间,拳脚闪烁扭曲,浑身柔弱无骨,整个人如同一条灵动的长蛇一般,瞬间便笼罩了白行简。  

这门武功,名为灵蛇拳法,西毒欧阳锋从蛇身舞动悟出的拳法,这路取意于蛇类身形扭动的拳法。  

这路拳法的要旨,在于手臂似乎能于无法弯曲处弯曲,其实是在离敌最近之处,忽有一拳从万难料想的方位打到。出拳的方位匪夷所思,在敌人眼中看来,自己的手臂宛然灵动如蛇。  

这门拳法,乃是欧阳锋被破掉蛤蟆功后,别出机杼,所创的一门武功,和蛤蟆功的刚猛无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极端。  

蛇身虽有骨而似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