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兵贵神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炮一万发炮弹终于全部打了出去,杨利华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弹药少了发愁。  

这弹药多了,也发愁啊。  

炮营打出去一万炮弹,炮管子都打红了。  

上面放一块肉,直接就能烤熟。  

王雷在独立团指挥部,接到了杨利华对报告。  

赵刚把电报详细的念了一遍,等着王雷下命令。  

根本杨利华的报告,他的炮营,战果不错。  

这一万发炮弹打出去,差不多干掉了小半个日军师团。  

日军具体的伤亡人数,杨利华不敢确定,毕竟隔着的距离远。  

他拿着望远镜也看的不是很清楚。  

但是阿兰谬就那么大点儿地方,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主力,又大部分都在阿兰谬城里面。  

外围日军的防守部队,根本就没有多少。  

能有一个联队就不错了。  

那被炸的满天飞的鬼子,杨利华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这保守的估计,干掉五千日军还是有的。  

本来杨利华还想派一个小队悄悄的进入到阿兰谬去侦查一下战果的,结果根本就进不去。  

太热了。  

刚一靠近阿兰谬,这感觉这枪烫手了。  

把杨利华都gif惊着了。  

为了安全起见,杨利华把侦查部队都给撤了回来。  

枪都烫手了。  

这种情况,他还真没遇到过。  

毕竟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指挥炮兵一口气发射这么多炮弹。  

王雷想了一下。  

命令道:“一营,从正面推进到阿兰谬三公里处,准备发起进攻。  

二营,从侧翼推进到阿兰谬三公里出,准备进攻。  

坦克营,从阿兰谬后面准备拦截日军。  

所有部队,两个小时后,发起进攻。”  

赵刚一愣。  

两个小时后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炮击刚刚停止,他们独立团应该趁着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发起进攻才对。  

兵贵神速,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赵刚有点不明白的王雷的命令。  

“团长…”赵刚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王雷打断了。  

“政委,现在还不能进攻。  

我们的炮兵,在三个小时之内,向阿兰谬发射了一万发炮弹。  

这一万发炮弹里面,有差不多一半是榴弹炮的炮弹。  

爆炸产生的温度非常高。  

而且燃烧也十分猛烈。  

现在的阿兰谬,就是一个大火炉。  

温度绝对超过五十度。  

这个时候进攻,对我们独立团来说,风险很大。  

现在阿兰谬里面的日军,没被炸死的,估计也热的受不了。  

如果不出意外,日军很快就会从阿兰谬突围。  

五十度的高温啊政委。  

人根本就受不了。  

这样的温度,如果日军能撑一天,我特么就是天蝗的爹。  

你看吧,最多半个小时,日军剩下的部队,就会突围。  

告诉李云龙和孔捷,不要主动进攻。  

等日军出来,就给我往死里打。  

杨利华刚才的报告我看了,他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  

一万发炮弹,打到阿兰谬这个小地方,干掉一万日军是没有问题的。  

这剩下的日军,战斗力起码降低五成。  

告诉周卫国,等日军一突围,他的坦克营,就直接冲进阿兰谬,把亚历山大的部队给弄出来。  

我估计现在的亚历山大,已经热的受不了了。  

其他人我不管,这个亚历山大,可不能死。  

这个家伙,还有用呢。”  

王雷眼睛闪了闪,他准备坑一把女王国。  

还有用?  

赵刚看了看王雷的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那个亚历山大,就是一个糟老头子,们有什么用?  

不过,团长说的没错,亚历山大确实不能死。  

这家伙可是女王国部队的指挥官。  

如果他死了,那他们独立团,不好给女王国交代。  

毕竟他们还得救女王国部队呢。  

李云龙的一营,按照王雷的命令,刚运到到预定位置,就感觉到了一阵热浪扑过来。  

热的李云龙直咧嘴。  

好家伙。  

难怪团长说暂时不要进攻。  

这阿兰谬这么热,根本就不能进攻。  

这地面都烫脚。  

如果不是距离远,李云龙感觉自己都被热的不能吸气儿了。  

太热了。  

这鬼子,估计都要被烤熟了。  

此时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指挥部,渡边匹夫热成了猪肝色。  

这里是呆不下去了。  

这样的温度,再待下去的话,他的师团就全部成狗肉了。  

渡边匹夫立刻命令,部队撤退。  

至于撤退的地点,渡边匹夫看了看地图,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部队北上,进入到仁安羌。  

这个决定,把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长给弄蒙了:“师团长阁下,你刚才说,我们要撤退到仁安羌?!?”  

日军参谋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渡边哥,仁安羌可是在阿兰谬的北面啊。  

我们把部队拉到仁安羌撤退那特么还是撤退吗?  

那是进攻好吗?  

仁安羌是缅甸的油田所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别说对方肯定会部队防守。  

就是没有部队防守,他们第五十六师团进入仁安羌,那也是找死。  

他们现在本来就孤军深入。  

如果进入到仁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