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章:做个四夫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是在这里举行。  

站在宫殿前,举目遥望,可见一层层石阶排列而上,石阶顶端,是一方露台。  

露台再往上,便是巍峨大气的章台宫。  

赵艾扶着赵姬的手臂,随着她的脚步缓缓拾级而上,经过那雕龙刻兽的露台,和一层层宫廷侍卫。  

便见宫殿大门敞开,谒者王绾恭迎上来,赵姬点了点头,便径直上得王台,坐在了嬴政的旁边。  

赵艾上前行礼道:“臣赵艾,拜见大王、太后。”  

两月不见,嬴政的面容愈发冷峻了些,气质也更加的沉稳内敛。  

他饶有兴致的看了眼赵艾,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道:“平身。”  

这个时候,驷车庶长渭阳君嬴傒和丞相吕不韦也进入大殿,叩拜之后,方才各自回到原位。  

他们二人位高权重,一个站于武将之首,一个更是直接走到了御阶之上,在他特设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嬴政目光掠过二人,最后落在了中央的赵艾身上。  

“常听母后说艾公子文武双全,如今果然不负众望,替大秦除掉了信陵君魏无忌,解诀了阻碍我大秦锐士东出的障碍,可谓大功一件。”  

说着,他缓缓站了起来,高大的身材显得愈发威严,朗声道:“诸位爱卿说说,寡人该如何封赏艾公子呢?”  

他的话音落下,大殿上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平静,竟是无一人回答。  

王冠珠帘之下,嬴政的眉头不由一皱,心生不悦之色。  

他缓缓扭头,看向不远处坐着的吕不韦,淡淡道:“依仲父之见呢?”  

吕不韦呵呵一笑,手拂着长须若有所思的道:“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仁义无双,威名扬于诸侯。”  

“先是窃符救赵,阻我大秦锐士灭赵,后又大败蒙大将军,使大秦损兵折将,还曾勾连五国,意图合纵灭我大秦。实乃我大秦心腹大患。”  

“有他在一日,则五国公侯必会信重于他,随时可合纵五国攻秦。”  

“今赵艾公子奔赴千里,于大梁千军万马之中,斩杀魏贼,除我心腹大患,公子之功,乃不世奇功,理应封君,入朝堂参政。”  

吕不韦的话音落下,群臣顿时活跃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盛赞赵艾之大功。  

赵艾站立在殿中,淡淡笑道:“相邦谬赞了,本公子不过居中调度而已,真正铲除信陵君的,还是相邦手下的一众高手。”  

“说起来,功劳最大的,应属相邦才是,赵艾才疏学浅,不敢抢功。”  

吕不韦哈哈一笑,摆了摆手,笑道:“诶,公子何必自谦,老夫派去的,不过一群江湖剑客而已,有勇无谋,难堪大用,是公子屡施奇计,才能得以竞功。  

我大秦赏罚严明,公子就不要自谦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姬微笑着点了点头,笑道:“相邦所言甚是,既然赵艾公子立下奇功,不若就依相邦之意,升其为郎中令,赏一封地,食邑五万户,如何?”  

嬴政:  

吕不韦:.  

群臣:.  

赵艾:“咳咳.”  

虽然以魏无忌对秦国的危害,此封赏虽然略高,但也不为过。  

但一下子封赏的这么高,赵艾又如此年轻,以后再立了功,该如何封赏?  

干咳一声之后,赵艾方才嘿嘿笑道:“多谢太后好意,只是臣生性惫懒,不喜繁巨政务,不若换点其他的如何?”  

赵姬眉头一皱,她本来在赵艾的指点下,渐渐看出了吕不韦的权势野心,但此刻吕不韦权倾朝野,群臣无不拜服,他还想将赵艾封的官大些,好帮帮嬴政的。  

此刻见赵艾拒绝,不由没好气的嗔了他一眼,原本赵艾常说不喜权势名利,她还是有些不信的,现在滔天的权势就在眼前,他没想到,赵艾真的就这么随口拒绝了。  

“呵呵,本宫倒想听听,你想换点什么?”  

赵艾笑道:“回太后,臣已十八,快到加冠娶亲的年纪了,不若太后就帮臣择一良配如何?”  

嬴政闻言:“..”  

吕不韦闻言:“.”  

赵姬愣了一下,随即瞪了他一眼,嗔恼道:“愈发不上进了,此事本宫早就答应了你,自然会让你满意,你急什么?”  

赵艾摊了摊手,有些好奇地道:“那,不知太后打算选谁?”  

赵姬深吸了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酸味和嗔怒,皱眉思索了片刻,终究还是道:  

“这些日子,政儿定下了婚约,本宫便也与你挑选了两个。”  

赵艾闻言,双眼一亮,笑问道:“两个?臣多谢太后厚爱。”  

“呸,你个臭小子,想的倒美。此二女皆是才貌双绝的贵女,岂能同嫁与你?”  

嬴政与群臣俱是一脸无语的听着二人谈论着儿女私事。  

赵艾略有些尴尬的道:“那太后说的此二女是?”  

赵姬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淡淡道:“此二女中,一位是齐国的公主——离秋,二七芳华,不仅生的清丽脱俗,倾国倾城,且端庄贤淑,清雅无双,气质非凡。  

至于另一位嘛,则是相邦的独女,亦是及笄之年,生的貌美如花,才学匪浅。”  

“你若想娶齐国公主,本宫自会为你做主,至于相邦的独女,可要瞧瞧相邦是否看的上你。”  

赵艾听闻齐国的离秋公主,顿时双眼一亮,大秦赋中,这位离秋公主虽然戏份不多,但着实惊艳了不少人。  

其气质清雅,举止端庄,且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