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天皇救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山之中,自成一方天地,然而就在今天,这座古皇山出现了剧烈的震颤。  

北域的天,裂开了。  

可能在不死天后看来,韶华说的话是在羞辱她。  

但其实韶华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主宰人世三万载,需要去羞辱一个未成道者么?  

“愚氓不可训,执迷不悟,留你无用。”  

韶华一指点出,指若削葱根,纤长白皙,温润如玉,看似云淡风轻,实则蕴含擎天之力,可断星宇穹苍。  

一根玉指,压塌了万古。  

就在这时,一声长啸传出,震动星河,怒斥韶华,冷声道:“纵然你为当世帝,也不可冒犯天皇!”  

曾经不死天皇手下有八大神将,有人甚至差点成道,每一个都强大至极。  

他们自然也被封印了起来,继续守护着天皇的威严。  

有几人没能熬过万古岁月已经坐化,但还有人未死,且就在这古皇山中。  

一座祭坛,供奉着不死天皇的至高神明位,旁边出现了一道高大的身影。  

毫无疑问,这是八大神将中的一人,被大帝气势惊醒了过来。  

身为天皇神将,他地位超然,傲气凌云,都不会特别尊敬那位不死天后,但也不会看着天后就这样被杀,更不会容忍有人冒犯不死天皇。  

九九八十一杆大旗被他抖出,瞬间结成无缺的皇道杀阵,这是不死天皇亲自祭炼出的皇级禁器。  

所谓禁器,只能动用几次,使用寿命有限,但威力极大,超越常规法器。  

这一刻,天地崩毁,鬼哭神嚎,若非紫山有无数法阵守护,有天皇大道镇压,别说是北斗了,就连诸天星域都得大震、崩碎。  

不死天皇何许人也,他留下的皇道禁器自然惊世,但想要以此对付韶华还是不够。  

“轰隆!!!”  

韶华探出一只晶莹的玉手,像是六道轮回盖压而下,一把将正在燃烧的禁器抓来。  

八十一杆大旗咔嚓一声化成了齑粉,连带着那个催动禁器的准帝神将也一同炸开。  

一件禁器而已,要是能伤到她才是笑话。  

韶华回眸,微微眯起眼睛,看到了不死天皇的神位。  

非常诡异,那神位上写着“成仙”二字。  

“呵,成仙啊。”她冷哂一声,伸手一掌震裂了那块牌位,留下一个无比清晰的手掌印。  

自己打入紫山,可不是闲着没事来弥补遗憾,或者是不想让无始专美于前,而是近来在冥冥之中察觉到了一丝危机感。  

她很相信自己的直觉,有人在暗中窥伺自己!  

禁区至尊应该没这个胆子,那群老不死的,就算真想对付自己,不等到自己天心印记摇摇欲坠根本不会出手。  

所以很容易就联想到了某只不死老鸟。  

沐浴诸帝血涅槃而生,夺取长生仙精蜕变成仙。  

韶华冷笑,世事真是难料,她也走到了这一步,被不死天皇盯上了。  

杂鱼还没上钩,倒是先钓出来一条史前大鳄。  

也是,帝子证道,还打破了大道压制,相当于同时逆了两次天。  

就是当初的不死天皇,也是自封仙源万年,避开了帝尊大道后才证道成皇。  

虽说帝尊带来的大道压制更强,但韶华无疑做到了不死天皇曾经都没做到的事情,这必然会引起他的特别关注。  

如此逆天的人物,在二世晚年所积攒的长生仙精绝对也远超寻常,那是尘世中最珍贵的物质,是能够蜕变出下一世的根本所在。  

哪怕寿元将尽,哪怕本源已然枯竭,都只是表象而已,体内有一丝长生精粹物质在诞生,宛若在孕育神胎。  

很显然,不死天皇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已经在打起韶华的主意了。  

但韶华同样有所察觉,选择直接打上了紫山踹门。  

她倒要看看不死天皇敢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冒头。  

不出来那她可就要把你的老巢给占了,顺便来个汝妻子吾养之。  

对于不死天皇这种始终躲在阴暗角落中靠着吸取别人的血苟活的家伙,让他彻底暴露在世人眼前,可能比杀了他还难受。  

到时候禁区至尊人人自危,后世大帝全都提起了警惕,他还怎么去搞偷袭?  

那简直是在断他长生路!  

有了当年的经历过后,韶华再也不想深受被动,所以这次选择主动出击。  

最好能逼出不死天皇,到时候禁区至尊都得反过来帮她;逼不出来也无妨,那紫山她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现在没人可以救你了。”韶华居高临下,对着不死天后说道,仿佛在宣告死期将至。  

实则她就是想看看不死天皇的后手,不然怎么可能三番两次的开口,弄得自己就像是什么大反派一样...她其实一个好人来着。  

“这是你逼我的,你以为你是谁,说我依仗他人,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吗?”  

不死天后那张没有瑕疵的玉脸变得有些扭曲狰狞,趁着韶华分神打碎牌位时,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她的天灵盖中飞出一座小道台,古朴而神圣,散发着沧桑古意,快速的放大。  

那是当年不死天皇悟道的古凰台,是一件通灵神物,代表了他的道与法。  

他一生有大半时间在其上盘坐,此台拥有非凡的意义。  

“天皇不朽,我相信你还活着,依旧在人世间,快来救我!”  

不死天后大喊,而后口中吟诵咒语,一个又一个古老的符文飞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