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两皇子逃出生天(2/3)
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
“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
黄飞虎闻言也有些为难,沉思半晌才说道。
“可将我内悬宝拿去,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镶,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
方弼、方相你兄弟当宜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去了。”
黄飞虎上骑,回朝歌进城,时日色已暮,百官尚在午门,黄飞虎下骑,比干赶紧上前询问。
“黄将军怎样了?”
“追赶不上,只得回旨。”
百官闻言大喜,黄飞虎进宫候旨,得知黄飞虎没追上,只得让黄飞虎暂且休息,明日早朝再议。
黄飞虎谢恩出午门,与百官各归府第,妲己见未曾拿住殷郊,心中十分担忧,又朝纣王进言。
“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况闻太师远征,不在都城。
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即点三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纣王闻言忙传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三千,速去捉拿殷郊和殷洪两人。
殷、雷二将领诏,遂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后厅,正在暗暗思考。
“朝廷不正,将来民怨天愁,百姓惶惶,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
正思考间,军政司启老爷,说殷、雷二将听令,得知纣王命二将领三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黄飞虎暗想,若这二将赶去,必定会追上,那自己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赶紧殷破败、雷开。
“今日晚了,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
殷、雷二将,不敢违令,只得退去,黄飞虎乃是元戎,殷、雷二将乃是麾下,何敢强辩,只得暂时回去。
待两人离开后,黄飞虎转头吩咐周纪。
“殷破败来领兵符,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三千与他。”
周纪领命,次早五更,殷、雷二将等发兵符,周纪下教场,令左哨点三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
二将观之,皆老弱不堪疾病之卒,又不敢违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
一声炮响,催动三军,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快?急得二将没奈何,随军征进。
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行了一二日,方弼与弟说道。
“我和你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你我如何好用?倘有人盘诘,反为不便。
来此正是东南二路,你好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
方相闻言觉得极对,方弼请二位殿下说道。
“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心愚蠢,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
并不曾想到路途遥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变卖使用,又恐盘诘出来,反为不便。
况逃灾避祸,须要隐藏些方是,适臣想一法,须分路各自潜藏,方保万全,望二位千岁详察,非臣不能终始!”
“将军之言极当,但我兄弟幼小,行不知去路,奈何?”
“这一条路往东鲁,这一条路往南都,俱是大路,人烟凑集,可以长行。”
“既然如此,二位将军不知往何方去,何时再能重会也?”
“臣此去不管那镇诸侯处,暂且安身,候殿下借兵进朝歌时,臣自来拜投麾下,以作前驱耳!”
四人各各挥泪而别,方弼、方相别殿下,投小路而去,待两人离开后,殷郊对弟殷洪说道。
“兄弟你投那一方去?”
“但凭哥哥。”
“我往东鲁,你投南都,我见外翁哭诉这场冤苦,舅爷必定调兵,我差官知会你,你或借数万之师,齐伐朝歌,捉妲己,为母亲报仇。此事不可忘了!”
“哥哥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会?”
殷洪点头应下,兄弟二人放声大哭,执手难分,凄凄惨惨,愁怀万缕。
殷洪年纪幼小,身居宫闱,哪晓得跋涉长途?且行且止,后绊前思,腹内又饥。
你想那殿下深居宫中,思衣则绫锦,思食则珍羞,那里会求乞于人?见一村舍人家,大小俱在那里吃饭,殿下走到跟前,便叫:
“饭与孤家用。”
众人看见殷洪身着红衣,相貌非俗,忙起身请殷洪入座,殷洪吃了,起身道谢。
“承饭有扰,不知何时还报你们?”
“小扮那里去?贵处上姓?
“吾非别人,纣王之子殷洪是也,如今往南都见鄂崇禹。”
那些人见是殿下,忙叩首至地,口称千岁!小民不知,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此处可是往南都去的路?”
“这是大路。”
殷洪离了村庄,望前赶行,一日走不上二三十里,此时来到前不把村,后不把店,无处可歇,心下着忙,又行二三里,只见松阴密杂,道路分明,见一座古庙。
殷洪大喜,一迳奔至前面,见庙门一匾,上书轩辕庙,殿下进庙,拜倒在地。
“轩辕圣王,制度衣裳,礼乐冠冕,日中为市,乃上古之圣君也,殷洪乃成汤三十一代之孙,纣王之子
“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
黄飞虎闻言也有些为难,沉思半晌才说道。
“可将我内悬宝拿去,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镶,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
方弼、方相你兄弟当宜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去了。”
黄飞虎上骑,回朝歌进城,时日色已暮,百官尚在午门,黄飞虎下骑,比干赶紧上前询问。
“黄将军怎样了?”
“追赶不上,只得回旨。”
百官闻言大喜,黄飞虎进宫候旨,得知黄飞虎没追上,只得让黄飞虎暂且休息,明日早朝再议。
黄飞虎谢恩出午门,与百官各归府第,妲己见未曾拿住殷郊,心中十分担忧,又朝纣王进言。
“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况闻太师远征,不在都城。
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即点三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纣王闻言忙传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三千,速去捉拿殷郊和殷洪两人。
殷、雷二将领诏,遂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后厅,正在暗暗思考。
“朝廷不正,将来民怨天愁,百姓惶惶,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
正思考间,军政司启老爷,说殷、雷二将听令,得知纣王命二将领三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黄飞虎暗想,若这二将赶去,必定会追上,那自己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赶紧殷破败、雷开。
“今日晚了,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
殷、雷二将,不敢违令,只得退去,黄飞虎乃是元戎,殷、雷二将乃是麾下,何敢强辩,只得暂时回去。
待两人离开后,黄飞虎转头吩咐周纪。
“殷破败来领兵符,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三千与他。”
周纪领命,次早五更,殷、雷二将等发兵符,周纪下教场,令左哨点三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
二将观之,皆老弱不堪疾病之卒,又不敢违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
一声炮响,催动三军,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快?急得二将没奈何,随军征进。
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行了一二日,方弼与弟说道。
“我和你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你我如何好用?倘有人盘诘,反为不便。
来此正是东南二路,你好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
方相闻言觉得极对,方弼请二位殿下说道。
“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心愚蠢,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
并不曾想到路途遥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变卖使用,又恐盘诘出来,反为不便。
况逃灾避祸,须要隐藏些方是,适臣想一法,须分路各自潜藏,方保万全,望二位千岁详察,非臣不能终始!”
“将军之言极当,但我兄弟幼小,行不知去路,奈何?”
“这一条路往东鲁,这一条路往南都,俱是大路,人烟凑集,可以长行。”
“既然如此,二位将军不知往何方去,何时再能重会也?”
“臣此去不管那镇诸侯处,暂且安身,候殿下借兵进朝歌时,臣自来拜投麾下,以作前驱耳!”
四人各各挥泪而别,方弼、方相别殿下,投小路而去,待两人离开后,殷郊对弟殷洪说道。
“兄弟你投那一方去?”
“但凭哥哥。”
“我往东鲁,你投南都,我见外翁哭诉这场冤苦,舅爷必定调兵,我差官知会你,你或借数万之师,齐伐朝歌,捉妲己,为母亲报仇。此事不可忘了!”
“哥哥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会?”
殷洪点头应下,兄弟二人放声大哭,执手难分,凄凄惨惨,愁怀万缕。
殷洪年纪幼小,身居宫闱,哪晓得跋涉长途?且行且止,后绊前思,腹内又饥。
你想那殿下深居宫中,思衣则绫锦,思食则珍羞,那里会求乞于人?见一村舍人家,大小俱在那里吃饭,殿下走到跟前,便叫:
“饭与孤家用。”
众人看见殷洪身着红衣,相貌非俗,忙起身请殷洪入座,殷洪吃了,起身道谢。
“承饭有扰,不知何时还报你们?”
“小扮那里去?贵处上姓?
“吾非别人,纣王之子殷洪是也,如今往南都见鄂崇禹。”
那些人见是殿下,忙叩首至地,口称千岁!小民不知,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此处可是往南都去的路?”
“这是大路。”
殷洪离了村庄,望前赶行,一日走不上二三十里,此时来到前不把村,后不把店,无处可歇,心下着忙,又行二三里,只见松阴密杂,道路分明,见一座古庙。
殷洪大喜,一迳奔至前面,见庙门一匾,上书轩辕庙,殿下进庙,拜倒在地。
“轩辕圣王,制度衣裳,礼乐冠冕,日中为市,乃上古之圣君也,殷洪乃成汤三十一代之孙,纣王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