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血肉坊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翌日,  

清晨。  

木原独自御空飞离大瓮,沿着原本的航道一飞而去。  

这些事情,  

本该可以交由慕容兄弟去做。  

但木原并不放心两人的能力,他选择由自己亲力亲为。  

再者,  

木原也想看看骨面金丹在地图上标记的符号究竟代表了何种意思。  

对于木原来说,群星海如今能够威胁到他性命的地方并不算多,一般元婴修士陨落原因都得归结于同阶厮杀而已。  

修真界里的地方,  

分作俗地、灵地、福地、险地、凶地五类。  

其中以一般的俗地居多,比如群星海随处可见的海水、岛礁、荒岛都可以算作俗地一类,推及大陆所在则以寻常山川、河流、平原归作俗地一类。  

随处可见者,或可曰之为俗。  

灵地也好理解,  

比如群星海内各处有灵脉存在的灵岛之流,陆地修真界里的灵峰、灵山、灵谷等等,都可以称作灵地,一般灵地都是寻常宗门、家族用作根基驻地之用。  

比如从前木氏的银杉岛、柳氏的铜龟岛等等。  

灵地之上,即是福地。  

一般修士筑基、结丹、结婴等等干系修行一生的重要事宜都会选择在福地之中进行。  

福地内的灵气数倍甚至数百倍于灵地。  

有一点牌面的宗门,其宗门驻地大多会选择一处福地。  

祸福相依,  

许多福地本身其实也是一处夺人性命的险地,比如木原之前去过的九龙谷秘境。  

同时,很多险地当中也存有诸多令修士侧目的宝物。  

福地与险地一体双面。  

险地与凶地又能彼此扯上关系。  

通常意义上讲,修真界讲明晃晃的危机之地称作“凶地”,而像那些隐而不现的危机之地则被称作“险地”。  

险中求财,凶中求活。  

修真界的几类地方大抵是如此分类。  

木原估计,  

能被骨面金丹专门标注出来的地方,应当是属于“凶险之类”。  

飞了小半天,  

木原终于抵达了骨面金丹海图上第一处标注了特殊记号的地方,海图之上的记号是“#”。  

眼前是一片平平无奇的群岛。  

木原摸了摸自己右臂上的一枚彩鳞,不假思索地便飞上了前去。  

早先巨流上人赠与木原的彩鳞早就消耗殆尽,如今木原右臂上的彩鳞却是他自己用神通衍化。  

神通“五色鳞”。  

一项专注于防毒、防诅咒、防即死的从心被动。  

神通这种东西,木原修行之后才知道是有多么不公。  

常言道“大道至公”,但很明显这话是唬人所用。光拿神通之流谈论,木原从入门到精通总共花了不到一周时间,究其原因便在于木原的血液中流淌着彩鳞灵血。  

另外,  

此前注入元婴中的功德金光光芒亦显。  

首先木原比别人更易摄入丹药药效,其次木原发现自己的神识会自然地增长,较之寻常元婴要粗壮不少。  

木原心想:“自己的神识若是如此成长下去,岂不是日后斗法之时,都得朝着对面呼喊一句‘我很大,你忍一下’?”  

想到此处,  

木原不禁暗笑。  

深入群岛,木原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周遭天地似乎有着隔法之效?  

木原当即飞身撤离,随即又赶去了另一处标注“#”的地点。  

果不其然,  

海图上“#”记号的意思便代表着“绝灵之地”。  

据说上古有大能,争斗毁天地。  

每一处大能们斗过的地方,都会不自觉地留下长久的绝灵痕迹,无有灵气流通,修士难以居住其中。  

绝灵之地属于是完全相悖于灵地的一类存在。  

哪怕是凡俗荒岛,其本质上仍有稀少的灵气流通,且允许修士在其上吞食丹药。  

但,绝灵之地不行。  

丹田内有多少法力、真气、真元之类,用完即止。  

这就是木原选择离开的缘故。  

又费了四五日功夫,  

木原来到了标注“¥”的地方,同样是一片普通的群岛。  

这一次,  

群岛却给木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外边看里头朴实无华,待到木原飞入群岛却发现此地灵气竟然丝毫不输一处小型的福地。  

推敲一二,  

木原猜测此地应当就是骨面九人平日里居住修行的地方。  

果不其然,临近的九座灵岛上各自都有一处山峦立了一间洞府。  

岛上,  

亦然有其他修士、凡人居住。  

只不过此地群岛修士,身上多有符箓掣肘,而凡人百姓则普遍穿着寒酸,甚至不乏有双脚提拉着镣铐的寻常凡人。  

这些人应当就是寄居于骨面九人手下的凡俗罢?  

上修无情,则万民皆苦。  

上修有情,譬如木原,则阖族受益。  

很多时候一方地域之人,能否安居乐业甚至小有所谓,大抵都有此地修为最高之人的品性有关。  

木原没有出手解救岛上的受苦之人,  

而是自顾自地在一座座灵岛上搜刮起了骨面九人的遗产。  

不得不说,  

这些个匪修也都是人才。  

寻常金丹修士的洞府不说大有所出,至少也都喜好摆弄一处灵田,种上三两灵植罢?  

但匪修们不然,种的哪有抢的快?  

九座洞府,除了其中两座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