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黑芒悬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水底礁洞。  

木原盘膝而坐,他在整理此行的斩获。  

其实,  

木原先前对于陆氏家族的评估存在误区。  

起先他得知木氏全族上下拢共也就二十多名直系的金丹族人。  

但现在他却意识到陆氏族内真正的划分并非如此。  

就拿方才一家三口举例。  

三人身上道袍皆绣着一个“陆”字,但实际上只有女修一人姓陆。  

而金丹后期的那个丈夫其实是散修出身,取了一个陆氏女金丹,生下了一个子嗣罢了。  

严格意义上讲,  

这部分属于是二级陆氏族人。  

一级陆氏族人则是那些木原先前就有听闻的二十多位直系金丹,三级陆氏族人则是归附于陆氏的一些客卿金丹。  

正是因为有着不同亲疏关系的陆氏金丹修士。  

这场干系到整个南部群星海局势的修真界战争才能打得如火如荼。  

否则,  

光靠陆氏直系出身的那二十来个金丹修士,莫说打赢与否,便是让对方占领南部群星海全境,陆氏也抽不出足够的人手治理这一整片海域。  

势力的核心构成永远是利益的集合。  

一家三口的储物袋内里空空,并无什么油水可以给木原惊喜。  

大概是将自己儿子培养成金丹修士掏空了他俩的储蓄,以至于木原竟有一种方才袭杀的是筑基期修士的错觉。  

实在太穷了!  

不过,木原坚信这般穷困的金丹修士应当只是个例。  

任务还在持续。  

伏杀任务之所以会被标记成血红色。  

便是因为它不像常规任务一样只需要清理某个固定的据点,而是需要保证在某一段时间内自家据点都能持续稳定地供给真气。  

期间变数过大,  

如果运气好,甚至比一般的常规任务还要简单。  

但若是运气不好,可能驻守的前几天就能撞见陆氏的金丹修士队伍。  

所幸,  

木原戍守期间。  

除了那一对三口之家,过了一周时间都无其他陆氏金丹登门。  

每天,  

除了修炼,还是修炼。  

但木原丹田中的真气储量早就已经饱和。  

再继续进行基础的修炼任务,并不无对他的实力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进步。  

若不是完成这次任务后,  

木原能够得到一次进入三宗福地的机会,他也不会继续日复一日地留守下去。  

岛礁据点风平浪静。  

外头穷奇岛上的战局却是瞬息万变。  

“凶神上人”陆松频频出手,三宗联军的金丹修士措手不及之下竟损了十余之数。  

死便死了罢!  

但问题是死状可怖,让三宗之人深受其辱。  

并非寻常的打成灰烬、破碎金丹、诛灭肉身等死状。  

而是生吞!  

没错,  

死在陆松手上的金丹修士,无一例外都会被生吞。  

无论是战败被吞,或者是实力悬殊,直接当场被吞。  

如此做法,  

令一众加入三宗联军的金丹修士危机感爆棚。  

三宗方面也是如临大敌,陆松吞入腹中的金丹修士不乏有几个就是三宗出身的宗门金丹。  

如果只是金丹散修不敌被吞,那大可以用“散修无能”的借口搪塞过去。  

但现在,却连宗门修士一并不敌。  

这说明陆松的实力在金丹期中确实出类拔萃。  

事发三日后。  

酒台峰下的石壁之上。  

一道硕大明亮的黑芒亮起。  

任务唤作:《诛杀陆松》。  

奖励也很简单,三宗会给提交任务之人提供一应结婴的资源。  

石破天惊!  

徘徊犹豫在石壁跟前的金丹修士变得多了起来。  

往日人影稀疏的石壁四周竟然三三两两地立起了好些人烟。  

白云黑土、钱大海、谷兴上人这几个与木原有所联系的金丹修士齐齐向木原传讯。  

陆松威名之盛。  

三宗联军之中也没什么狷狂之辈,自大到自信能以一己之力诛杀陆松。  

大多数金丹修士的想法都是呼朋唤友,组成一只金丹修士小队去试试水深水浅。  

木原却从其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试问正常的金丹修士,哪个会动辄将金丹同道生吞活剥?  

人族修士之中,就算是邪道修士也没这般丧心病狂。  

这等做法,反倒有些类似异人部族的修士。  

据说,  

好些异人部族都有食人的习惯,且对于他们而言,人族修士与妖兽之流也并无差别。  

所以木原首先怀疑的是陆松其人莫非并不是纯正的人族修士。  

而是身上流淌着异人部族的血脉。  

再者说了,  

陆圆、胧月上人、焚山城主、柳湖城主先前都有提及,说是陆松其人乃是陆家老祖自族外带来的来历不明之人,口口声声骂其“野种”。  

想来也并非空穴之风。  

观其行,察其言,大概也就能定其人了吧?  

木原戍守此处据点的期限是半月,  

如今仅过了半数时间,所以木原接下来一周时间内还得留在原地。  

而且依照木原的脾性,他是万万不会去当那只出头鸟。  

陆松的底细如何,那得留给其他火急火燎的金丹散修去试探。  

木原要做的就是趁着完成任务这段时间,  

静静等待那些金丹散修试探出的情况,且陆松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