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木氏近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几日后,  

消息传回银杉岛,  

木氏众人自然不敢违抗自家老祖的命令。  

当即下令族中修士近日不可随意与人争斗,同时减少外出游历的次数。  

整个木氏,宣布闭关修炼者不知凡几。  

这些时日,  

木原外出不在岛上。  

木氏众人也各自有着自己的机缘。  

尽管与上回相比,大多数木氏族人的修为并无太大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向上的趋势。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木原的英明领导。  

他们没有木原那般的好运道,能够厚积薄发一两次已属难得,但能在木原的庇护下稳步上前实属幸事。  

整个银杉岛木氏闷头发展。  

尤其是岛上的“木原居”生意愈发兴隆,基本上南来北往途径过此地的低阶散修都知道银杉岛这号地方,知道岛上的“木原居”。  

得益于木原的流水线炼丹大法,木氏产出的低阶丹药比起外界便宜至少三成。  

渐渐被一众低阶散修奉为“福音”。  

木氏也靠着木原居日进斗金,尤其是“虎虎生威”五人借着木原居的东风一跃成了木氏新贵。  

五人皆已达筑基后期,只差些许感悟便可一跃圆满,冲击金丹之境。  

木氏族内除了“木德谦”以及“木德廉”以外无人能胜过他们。  

“木德谦”、“木德廉”两人自打木原走后基本常年都在闭关。  

好几次银杉岛外雷云大动。  

木氏族人都险些以为是大长老、二长老其中一人结丹成功了。  

没曾想就是纯粹的天气变化。  

空欢喜一场,  

以至于习以为常。  

木氏族内的事物大多委托给专门凡人管事负责。  

一来术业有专攻,二来凡人易于控制,不会泄露木氏辛秘。  

木氏近些年来,也确实在凡人管事的管理下欣欣向荣。  

玄玉楼的邋遢主事没有派人将木原的玉简邮寄过来,而是假借了灵兽之手邮寄玉简。  

这就是大宗门的专业之处。  

接收玉简的也并非“木德谦”、“木德廉”二人,而是“虎虎生威”五人。  

如今木氏由他五人管事。  

“木德良”、“木德戈”、“木德虎”、“木德生”、“木德薇”。  

故名“虎虎生威”。  

他们五人性子迥异,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听话。  

木原说一,他们不会说二。  

毕竟木氏能有今日,全赖银杉老祖之功。  

大方向上按照木原说的来。  

但小细节上五人却难以达成一致。  

“木德戈”、“木德虎”两人觉着木原只是担心木氏安危,故而不愿意木氏掺和此事。  

但是对于这场席卷南部群星海的大事,木氏或许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所以他二人主张保守之余,也得要派出一部分族人活动一二。  

“木德良”年长,“木德薇”又是五人之中唯一的女修,两人性子都比较保守。  

坚决贯彻木原指示行动。  

甚至“木德薇”还提议召回外出的族人,分发修炼资源,号召全族修士一道闭关。  

“木德生”区别于其他四人,他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  

横在两派打着太极。  

最终,  

木氏众人还是按照木原的嘱咐闭岛不出,至于闭关与否取决于个人意愿。  

另一边,  

驺虞岛上。  

在木原的指挥下,那些可疑散修已经越来越少。  

相应地,  

木原丹田内的功德金光也停止了增长,通过捕杀那些可疑散修,木原拢共收获了三团拳头大小的功德金光。  

按照之前的经验,  

这三团功德金光大概能够模拟六七次三阶丹药的药效,约莫半团功德金光能够模拟一次三阶丹药药效。  

结婴丹属于四阶丹药,且是其中翘楚。  

所以木原也搞不清楚它大概需要的功德金光的数量,只能不停积攒。  

这一日,  

日悬当空,  

晴光正好。  

驺虞岛上飞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为首的两人腰间衣物上绣着一个小小的“陆”字,自不用多说肯定是陆氏派出的金丹修士。  

两人皆是金丹后期修为,  

一至驺虞岛上,便大声传音呼道:“陆恭吾侄,勿要自误。老祖谕令,今日回头,尚有挽救余地!  

陆恭吾侄,昔日汝父母与我等皆为至亲,如今列位叔父不忍见你与三宗叛逆死无全身,方才求得老祖原谅,特来劝你回头,且珍惜罢”  

其音恳切,似是真心诚意。  

陆恭,即是驺虞岛岛主的名讳。  

但此刻,  

陆恭就站在木原身旁。  

他神色坚定,对着木原说道:“使者大人不必疑我,开弓没有回头箭,贫道修行至今,如此粗浅的道理焉能不懂?  

休说我是陆氏族人,纵是陆家老祖亲自,我行此谋逆,非是攻成颠覆陆氏,便是身死而道消,无有其他第三种可能!”  

木原点头。  

毕竟是主持一岛的金丹修士,些许道理不必多说。  

对方再次传音。  

这一次并非是冲着陆恭言语,而是言辞恳切地威逼全岛陆氏族人。  

他们也自知陆恭心意已决,并非与他们是一家族人。  

“陆恭谋逆,阖岛族人何辜?陆氏有血咒,若有诚心弃陆恭而回陆氏者,可行血咒好叫吾家老祖知晓!”  

陆氏血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