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万类霜天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寒风萧瑟,冰雪横流。  

木原祭出的这枚崭新符箓唤作“万类霜天符”,属于四阶冰霜符箓。  

修真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符箓使用时只有承接同种真气,符箓的威力才能发挥齐全,甚至略有超出。  

所以,像剑符、冰霜符甚至雷符之类的符箓都属于冷门。  

剑符还好,剑芒锋锐就算打上折扣剑符威力也胜过五行符箓。  

雷符辟邪,对上些阴毒的邪道术法屡有奇效,因而也备受追捧。  

唯独,冰霜符箓高不成低不就,堪称鸡肋。  

偏偏这些个偏门符箓,各有缺点但在性价比方面却是出奇地一致。  

性价比极低。  

所以少有人问津。  

一般只有像木氏这种没有门路结识元婴真人的修真家族才会花费额外的代价去购买这等四阶符箓。  

木原手上这枚“万类霜天符”就是如此来路。  

乃是木氏老早以前一位金丹上人留下的遗物,据说也是一次拍卖会上高价拍得。  

如今倒好,木原这个败家玩意想都不想地将其霍霍完了。  

当然,  

四阶符箓的效果也是卓然。  

天空中,  

原本僵持不下的“眼球怪物”与金丹妖狸二兽,尽皆被木原使出的符箓冻成了一坨冰棍。  

同时,木原双手又在不停地支使真气,摄起浮空术法将二者悬在半空。  

不至于让这么一坨冰碴子从空中掉落,或是碎成冰渣,但也有概率破冰而出。  

木原可不敢赌这么个概率。  

金丹妖狸体魄强大,尽管身躯被“万类霜天符”冻住了,但在冰雕里头它的一双眼睛还能上下转动,说明尚且存有生机。  

而“眼球怪物”更是骇人。  

趁着被冰冻的功夫,它身上一处处被扎的血孔不停地在愈合。  

木原愣神的功夫,二者就又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这时候,  

符箓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一枚符箓哪怕威力媲美元婴期修士出手,它的真气总量也是有限。  

“万类霜天符”又属于大范围的控场符箓,消耗比起单体符箓更要快得多。  

一炷香,  

两炷香,  

三炷香…  

冰碴子在一点点地融化。  

木原心头也是焦急,暗骂了一声:“鸡肋!”  

在没有相应的灭杀手段之前,以控制见长的冰霜符箓却是显得有些鸡肋。  

这也是这枚四阶符箓得以在木氏近千年家族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到木原手中的缘故。  

木氏前六百年定居大申,后三四百年迁徙群星海。  

不论遭遇多少危机,这枚四阶符箓都没有被动用。  

其中之一的原因便在于,这枚“万类霜天符”能够完美发挥的场景实在有限,胡乱使用又过于浪费。  

它适合于对付大规模的兽潮,或是阻拦火山一类的天灾爆发等等。  

木原懂么?  

木原不懂。  

前身留给它的记忆总是东一茬西一茬,他只能根据自己的神识观察出储物袋中那些四阶符箓大致的威力以及属性偏向。  

比如,“万类霜天符”给木原的感觉就是压箱底符箓里头真气最浓郁,杀伤力最大的那种。  

且整张符箓透着一股子肃杀的阴寒之气。  

鬼知道,  

“万类霜天符”居然是枚大范围控制类符箓!  

“前身误我!祖先误我!”木原心中大倒苦水。  

但对于现实,  

他还得咬咬牙认下。  

滋啦——  

不一会儿,束缚住二兽的寒冰就裂开了。  

尤其是“眼球怪物”那块,一条条新生的触手破冰而出,一道道冰裂四分五裂。  

冰破了。  

木原不出意外地翻车了。  

经过这个教训,木原不打算再继续用出储物袋里剩下的唯二高阶符箓,他怕再次用错而后导致血本无归!  

并非是木原要钱不要命,而是因为再帅再酷的兰博基尼,它也不会飞啊!  

俗话所说:“杀鸡不用宰牛刀。”  

就是此理。  

止损。  

木原很干脆,他瞅着“眼球怪物”破冰。  

直接一不做二不休,  

嘴里喝了一声:“收!”  

施加在金丹妖狸身上的符箓真气也被他原封不动地取了回来。  

金丹妖狸也破冰了!  

不比于一开始的视若无睹,破封而出的金丹妖狸一脸恨意地瞪了木原一眼。  

好似在说:“猪队友,看你干的好事!”  

二人不算队友,但除去“眼球怪物”的立场却是一致。  

木原脸皮厚,对于旁人的指责他都能一笑泯之。  

何况是头妖兽的怨恨呢?  

“不打紧,不打紧。”心中自我安慰一番,木原老老实实地隐在一旁继续当起了小透明。  

天不遂人愿!  

不知怎地,天色居然黑了。  

作为正经修士,木原不需要钟表心中对于早中晚也有大概的估计。  

按理说此时不过是中午时分罢了,怎地还会天黑。  

木原不解。  

金丹妖狸却是面露惧色。  

只见它跟前的“眼球怪物”,瞳孔四周泛起了一条条黑色的丝线,并非是木原先前留下的金丹妖兽墨胆,而是对方自身所施展出的异变。  

乌云渐聚。  

遮天蔽日。  

底下的一众散修也是人心惶惶。  

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如今不过晌午时分,按理说不可能会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