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局势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氏历六十七年春。  

大半年后,  

木氏讨伐完梅氏之后,又相继将乌蓬林氏、狐崖杜氏诛灭。  

一时间,  

整个七木诸岛人心惶惶。  

尤其,是以李氏为首的三个修真家族。  

也就在这一年初,  

李氏请来的“慕容氏兄弟”终于赶到了!  

慕容兄弟都只有金丹初期的修为,但擅长一手合击法术,故而能在木原前身手底下走脱活命至今。  

这一次,慕容兄弟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战火熄了。  

木氏以三名筑基修士的代价,领教了慕容兄弟的手段。  

木德谦也是当机立断,下令让一众木氏族人不再继续追缴三族余孽的行动。  

梅氏、林氏、杜氏的筑基期修士自然不可能一网打尽。  

剩下的一二名残余筑基与铁杏梁氏、铜龟柳氏、虹叶李氏一道组成了励志推翻木氏统治的“三家同盟”。  

据说,同盟草创之初另外三家的筑基修士联合闹过,说是什么我梅氏、杜氏、林氏替着同盟流过汗、流过血,同盟应该更名叫做“六家同盟”!  

后来,以李氏、柳氏、梁氏三家为首的同盟就正式成立了!  

至于六家同盟的提议?  

功绩哪有拳头大?当然,只能作罢。  

毕竟梅、林、杜三家剩下的三两个筑基修士,顶多与投靠来的筑基散修相较。  

说好听些算是同盟内的筑基家族之一,说白了其实就是筑基期的客卿外援!  

外面的风风雨雨,木原自然不会知晓。  

他只是依旧日复一日地闭关、修炼、闭关、修炼…  

勤劳的炼气士,只会闷头修炼!  

美好的修真界生活,也只需要闷头修炼!  

闭关修炼是一门远超于“996”的福报,它甚至超脱了前世人类的生理极限,达到了“000”的程度。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全部可以用来闭关修炼!  

堪称是“福报界的王”!  

某日,  

木德谦忽而匆匆忙忙地赶到了木原的洞府前,着急地朝着洞府内传音道:“老祖可在?老祖可在?  

族侄有要事禀报!”  

边说着,他头顶上的汗水如珠般坠下。  

继死去的三名木氏筑基之后,又有一名木氏筑基修士在外身亡了!  

木德谦有些慌张。  

再加上之前赶路时候,为了加快速度真气消耗得过于频繁,导致浑身虚汗。  

更关键的是他现在的行为也不太理智,属于冒昧打扰了木原闭关。  

木德谦内心自然害怕极了!  

嗡嗡嗡——  

洞府内异动骤起!  

木原睁开了眼,  

这动静,自然不可能是随着木原闭关结束而产生!  

正常的过程是这样的:木原听到外头木德谦呼喊,结束了闭关。而后,发觉自己好像结束闭关的过程过于平淡。  

一想起旁边还有木德谦看着,顿时便是计上心来,催动起洞府内的阵法,做出了“嗡嗡嗡”的异动之象。  

人造奇观,恐怖如斯。  

木德谦心头也是随着洞府异动而跌宕起伏,他心中暗想:“这般响动,莫不是老祖修为大进,看来此行来得恰到好处!”  

同时,他也很紧张,心道:“若是此番异动,是因为老祖不满我打断他修炼秘法之事所引发,又当如何?”  

无论心中如何胡思乱想,  

作为木原的后辈,木德谦还是规规矩矩地立在洞府前头。  

“咦?”木原先是露出好奇,表现出一幅不知情的样子,“是德谦族侄啊!你且进来罢!”  

哗啦一声——  

洞府石门彻开。  

木德谦落下地面,缓步入了木原洞府。  

一年一度的装匕匕表演再次上演,此次表演的对象只有木德谦一人,但木原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这次闭关木原大有收获,消化了原身留下的大部分记忆。  

但作为一个冒牌货,他终归还有点心虚。  

“我是木氏老祖,我有金丹期实力,整个木氏我最大!”开口前,木原在心中又给自己洗了一遍脑!  

而后,他气定神闲地问道“德谦吾侄,可是来报喜讯的?”  

所谓喜讯,  

木原希望这老小子进来,会是告诉自己:“回老祖,年前您交代的消灭六个筑基家族的任务,族侄已经全部给您完成了!”  

但现实显然不可能如此。  

木德谦唯唯诺诺地致歉道:“族侄愧对老祖信任!”  

木原眼中寒芒一闪,死死盯住木德谦身上,质问道:“发生了何事?”  

“回老祖!梅、林、杜三家,族侄已经按照老祖吩咐尽数剪灭,虽然也留了三两个筑基修士侥幸逃脱,但于我木氏大计无碍!”  

话说到此处,木原脸色稍缓。  

心道:“还行,还行!起码任务完成了一半!”  

但接下来,事情显然超脱了他之前的想象。  

“老祖,呜呜…”木德谦有些哽咽,“德谦无能,族中负责膳务堂事务的德化、德兴两位族弟因我而死!  

此外,灵兽堂的德符、德堪两位族弟也是亡命多时。”  

能在木氏里头称上“德”字辈的,自然是木氏族中的筑基修士。  

木原听他言语,也是知道了自家怕是在剿灭六个筑基家族的过程中,死了四个筑基修士。  

这种感觉,木原说不太上来。  

依着前世的脾气,有些人因为自己而死,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