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九龙活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练骨境界。  

入门到大成,被称之为筋骨皮髓。  

但实际每次突破,骨骼强度都随着会提升,改变骨头,是漫长的整体过程,非一日而就。  

就像练血大成后,气血定型一样。  

练骨大成后,骨骼也会定型。  

练筋,便是第一步。  

养骨汤入腹。  

药力随着龙象之血传遍全身,骨骼筋络酥痒难耐,再加之呼吸法桩功的痛苦,两者相加在一起,形成说不出来的折磨感受。  

陈三石脱去上衣,展示出浑身结实的肌肉,在清爽的秋风中闭上眼睛,操练起不灭金蛇枪法最为刁钻的几个招式路数。  

他整个人的姿势表面上看诡异扭曲,但实际上每个动作又稳扎稳打。  

也就是极难的招式配合复杂桩功,再加以呼吸法,才能把骨骼、筋络磨炼到极致。  

陈三石很有经验,心中没有急躁,把一切交给时间。  

恰巧回来的孙璃看见这一幕,便立在墙边指点:“小师弟,放缓你气血流转的速度,专注感受筋骨的交互,练出来的筋络越坚韧,对壮骨的好处也越多…罢了,师姐来帮你。”  

陈三石专注地舞动着芦叶长枪,顾不上回答女子的话。  

只是能听到有轻盈的脚步朝自己靠近。  

紧接着,陈三石感觉到有一双冰凉的玉手不断在他身上敲点关节、筋络,显然是在引导练筋顺序。  

他用心体会着。  

直到某个时刻。  

陈三石体内的筋络,活了!  

习武者的筋络,包括大筋、小筋,和覆盖在骨头表面的骨膜。  

此时此刻。  

他通体筋络好似拥有生命般,大筋如龙、小筋似虬,缠绕衔接着他的关节、肌肉,以及骨骼表面的骨膜,不断汲取龙象之血来淬炼骨骼。  

功法:不灭金蛇枪.上(入门)  

进度:0/500  

效用:龙象之血、九龙活筋九龙活筋:筋如虬龙,粗壮坚韧,极品筋络方可养极品骨骼。  

九龙活筋?  

陈三石调动气血,浑身上下都暴起青筋,尤其是手臂、脖颈和太阳穴这些地方格外明显,好似一条条青龙盘旋在上面,远远看起来极其可怖。  

这些筋络不光能带来强悍的力量,更是令骨骼强度陡然飙升。  

除非习武之人,否则普通人拿着菜刀,都不可能砍得动他的骨头。  

“你这筋络…”  

孙璃有些不确定,双手握住他结实的手臂,仔细感受着筋络跳动:“九龙绕骨,小师弟竟是九龙体?难怪,难怪习武速度如此之快。”  

“九龙体?”  

陈三石没有躲闪。  

他清楚拜师,早晚都得被摸骨检查资质。  

尤其是像筋络,根本没办法藏。  

好在按照目前的规律来看,随着境界的提升,面板会不断改善体质,早晚会成为货真价实的特殊武体,也不怕被人看出来。  

他趁机补充相关知识:“还请师姐赐教,九龙体有何与众不同?”  

“很多。”  

孙璃解答道:“类似于虎煞体、金蟒体等等,在年幼时就能看出来,而九龙体是随着境界提升,一步步展现出来的。  

“比如寻常武者,练骨圆满后牛皮坚骨,能有效抵挡致命伤。  

“但拥有特殊体质的武者,练骨圆满后是玄皮异骨。  

“所谓玄皮异骨的玄皮,是指皮肤充盈气血后,变得如同玄龟甲壳;异骨,是指骨骼异变,比顽石还要坚硬。实战中,他们很难短时间被杀死。  

“九龙体练骨圆满后,也会是玄皮异骨档次。  

“每种体质有各自的特殊之处。  

“譬如九龙体,最大特点是不断成长,每个境界都能得到一個优势。  

“练血境界,能练出九龙气血,练骨能练出九龙活筋…”  

“九龙血?”  

陈三石注意到话中重点。  

“九龙体练出的,自然是九龙气血。”  

孙璃理所当然地说道:“难怪小师弟气血绵长,经久不衰。”  

不对…  

陈三石的气血不是九龙之血,是龙象之血!  

难道面板突破带来的改变,不是同一种体质?  

这个,却是没办法再问了。  

“恭喜小师弟。”  

孙璃祝贺道:“突破练骨境界,恐怕你跟我回凉州前,还能带来惊喜。”  

“多亏孙师姐指点。”  

陈三石道谢。  

练骨境界就能升任百户,名正言顺地管理一百多号人。  

而且百户是有品级的。  

六品武官。  

单从品级上来看,比七品知县还要高。  

有朝廷命官的身份在,就更没有人敢无凭无据地动他。  

陈三石当即去军营,汇报突破的事情。  

向庭春很痛快,马上写折子给朝廷相关机构,提升他为百户。  

出来的时候,又见到知府季广贤的身影。  

这厮在军营门口坐上一辆马车,朝着县城的方向去。  

负责驾驶马车的人,是天元武馆的弟子。  

季广贤来到鄱阳后,就住在武馆给他准备的大宅院里面。  

想必这段时间,几家武馆没少煽风点火,怂恿姓季的对他下手。  

“先从药谷开始!”  

陈三石已然练骨,又有十五石大弓,探一探药谷绝对不在话下。  

今天晚上,务必搞清楚里面的情况。  

他之所以没有把事情捅出来,是知道向庭春如今极有可能会包庇。  

至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