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军械研究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叫什么?”  

“大谷秀明!”  

“今年多大?”  

“三十岁!”  

赵维汉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着大谷秀明,大谷秀明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只能再次开口恳求。  

“赵长官......”  

“嗯?”赵维汉皱了皱眉头,一个小鬼子叫自己长官,怎么听怎么别扭。  

第7旅在占领满铁附属地之后,在满铁附属地西南角位置发现一处日本军械研究所,缴获六辆被日本人命名为八九式的坦克。  

另外还有两门新研制出来的火炮,赵维汉到现场看过之后发现这两门火炮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九二式步兵炮。  

起初,第7旅汇报将研究所的日本人和相关资料全部收缴,但经过检查之后才发现,样品和设计图纸在,但是负责管理各个项目的核心人员失踪。  

以沈阳兵工厂当前的技术水平,足以依据图纸仿制出九二式步兵炮,但由于生产钢材技术的限制,仿制版九二式步兵炮的使用寿命是远不如日本人生产的正品。  

这也是东北军目前自己生产火炮的通病,至于靠自己生产八九式坦克更是不可能的,民生汽车厂生产汽车的引擎都是外国买来的。  

所以找到那些藏匿的核心人员极其重要,然而军械研究所的那些被俘虏的日本人嘴很硬。  

现在大谷秀明这个大阪人自己送上门来了,赵维汉心中顿时有了想法:“八九式坦克听说过吗?”  

“想好了再回答!”  

“嗨!”大谷秀明先是应了一声,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随即一咬牙说道:“八九式坦克是帝国目前正在试验的产品,据我了解在附属地的研究所就有几辆。”  

赵维汉闻言顿时精神一震,大阪兵工厂是日本四大兵工厂之一,盛产火炮和坦克,军械研究所很多都是大阪人。  

“继续说!”  

“我在军械研究所有几个同乡,在之前喝酒的时候听他们谈起过,剩下的我真的不知情!”  

“哦,这样啊!”赵维汉点了点头,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打破。  

这些藏匿的核心人员能跑出军械研究所,但绝对跑不出满铁附属地,所以肯定藏匿在两万余日本侨民之中。  

“唉,中日双方交战本不应该牵扯到普通民众,但满铁附属地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土,是你们日本人以不合理的手段强占的,现在肯定是要收回的!”  

“再者说来,其他日本人的产业都被拍卖,唯独留下你们大阪人的产业,到时候你们大阪人也不好向军方和政府交待不是?”  

大谷秀明一丝不苟的听着赵维汉讲话,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交待?狗屁的交待,军队无能,还不能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保住产业?大谷秀明心中暗骂了一句。  

“赵长官,我们大阪人无需向任何人交待,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所说的!”大谷秀明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赵维汉闻言笑了下,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早就知道你们大阪人与众不同。  

“我听说你们大阪人非常擅长做生意?”  

“是的,大阪是商业中心,在整个日本也是非常富裕的城市,关键我们讲诚信!”  

“那好,咱们做一笔生意,大阪人在满铁附属地的产业可以原物归还,但你需要帮我找几個人!”  

“研究所有几个核心人员不见了,你不认识不要紧,让你的同乡帮忙找!”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军械研究所的这些人员一个也走不了,不用再想着为什么大日本帝国服务,如果他们乖乖配合,我可以将他们的家人接到中国!”  

“如果不配合,我就向外界公布,他们已经向我东北军投降,是什么下场自己考虑。”  

“当然,伱要记住一点,刚才这些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你对他们的劝导,明白吗?”  

大谷秀明也是个心思剔透之人,当即明白赵维汉的意思,无非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  

“可是我这些同乡或许没有那么容易配合,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大谷秀明面露难色,手指头在赵维汉面前搓了搓。  

赵维汉见状直接气笑了,到了他钱没收着,还得让小鬼子带点走,头一次碰见这种事,但他忍了。  

“可以,不过要快,时间不等人,你滴明白?”  

“嗨,我滴明白!”  

赵维汉随即招呼来郭树武,对他叮嘱一番,大谷秀明看着外表老实木讷的郭树武,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小鬼子要是不老实,不用客气,但别弄死,需要多少钱直接告诉我,到时候我批条子!”  

郭树武转头看向大谷秀明,冲着小鬼子笑了笑,大谷秀明当即回以诚挚热情的微笑。  

赵维汉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之中,军械研究所的这些研究人员必须全部掌握在手里。  

以日本的坦克为例,日本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开始仿制外国的坦克,包括英国IV型坦克、“赛犬”中型坦克和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八九式坦克严格意义上算是日本研发的第一款坦克,由于重量不满意,之后才有九四、九五式坦克。  

而日本的未来的战场在中国,所以在日本研发出第一个样品之后,当即将一套生产线和研究人员送到中国。  

其根本目的是依靠中国现有资源进行生产,而后就地进行试验,以方便日后能大批量生产,所以军械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