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优势在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荣臻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恍如人间仙境一般,气氛之压抑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好了,诸位说说看法!”  

荣臻现在不仅是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也是张少帅任命的沈阳对日作战司令部总指挥,他一说话,所有人都将目光投了过去。  

黄显声瞧见有些冷场,无奈的挠了挠头发,他作为沈阳警察署长,身上的事务最多。  

一方面要配合着抓人,清点查抄的浮财,另一方面还要参与到民众的动员之中,至于公安总队则是由副总队长李树桂代为整训。  

“根据我警察署督察长熊飞的汇报,近两日沈阳民众撤离者约有两万人,每人按照分发五十斤口粮,城内约剩余民众五万余人。”  

赵维汉闻言问道:“那就是说已经疏散七万人?”  

黄显声模棱两可的回道:“差不多!”  

“目前来说,工厂,大学、中学等已经全部转移,城中的大小商户撤走了至少百分之七十,底层的民众实则只走了少部分。”  

沈阳合计有十二万人,表面上看已经疏散七万人,然而工厂的工人就有三万余众,这一部分还是因为命令跟着工厂走的。  

赵维汉心中了然,沈阳城中的有产者走了,留下的是真正的穷人,也不在乎小日本进城之后杀烧抢掠。  

东北的寒冬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部分群体离开了沈阳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算了,既然不想走,咱们也不能强求,毕竟故土难离,到时候只能看天意了!”荣臻没来由的说了一句。  

“敬渊,说说你的想法。”  

赵维汉手中的香烟掐灭,轻咳一声道:“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如果要是从防御角度来讲,依照现在武器发展的程度,坚守沈阳这一座孤城是不可取的,但我沈阳守军并不是孤立无援!”  

“长春与锦州两地皆有重兵布防,即使两地驻军不动,先天就能对日军形成有效的牵制,日本人在进攻沈阳之时不会不考虑这两地的驻军。”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关玉衡纳闷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解决长春的小鬼子,按照之前的打法,难道不可以歼灭这伙鬼子吗?总不能让这伙鬼子像一根针插在长春。”  

赵维汉听后摇了摇头,关玉衡想法没错,可是自从九二六事件之后,驻守长春的日军吸取了教训,第4联队两千多日军已经分散开。  

“我东北军在长春目前有两万人,日军担心我军飞机进行轰炸,所以兵力呈现分散的情况,两万人收拾分散开的两千人,是手拿把掐!”  

赵维汉说的自信满满,但心里说实话还真有点担心,由于中日双方的步兵目前尚没有真正在战场上交手,日军战斗力有多强,东北军战斗力是个什么水平,赵维汉心中真没底。  

网上盛传全面战争爆发之后,日军一个大队追着中国军队一个师打,这个信息赵维汉无法确认。  

可是赵维汉曾经看过常凯申的一篇日记,上面记载着常凯申的表述,1944年,日军一個混成大队在国军防区内到处乱窜袭扰,国军在自己领土上作战,竟不能对其做有效打击。  

“以行兄,你不要着急,辅帅那边应该近一两天就会对长春日军动手。”  

赵维汉又道:“我回归刚才的话题,根据石原莞尔供述的情报,日军之前从第六、八、十、十四等本土师团之中挑选兵员,意在组建混成旅团,每个混成旅团兵力至少在六千人以上,朝鲜驻屯军也会组建一个混成三十八旅团。”  

“这样看来,日军可以使用的混成旅团将会有六个,其中混成三十九旅团就在凤凰城、安东地区。”  

“我做出大胆的设想,日军的进攻路线无非是南满和安奉两条铁路,可六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全部依靠铁路运输是否过于危险?”  

“第二师团的例子可就在眼前,日军又能调来多少架飞机进行护航?”  

日本没有空军,当前日本陆航有飞机八百,海航有飞机八百多,总共一千六百架。  

根本原因在于日本这个岛国资源贫穷,无论是飞机亦或者坦克的生产技术的有的,但资源掐住了小鬼子的脖子。  

第七旅在满铁附属地的一家军械研究所缴获了日军六辆坦克,以及全部的研究人员和技术资料,赵维汉已经派人严加看管。  

经研究所的日本人介绍,这六辆坦克是最先研发的八九式坦克,专门用于在东北地区作战,所以将实验地区选在东北。  

“所以我认为日本人肯定还有别的进攻路线!”赵维汉说完,手中的指挥杆在地图上滑动,最终定格在山城子。  

“河本大作就是来策反于芷山的,他作为东边镇守使可谓是责任重大,诸位请看,目前由我军掌控的从沈阳向北延伸的铁路线,经过山城子一路向东至通化,再到缉安这座边陲小镇,而后就与朝鲜境内的铁路交接。”  

“我认为这条铁路也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并且极可能是朝鲜的混成三十八旅团负责。”  

荣臻多次以长官公署的名义让洮南的张海鹏、山城子的于芷山来沈阳开会,但由于熙洽之死的消息传了出去,两人以各种借口没来。  

洮南那边情况最不稳妥,张少帅对张海鹏也不放心,所以屯垦旅和20旅在张海鹏的省防第二旅防区一西一东驻防。  

如今这两个旅调到沈阳,张海鹏是天高皇帝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