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忍一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拜帖?”  

沐易摇摇头:“不用看了,这不是一个拜帖,而是一个警告。”  

这个时候沐易自然不可能猜不到这是郑望的手段,至于目的,无非就是警告他。  

虽然掌握3级的人体强化,他的实力不比任何一位真气大成的武者差,且不受破气弩和破罡弩的克制。  

但这对山庄的其他人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今天能拿十几把连弩,装劫匪杀你手下,明天就能让徐州刺史,直接派兵过来围剿......这就是五姓七望,这就是荥阳郑家吗?”  

“还真是霸道啊。”  

沐易明白送拜帖的人,特地说郑望这段时间拜访徐州郡守刺史是什么意思,深呼一口气:“先忍一忍吧......”  

......  

咻咻咻!  

夜晚,徐州郑家据点,一阵破空声袭来。  

跟在郑望身边的老者脸色一变,一掌把旁边的郑望拍飞,爆发罡气抽出腰间的战刀......  

但罡气刚刚绽放,手里的战刀刚抽出一半。  

三根弩箭就破开他身上的罡气,径直刺进他的身体,只留下一截箭羽留在身体外面。  

“破.....破罡弩!”  

看着自己能抵挡刀剑劈砍的护身罡气,在这弩箭面前就像纸糊一样被破开,老者不敢相信的呼喊。  

下一秒,又是两支弩箭在黑暗的角落里射了出来,一支击飞他手里的战刀,一支扎进他的心脏。  

“是......是......”  

老者呕出一口血,双手拼命捂住正在喷血的心口,目光死死盯着从角落里走出来的三人,身形在踉跄无力的后退。  

“是你!”  

老者的眼里充满了不甘,悔恨,还有难以置信。  

虽然这三人都是一身黑衣,还蒙住面孔只露出一双眼睛,但凭借罡气境武者的记忆和感知,他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只是他不敢相信,一个梁郡的山庄坐地户,怎么就敢杀他们荥阳郑家的人?  

双方又没结什么生死大仇,只不过杀了对方一些下人给个警告而已,居然就要上门杀他们。  

难道荥阳郑家,这么不堪了吗?  

“......这都能认出来?”  

沐易看到老者的表情,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控制声带的肌肉变换声音对许尘伶和司锋两人吩咐道。  

“把这里清理干净。”  

说着,沐易给老者的脖子补多一箭,彻底抹掉他的生机。  

荥阳郑家的势力还是要在意一下,既然决定动手,现场就不要留活口。  

武力是政治的延伸,一切武力都要为政治服务。  

但另一个角度看,武力也是政治和利益的基础。  

既然青医馆现在的名气声望,阻挡不了这些豺狼,那么就干脆点,上武力手段消灭阻挡也是一样。  

杀人,终究比做人更简单。  

辛苦修炼,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自在。  

“不,不要杀我!”  

“我是郑家,我是荥阳郑家家主的儿子,我是荥阳郑家......”  

这时,刚刚被老者一掌拍飞,躲过弩箭的郑望在一边发出惊恐的呼喊。  

但话还没说完,司锋就一刀斩开他的脖子,留下一连串咕噜噜的血泡音,随后就没了声息。  

等了半刻钟。  

司锋跟许尘伶两人浑身杀气的回来。  

“少主,清理干净了,一共11个人,另外在郑望的书房还找到这个......”  

司锋拿着一个账本,还有一个州府官印,恭敬地递给沐易。  

沐易拿过账本看了一下,又看了看官印的字:“郑家在徐州利益往来的账本,还有一个文帝时期的徐州官印,对我们的价值不大。”  

文帝时期隋朝实行的是州郡二级制,现在杨广时期,隋朝又改成了郡县二级制。  

不过隋朝190个郡,朝廷根本无法管理这么多的郡府,杨广又仿效汉代在郡之上设立了翼州、徐州、荆州、扬州等多个监察州,设监察刺史之位负责监管下面的郡县。  

“不过,这个账本坐实了郑望会过来徐州,确实是徐州陈家通知的......”  

沐易把账本翻到最新的几页,倒是确定刚来到徐州时,那张神秘纸条内容的真实性。  

“少主,要不要?”司锋比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现在动陈家徐州容易乱,先把账记着,等青医馆遍布徐州再动手。”  

沐易摇摇头,看着司锋问道:“司锋,你的人体强化之法,修炼到什么层次了?”  

许尘伶因为是心灵拳意开创者,她的修炼不需要担心。  

修炼的第二天就成功感悟心灵拳意,再耗费十天时间完成肌肉的强化,现在已经要完成器官的掌控强化。  

倒是司锋,因为需要从头参悟心灵拳意,修炼的进度比较缓慢。  

“修炼一切顺利,已经感悟心灵拳意,快要完成肌肉强化。”司锋恭敬的回答。  

以心灵拳意入门的好处有一点,那就是修炼到什么层次,自己就能掌握到什么层次,不需要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  

当然,沐易解析术直接强化也有优点。  

那就是每一次都是极限的强化,根基无比牢固,掌握的力量也是最强大。  

“修炼顺利就好,我们已经得罪荥阳郑家,必须早一点做准备。”  

“医馆现在不差钱也不差民心,招多一些年少聪慧的孤儿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